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自述-注疏本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老舍自述-注疏本

老舍自述-注疏本

作者:老舍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4367737

定价:65.0

出版时间:2018-10-01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徐德明和易华两位教授所编著的《老舍自述(注疏本)》是集他们多年研读老舍先生作品的心得体会,在不断教学及科研的基础上,下大功夫编著而成的。
这本书从《老舍全集》中选择、截取老舍先生自述作品的原文,精心连接,整合而成。书中所截取的自述是老舍先生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自我写照,内容包括至亲好友,怀念故乡,旅居观光的记录、写作的总结、家庭生活的体会,等等,都是真情实事的描述。两位教授尽*大可能保持了老舍先生自述的原貌,将这些珍贵的一手材料编辑成为忠实于原作者的“自传”,弥补了老舍先生晚年没有写下一本自传的缺憾。
这本书有四十万字,其中十多万字是注释。编著者为了保持“自述”的原貌、完整性和文思的贯通,没有在“自述”里插入解释、剖析或论述,而是采用了注释的方式,用心良苦,费时费力。这些需要注释的词汇涵盖老舍先生一生各个历史时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词汇名目繁多,涉及大量历史、地理、习俗和人名,有些注释的资料是很难搜集到的。这些注释不仅帮助此书*大限度保持了“自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而且为准确、全面地理解老舍先生的自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除此之外,注释里还有编著者独到的、高水准的论述。这些论述使此书也可视为老舍评传。 《老舍自述(注疏本)》的注释水平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品质,这是此书的一大特点。
这部书集传记、史料、论述于一身,而且图文并茂。我衷心祝贺并感谢两位编著者。他们倾注几十年的积累,成功地完成了这部优秀的著作,为传播老舍作品,深入老舍研究做出了贡献。在此也感谢出版者的支持,使这部好书得以面世。

舒济
2018 年4 月8 日


序诗

昔年

我昔生忧患,愁长记忆新;
童年习冻饿,壮岁饱酸辛。
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
倘无共产党,荒野鬼为邻!


今日

晚年逢盛世,日夕百无忧;
儿女竞劳动,工农共戚休。
诗吟新事物,笔扫旧风流。
莫笑行扶杖,昂昂争上游!

**章 童年习冻饿

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

**节 “庆春”

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 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
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
那是有名的戊戌年啊!
在我降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皇城的什么角落值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自古为然。姑母是寡妇,母亲与二姐 也是妇女;我虽是男的,可还不堪重任。
我的母亲是因为生我,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的。幸而大姐及时地来到。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大姐把我揣在怀里,一边为母亲的昏迷不醒而落泪,一边又为小弟弟的诞生而高兴。二姐独自立在外间屋,低声地哭起来。天很冷,若不是大姐把我揣起来,不管我的生命力有多么强,恐怕也有不小的危险。
在生我的第二天,虽然母亲是那么疲倦虚弱,嘴唇还是白的,她可还是不肯不操心。她知道:平常她对别人家的红白事向不缺礼,不管自己怎么发愁为难。现在,她得了“老”儿子,亲友怎能不来贺喜呢?大家来到,拿什么招待呢?父亲还没下班儿,正月的钱粮还没发放。向姑母求援吧,不好意思。跟二姐商议吧,一个小姑娘可有什么主意呢。看一眼身旁的瘦弱的、几乎要了她的命的“老”儿子,她无可如何地落了泪。
第二天早上,二哥福海搀着大舅妈来到。
他知道母亲要说什么。“您放心,全交给我啦!明天洗三,七姥姥八姨的总得来十口八口儿的,这儿二妹妹管装烟倒茶,我当厨子,两杯水酒,一碟炒蚕豆,然后是羊肉酸菜热汤儿面,有味儿没味儿,吃个热乎劲儿。好不好?有爱玩小牌儿的,四吊钱一锅。您一丁点心都别操,全有我呢!完了事,您听我一笔账,决不叫您为难!”
他的确有些本领,使我的洗三办得既经济,又不完全违背“老妈妈论” 的原则。
正十二点,晴美的阳光与尖溜溜的小风把白姥姥和她的满腹吉祥话儿,送进我们的屋中。
白姥姥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盆(二哥带来的)里倒上了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参加典礼的老太太们、媳妇们,都先“添盆”,把一些铜钱放入盆中,并说着吉祥话儿。几个花生,几个红、白鸡蛋,也随着“连生贵子”等祝词放入水中。这些钱与东西,在*后,都归“姥姥”拿走。虽然没有去数,我可是知道落水的铜钱并不很多。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不感谢白姥姥的降格相从,亲自出马,同时也足证明白姥姥惹的祸大概并不小。
边洗边说,白姥姥把说过不知多少遍的祝词又一句不减地说出来:“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大家听了,更加佩服白姥姥——她明知盆内的铜钱不多,而仍把吉祥话说得完完全全,不偷工减料,实在不易多得!虽然我后来既没作知县,也没作知州,我可也不能不感谢她把我的全身都洗得干干净净,可能比知县、知州更干净一些。
洗完,白姥姥又用姜片艾团灸了我的脑门和身上的各重要关节。因此,我一直到年过花甲都没闹过关节炎。她还用一块新青布,沾了些清茶,用力擦我的牙床。我就在这时节哭了起来;误投误撞,这一哭原是大吉之兆!在老妈妈们的词典中,这叫作“响盆”。有无始终坚持不哭、放弃吉利的孩子,我就不知道了。*后,白姥姥拾起一根大葱打了我三下,口中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到后来也应验了,我有时候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
这棵葱应当由父亲扔到房上去。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父亲回来了。屋中的活跃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进来,大家便一齐向他道喜。他不知请了多少安,说了多少声“道谢啦!”,可是眼睛始终瞭着炕中间。我是经得起父亲的鉴定的,浑身一尘不染,满是槐枝与艾叶的苦味与香气,头发虽然不多不长,却也刚刚梳过。我的啼声也很雄壮。父亲很满意,于是把褡裢中两吊多钱也给了白姥姥。

第二节 父亲

我一点不能自立:是活下去好呢?还是死了好呢? 我还不如那么一只小黄绒鸡。它从蛋壳里一钻出来便会在阳光下抖一抖小翅膀,而后在地上与墙角,寻些可以咽下去的小颗粒。我什么也不会,我生我死须完全听着别人的;饿了,我只知道啼哭,*具体的办法不过是流泪!我只求一饱,可是母亲没有奶给我吃。她的乳房软软的贴在胸前,乳头只是两个不体面而抽抽着的黑葡萄,没有一点浆汁。怎样呢,我饿呀!母亲和小姐姐只去用个小沙锅熬一点浆糊,加上些糕干面,填在我的小红嘴里。代乳粉与鲜牛乳,在那不大文明的时代还都不时兴;就是容易找到,家中也没有那么多的钱为我花。浆糊的力量只足以消极的使我一时不至断气,它不能教我身上那一层红软的皮儿离开骨头。我连哭都哭不出壮烈的声儿来。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自传

在线阅读

上一篇:勇气与卓识:马寅初的一生     下一篇:左权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