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传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萧红传

萧红传

作者:平石淑子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300250328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7-10-01

出版社:人民大学

萧红传 本书特色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与之相关的出版物往往强调其性别、天才的创作、错综的感情经历和悲剧的命运,从而导致了大众对萧红的刻板印象。而平石淑子通过爬梳史料勾勒其一生,尽量还原萧红的生活环境、交游情况、创作背景,结合萧红的作品,描述其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历程,对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回应:萧红是否在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萧红是反对封建男权的新女性还是依附男权的受害者?在《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中,萧红选择哪些往事再现,又对哪些进行艺术虚构,其再现和虚构的动机是什么?萧红的绝笔之作《马伯乐》与之前的作品风格迥异,其创作为何发生大的转向?作者在勾稽史实分析作品的过程中,祛除读者对萧红的想象,呈现真实的萧红形象。

萧红传 内容简介

1、日本学者平石淑子作品 2、国内初次引进出版 3、 爬梳史料,还原真实萧红 4、立足当下,回应女性困惑 一、钩稽史料,描摹不一样的萧红形象,呈现现代文坛纷纭往事。 1.用史料呈现萧红的诸多面貌:反抗父权的新女性,天才的作家,抛弃孩子的母亲,恭顺隐忍的妻子…… 2.用史料呈现萧红与三位男性离合的始末。想要远离的人,变成想要依傍的人,萧红为什么会和想要逃离的未婚夫在一起?相爱很炽烈,分离很决绝,是什么导致了萧红与萧军分道扬镳?在一片反对声中与端木蕻良结婚,萧红为什么嫁给与她“没有恋爱史”的人?她为什么屡屡选择不适合自己的伴侣? 3.用史料牵出现代文坛关系网。萧红与鲁迅、胡风、茅盾、丁玲、骆宾基等人的交游情谊。 二、萧红的生命历程与创作历程双线并行,透过异国学者的视角理解萧红,理解她的创作。 三、女性视角审视萧红命运,回应现代女性的困惑。母亲,作家,妻子,女儿……现代女性如何在诸多社会角色中找到平衡?

萧红传 目录

序 章 对萧红评价的变迁 1
**章 萧红的童年时代 31
第二章 初期文学活动 63
第三章 中期文学活动 109
第四章 后期文学活动 239
终 章 萧红的作品世界 325
附 章 萧红之死及其后 355
附 录 萧红年谱 365
主要参考文献 374
后 记 380

萧红传 相关资料

1942年1月22日,手术后已经失声的萧红还是走向了生命的终点。是年,萧红31岁。在今天的许多人眼里,这个年龄或许还可算得是个大孩子。然而,从19岁只身前往北京,短短12年中,萧红因为求学、爱情、写作、生计,更因为躲避纷飞的战火,先后到过北京、青岛、上海、西安、武汉、重庆、香港等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她不再是个孩子。
  我读过一些萧红的著作,也看过一些关于她生平的文章和书籍,包括许鞍华前几年拍摄的那部关于萧红的传记电影《黄金时代》。无论是哪个版本,无论从哪种角度审视,萧红短暂的一生均堪称苦难的一生。在《波西米亚玫瑰的灰烬—萧红传》作者邹经看来,漂泊的萧红就像是流浪的波西米亚人,居无定所,饥寒交迫。
  痴迷萧红40余年、日本*个系统研究萧红并卓有成就的日本女子大学文学系教授平石淑子从爱情、生活和文学三个角度进入萧红的世界,为读者呈现了三个版本的萧红:一个是饥饿的萧红,一个是爱情的萧红,一个是文学的萧红。当然,这三个萧红不可能完全分割独立,反倒相互纠缠,以致萧红都分不清哪个该是她真正的自我。
  自19岁离开老家呼兰县后,萧红短暂的一生都是与“保护者”一同度过的,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表兄陆振舜、未婚夫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都曾经是她的“保护者”。如果说与汪恩甲是“初恋不懂爱情”,那么萧军的出现则彻底点燃了她心底炙热的爱情之火。
  人就是这样,缺什么往往越会变本加厉地渴求什么。萧红说,“贫穷的生活我厌倦了,我将尽量地去追求享乐。”但直到生命终结,她都没能实现这一“宏愿”,常常只能苟且度日,许多时候还得靠朋友接济。饥饿就像她的忠实仆人,始终紧随左右。也正是饥饿,她不得不委身于不太喜欢的未婚夫汪恩甲,爱情成了饥饿的俘虏。
  在与鲁迅结识的那段日子,是萧红人生中*为灿烂的时刻。“每次收到鲁迅来信,他们(萧红与萧军)便把信带着,花六个铜板买两包花生米,一面共同读着信,一面慢慢散着步,吃着花生米。这就是他们当时穷困生活中*的乐趣。”在平石淑子看来,正是《生死场》的成功发表,才确立了萧红在文坛的地位。然而,萧红萧军患难时的携手并肩,却未能在经济压力缓解后延续。文学上小有成就的萧红深陷爱情重负,于是决意出走东瀛,以致她模糊地认为,此时“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其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