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传
章炳麟传作者:许寿裳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6033961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09-03-0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章炳麟传 本书特色
媒体推荐
“在许寿裳的学术成果中,*具价值的是其传记文学的研究和写作。……1945年5月,他的《章炳麟》一书由重庆胜利出版社印行。全面评介了太炎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堪称*早的一部章太炎的评传。”
——陈漱渝《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许寿裳》
“对于这位建国前夕就客死台岛的现代名贤,几十年以来,大陆几乎绝少有人进行系统的研究,偶或提及,也只是作为鲁迅研究的印证资料。于是乎,许寿裳先生的不朽业绩一如其人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徐东波《祭奠许寿裳先生》
章炳麟传 内容简介
许寿裳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名人名传系列•章炳麟传(J)》是现代中国**部章太炎评传。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之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无第二人:与孙中山同谋革命,其于缔造民国之功,孙中山之外,并世无第二人;学术之大,前无古人。于考据讽诂,从小学入手,以朴学为基,以玄学致广大。对古今东西学问,识其流变,观其会通,穷其指归,清代三百年学术中,并世无第二人。
章炳麟传 目录
代序 有思想的学问家——关于章太炎(陈平原)**章 *近三百年来中国政治和学术的鸟瞰
**节 绪言
第二节 满洲政府的罪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沦没
第四节 帝国主义的猖狂
第五节 固有学术的消沉
第二章 革命元勋的章先生
第六节 幼年期的民族思想
第七节 会见国父痛驳康有为时期
第八节 光复会时期
第九节 入狱时期
第十节 编辑《民报》时期
第十一节 功成后的做官
第十二节 功成后的被幽囚
第三章 国学大师的章先生
第十三节 治学与师友
第十四节 革命不忘讲学
第十五节 语言文字学上的贡献
第十六节 文学上的贡献
第十七节 史学上的贡献
第十八节 经子及佛学上的贡献
第十九节 对于中印文化沟通的期望
第四章 先生晚年的志行
第二十节 对于甲骨文的始疑终信
第二十一节 对于全面抗日的遗志
第二十二节 先生的日常生活
第二十三节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附录一《馗书》选
附录二 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许寿裳)
附录三 作为著述家的许寿裳(陈平原)
章炳麟传 节选
三十七 东京讲学实际情形
章先生一生讲学。历有年所,循循善诱,至老不休。本节所言,系专指居东京、编《民报》之时,一面执笔为文,鼓吹革命,目不暇给。然犹出其余力,为后进讲语言文字之学。寿裳幸侍讲席,如坐春风。谨就当时实际情形。謦欬所承,略记于下:
先生东京讲学之所,是在大成中学里一间教室。寿裳与周树人(即鲁迅)、作人兄弟等,亦愿往听。然苦与校课时间冲突,因托龚宝铨(先生的长婿)转达,希望另设一班,蒙先生慨然允许。地址就在先生寓所——牛込区二丁目八番地, 《民报》社。每星期日清晨,前往受业,在一间陋室之内,师生席地而坐,环一小几。先生讲段氏《说文解字注》、郝氏《尔雅义疏》等,神解聪察,精力过人,逐字讲释,滔滔不绝。或则阐明语原,或者推见本字,或则旁证以各处方言,以故新义创见,层出不穷。即有时随便谈天,亦复诙谐间作,妙语解颐。自八时至正午,历四小时毫无休息,真所谓“诲人不倦”。其《新方言》及《小学答问》两书,都是课余写成的。即其体大思精的《文始》,初稿亦起于此时。这是先生东京讲学的实际情形。同班听讲者是朱宗莱、龚宝铨、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周作人、钱家治与我共八人。前四人是由大成再来听讲的。其他同门尚甚众,如黄侃、汪东、马裕藻、沈兼士等,不备举。
三十八 论学微旨
先生讲书之外,时宣微旨,深达理要,补前修之未宏,诫肤受之多妄,实足发人猛省。兹录数则,以见一斑。如说读书论世。贵乎心知其意,勿拘于表面的文字,曰:
古称读书论世,今观清世先儒遗学,必当心知其意,若全绍衣痛诋李光地佻淫不孝,实未足以为大过。台湾之役,光地主谋,使汉绪由兹而斩,欲明加罪状則不能,故托他过以讥之也。江子屏《宋学渊源记》,不录高位者一人,自汤斌、二魏、熊赐履、张伯行之徒,下至陆陇其辈,靡不见黜。而顾、黄二子为明代人物,又别为论叙以见端,诚谓媚于胡族,得登腆仕者,不足与于理学之林也。其他微言难了者,尚复众多,而侈谈封建、井田者为甚。是议起于宋儒。而明未遗民陈之,其言乃绝相反(原注:除王而农别有所感。王崐绳辈意见,则纯同宋儒,其他皆有别旨)。宁人之主张封建,后世不明其故,戴子高犹肆口讦之,甚无谓也。宋儒欲以封建、井田致治,明遗民乃欲以封建、井田致乱。盖目睹胡人难去,惟方镇独立以分其权,社会均财以滋其扰,然后天下土崩,而孤愤易除也。当时无独立及社会主义诸名。有之亦不可明示。托于儒家迂论,乃可引致其途耳。自宁人以下者,斯类多矣。而清雍正、乾隆二朝,亦能窥其微旨。故有言封建、井田者,多以生今反古蒙戮。又数为诏令以驳斥之。若以为沿袭宋儒迂论者,又何必忌之至是耶?然终无可奈何,及同治、光绪以还,行省拥兵于上,会党横行于下。武昌倡义,上下同谋,而清之亡忽焉。则先正之谋果效,而腐朽化为神奇之说亦不虚也。呜呼!前哲苦心若斯者岂独一端已?后之学者其识之哉!
传记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