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108060808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8-10-01

出版社:三联书店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本书特色

  为什么是马勒?他的音乐如何影响我们?为什么会影响我们?我们听到的是不是他想要我们听到的,亦或者一切都只是诠释所带来的假想臆断?为什么马勒令我们哭泣?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叙述了谁是马勒?他截取自己的生活作为音乐创作的模板,他揭露黑暗私密的精神创伤,将它们摆在公众面前一一分析,只为缓解身为人的苦难。他所呈现出的外表不但暴烈,而且变幻莫测。马勒说自己是“三重的流浪者”,同时拥有三层纠结的身份:犹太人出身,说德语,又无以逃脱被整个世界拒绝的命运。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内容简介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不是一部关于古斯塔夫·马勒的传记作品,虽然作者的写作形式带有某种传记色彩。总体来说,这是一位与马勒有着同样犹太人身份的写作者用其大半生的时间聆听,阅读,追寻与马勒有关的一切,藉此所获得的对马勒人生和作品的理解和总结,是国内有关作曲家马勒研究的有分量,有特色的读物。《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既有高度的学术严谨性,对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也有足够的可读性。作者在几十年间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多个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有关马勒的资料;走访了马勒生前亲属和好友,以及现在的马勒研究者,指挥家,作曲家;亲自造访了那些马勒到过的地方,取得了**手的资料和感官印象,从而写下了这份无可替代的马勒读物。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目录

致中国的读者们
序:马勒之后的另一波洪流?
引言:苦寻马勒
**部分 为什么是马勒?
1 常见的疑问

第二部分 马勒是谁?——生平与时代
2 生在无名之地(1860-1875)
3 城市之梦(1875-1887)
4 如世界般壮阔的交响曲(1887-1891)
5 再次复活(1891-1894)
6 那些爱教会我的事(1895-1897)
7 权力的滋味(1897-1900)
8 维也纳*美的姑娘(1901)
9 幸福的小插曲(1902-1906)
10 三锤重击(1907)
11 进军美国(1907-1910)
12 为你而生,为你而死(1910-1911)
13 马勒之后的世界(1911-1920)
第三部分 马勒属于谁?
14 如何诠释马勒?

第四部分 如何理解马勒?
15 找到开启私人空间的钥匙
致谢
文献目录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节选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常见的疑问  马勒可以改变你的生活吗?  1991年8月,正在克里米亚(Crimea)度假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寓所接见了军方代表,由于试图抵抗苏联极权专制重返舞台,军部当场对其实施软禁。之后的三日,一切对外联系被中断,戈尔巴乔夫处于隔离状态。他的妻子赖莎·戈尔巴乔娃(Raisa)突发高血压,身心几乎崩溃。此时在莫斯科,抗议的人群涌入大街,俄罗斯共和国总统叶利钦(Boris Yeltsin)在国会外部署了守夜的武装警戒。通过电视直播,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局势的进一步发展。政变被粉碎后,戈尔巴乔夫重新回到办公室,同年底被酗酒又贪婪的叶利钦罢黜。  12月,身为总统*后几天的某个夜晚,戈尔巴乔夫带他太太去听了由阿巴多指挥的马勒第五交响曲。在此之前,他们对马勒毫无概念。当晚的音乐极大地震动了他们。“我有种感觉,”戈尔巴乔夫写道,“不知何故,似乎马勒的音乐与我们的处境相连,他所传达出的‘重建精神’与当时的俄罗斯经济改革运动这一背景完全吻合,充满热情又百般挣扎。”赖莎称:“这音乐让我震惊,听完后整个人心灰意冷,仿佛生命不再有出口。”阿巴多安慰她,称这绝非马勒的本意,但赖莎依然久久不能平复心绪。作品中非常个人化的感受令手握世界第二大权柄的夫妇坐立难安。后来,戈尔巴乔夫在他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生活中,我们总会面临冲突与矛盾,但要是少了它们,生命也就不成立了。马勒精准地捕捉到了身为人的、左右为难的境况。”  冲突与矛盾——对于一位世界政治领袖而言这算是相当不错的音乐分析了——的确是马勒艺术的精髓,不过仍然无法解释,这位坚毅的政治家在面对日益严峻的政治对抗时,为何仍能立刻感受到马勒作品所带来的冲击。音乐里某些东西刺穿了戈尔巴乔夫面对公众时所披挂的盔甲,直击个体的无意识层面。有些改变发生了,我想我知道是什么。很多人与戈尔巴乔夫一样,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终其一生都在聆听马勒。历经数十年的冷战、热战、贪污、低能荒谬的行政效率,苏联的艺术已具有了一系列人人不得越界的标准化模板,任何违背既定方针路线的诗人、作家都会被放逐。事实上,苏联的音乐就是人们生活的背景乐:永远的官方、情绪激昂。  然而,音乐家总有办法扭曲官方路线。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用15部交响曲、15首弦乐四重奏描绘了他那个时代的生活,听众完全可以理解他的表达方式,而人民委员会却完全找不到起诉他的理由。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用音乐记述了苏联解体的开始,但也没有冈此被发配到盐矿做苦力。这两位都借鉴了马勒的表现手法——在乐谱中使用“反讽”。  依据塞缪尔·约翰逊的定义,“反讽”是一种“字面与内在表意相对立的修辞手法”,即表面上似乎在说一件事,但其实表达了另一个意思。在马勒出现之前,音乐只是对简单情感的汇编,满足于直接、明了的情绪抒发:快乐、悲伤、爱、恨、激昂、阴郁、美、丑,诸如此类的初级划分。马勒则在**交响曲中尝试让两种互相悖反的意义平行并列:孩童的葬礼突然被放肆的狂欢曲打断,原本悲伤的哀悼急转入精神错乱的癫狂,音乐失去了应有的悲剧气氛,变得荒谬怪诞。运用同样的二元对立,作曲家可以抵制嘲弄政权,在钳制中找到些自由的出口。表面看来,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胆小鬼,然而在音乐创作中他简直胆大妄为,大量运用马勒式的反讽(极尽隐藏、编谜题之能事)。以第十一交响曲为代表,肖斯塔科维奇在激昂的“颂歌”中穿插进马勒的《复活》交响曲片段,辱骂意味十足。到了下一代,施尼特凯则从马勒**交响曲的一系列复杂信息中取材,衍生并发展出“复风格”。借由苏联音乐家的巧思,马勒成为一股颠覆性的暗流。这其中的敏感性自不必说,苏联的国立乐团尽可能在音乐会曲目中回避马勒的作品,然而马勒精神如伏特加早已渗透俄罗斯民族的血液。在戈尔巴乔夫的耳朵里,第五交响曲与日常音乐并无什么差别,只是有种不祥弥漫开来。  当俄罗斯人把马勒视作接纳不同政见的自由容器时,苏联的“冷战”对手——美国则试图将马勒植入普罗大众的文化意识,他的作品不但常被用作国殇时的哀乐,同时也进入了大众流行乐的领域。就在约翰·肯尼迪遇刺案事发后一周,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了马勒的第二交响曲以示哀悼;其胞弟罗伯特·肯尼迪的葬礼上则演奏了第五交响曲的小柔板(Adagietto)。2011年“9·11”恐怖袭击后,大量美国乐团及广播电台轮番演奏、播放马勒的作品。某美国作曲家称:“马勒的歌曲、交响曲预言般的哀悼了那场世纪之灾的罹难者。”马勒的第二、第五及第九交响曲与同样马勒风十足的塞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的《柔板》一起,成为美国哀悼音乐的首选之作。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文学家

在线阅读

上一篇:追逐我的梦     下一篇:乞丐元帅陆荣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