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韦伊
西蒙娜.韦伊作者:弗朗辛.杜.普莱西克斯.格雷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108059970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17-09-01 出版社:三联书店 |
西蒙娜.韦伊 本书特色
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1909—1943)是难以归类的:爱国者,神秘主义者,社会活动家,笃信体力劳动救赎价值的知识分子,渴望感性美的禁欲主义者,向往进入天主教会的世俗犹太家庭的女儿。三十四岁在贫病交加中离世,留下丰厚的思想遗产。这本小传不仅追溯了西蒙娜•韦伊在宗教、哲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复杂的思想演变历程,还追溯了她从享有特权的巴黎高师学生到工会组织者、社会活动家、哲学家的转变。她的思想尖锐、率直、坦诚,而作为读者,赞同还是拒斥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在于去碰触这个“有待成熟的”伟大灵魂。
西蒙娜.韦伊 目录
一 家乡 天才制造厂 大师的弟子 巴黎高师 二 社会 斗争岁月 1931—1934 工厂经历 1934—1935 信仰萌芽 1935—1938 上帝与战争 1938—1939 三 他乡 困难重重 马赛 纽约 伦敦 神秘天父 致谢 注释 参考书目西蒙娜.韦伊 相关资料
【作家、批评家、哲学家、神学家眼里的韦伊】 西蒙娜·韦伊去世后的二十年时间里,T. S. 艾略特曾撰文,认为她尽管表现出“几乎超常的谦卑和近乎无礼的傲慢”,却具有“圣人般的天才”。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表示反对:“这位实际上已经去犹太化的犹太女人令人痛苦的声音”使人无法产生希望。 对于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西蒙娜·韦伊站在“深渊的边缘,双脚深陷进去,拒绝像普通民众那样跳过去(她以她自己的集体方式爱着这些民众),她屈从于搭在肩上的一只神圣的手,强烈要求被单独拣选出来”。 美国批评家莱斯利·菲德勒(Leslie Fiedler)写道,她象征着“一个异化时代里教会外的圣人”。 美国非神职神学家多里斯· 格伦巴赫(Doris Grumbach)因为她拒绝了自己和上帝之间的中介而批评她显示出一种“近于新教徒的骄傲”。 对于阿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一个狂热投身于我们这个时代*危险体验的人”西蒙娜·韦伊给我们的*伟大的礼物是:她保持着“对所有人类体验热情欢迎的态度,**、*无足轻重、*连根拔起的体验……她寻求*多的是使人类摆脱生存的自然孤独状态的一种对生活的世界深情的关注。” 肯尼思·雷克斯罗特(Kenneth Rexroth)谈到《扎根》时,说这是“一堆胡言乱语,只有盲目的爱国者佩吉(Péguy)那种精神错乱的幻想能超过它”,他指责西蒙娜·韦伊“拿印度教和比较神话故弄玄虚,比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的虚构还糟”。 爱尔兰历史学家兼批评家康纳·克鲁斯·奥布赖恩(Conor Cruise O’Brien)严厉批评西蒙娜·韦伊*后的著作《扎根》,说这本书鼓励“一种严格、原始而又形式怪异的审查制度,这种制度会使雅克·马里坦因为说了有关亚里士多德的话误导了他人而受到惩罚”。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写道,韦伊是我们时代文化英雄的典范,他们反对自由主义,反对资产阶级,他们“重复、痴迷、无礼,以强迫取胜——不只是通过他们的个人权威口吻和对知识的热情,还通过对个人困境和知识困境的敏锐意识”。通过韦伊,她继续说,现代读者能“对并非他们自己的,也不可能是他们自己的某种层次的精神事实表示敬意”。桑塔格提示,因为我们未能实现对美德和纯粹的本能追求,所以韦伊担当了代罪羔羊的角色:她比我们任何人都走得更远,站在了我们无人敢企及的高度,她替我们做到了。 阿尔贝·加缪在登上飞机去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之前在西蒙娜·韦伊在巴黎的房间里沉思了一个小时。 据说教皇保罗六世把贝纳诺斯、西蒙娜·韦伊和帕斯卡视为影响他学术发展*重要的三个人。 st-language:ZH-CN;mso-bidi-language:AR-SA'>弗朗辛•杜•普莱西克斯•格雷
西蒙娜.韦伊 作者简介
弗朗辛•杜•普莱西克斯•格雷(Francine du Plessix Gray),1930年出生,美国作家、批评家。母亲Tatiana Yakoleva是20世纪40年代纽约著名的帽子设计师,父亲Alexander Liberman是时尚杂志的缔造者之一(Liberman是她的继父,她的亲生父亲是法国抵抗运动的英雄,“二战”早期死于德国人手里)。这对夫妻是40年代纽约时尚界的风云人物。弗朗辛虽然天生丽质且系出名门,却不喜欢名流的生活,从小喜欢读书,研究宗教与哲学。她年轻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进入时尚圈,去过巴黎,为时尚杂志拍过照片,但很快就厌倦这种生活,26岁时嫁给艺术家Cleve Gray,婚后生育两子,并开始大量写书,著有《怒与火》(Rage and Fire)、《情人与暴君》)(Lovers and Tyrants)、《苏维埃妇女》(Soviet Women)、普利策奖入围作品《走近萨德侯爵》(At Home with the Marquis de Sade)等。其描述自己父母生活的传记《他们》(Them: A Memoir of Parents)为她赢得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传记 历史人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