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价值观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的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作者:潘石屹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9957760

定价:35.0

出版时间:2013-01-01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我的价值观 本书特色

  继《我用一生去寻找》大卖之后潘石屹2012亲笔力作 ,震撼上市!
  前卫潘石屹呈现*深沉*无私的告白
  用行为演绎着自己独具魅力的价值观 !寻得信仰、入得尘世、得道多助、拈花微笑!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或隐或现,有时候写在填空,有时候潜入深渊,但我知道,它一直引领我在大地上行走!
 
  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
  真诚畅谈大众话题:你幸福吗?
  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
  首次谈及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
  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
  首次深入剖析教育理念与环保理念
 
  潘石屹说,这就是我的价值观:
  信仰观:信仰能让心灵深处的美德发光。有了它,人生就有了方向;失去它,则容易堕入物质的泥潭不能自拔。
  道德观:一个人在世无论多有权力,多有财富,多么耀武扬威,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他的灵魂将“轻于鸿毛”,毫无意义。
  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帮助别人,是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得到成长与进步。
  名利观:名和利是精神进步的两大障碍,它们就像臃肿的身体,让人变得不再轻盈,无法进步。
  发展观: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阳光下,坚持用公开、开放的方式去处理一切问题,
  “阳光”和公开是我们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商业观:成功的商业模式应该是脚踏实地的:让脚坚实地踏在大地上,踏在中国的市场上,要“接地气”。

我的价值观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   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   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我的价值观 目录

我的价值观
自序
一、要简单
空荡荡的平原
艰苦的财富
往事悲催
印在心里的端午
黄豆情结
童年的三个疑问
饥饿的记忆
二、要温暖
老家、老井
陇海线上的悲欢
故乡疏离
印象中的县城

我的价值观 相关资料

自序:放空自我,留住本真   自从出版了《我用一生去寻找》这本书后,总有人问我,你在寻找什么?找到了没有? 我到底在寻找着什么?2008年6月,因为soho中国基金会准备在甘肃灾区建学校,我们几个人去实地了解情况,我又回到了老家天水。此行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童年。 童年的我生活在偏僻的大山里,没有电,没有电灯,没有各种电动机旋转带来的噪音。宁静,是这座小山村的特点。这个小山村坐落在渭河边上,渭河对面的小镇在我小时候就通了电,夜晚远远望去有星星点点的电灯发出的光。多少个夜晚除了数天上的星星,听妈妈讲月亮的故事,还可以隔河看到对面小镇的灯光。   偶尔去一趟县城,最吸引我的也是灯光,灯光是城市和乡村最大的区别。灯光把县城的夜晚照得和白天一样,没有了黑暗带来的恐惧。受光的吸引,我心中一直盼望着电能够早一天通到我们的山村,盼望着光明早一天来到我们的村子。   今天,村里早通上电了,电灯亮了,各种电动机带着各种频率的噪音在不停地旋转。听村里的人说,宝鸡到天水的高速公路2009年已开通了,高速公路从我家门口经过,偏僻的山村也不再偏僻了。   我的祖先们要走出大山很不容易,那是一大片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火车要穿越上百个山洞才能出来。我们这里的人们最向往的是陕西“八百里秦川”,我十五岁那年穿过秦岭走到西安西边的宝鸡时,一眼望去,没有大山遮挡的开阔视野让我心中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异样的感觉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八百里秦川”是富裕、开阔、知识、文明的象征。家里的亲人鼓励我走出山坳坳里的小天地,到山外面更广阔的地方去,我艰难地走出来了,去寻找着亲人们和自己的梦想。一直在走,一直在寻找,走出了秦岭山脉,走进了陕西的“八百里秦川”,走进了大都市北京。然后又走过了亚洲的一些国家,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用上苍在基因中赋予我们的方向和目标,用好奇的目光在世界各地不断寻找,寻找知识、文明、财富。寻找到了许多,但也有许多没有找到,寻找还在继续。   受知识之光、智慧之光、美之光的吸引,发现我寻找的东西就在自己的心里。但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直到现在我都说不清楚,只觉得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意识和感觉,以前它与我若即若离,现在虽然触手可及,摸得到,感受得着,却说不出,暂且称其为“真理”吧。而且,这个“心里”和自己还不是一回事,甚至是两个世界。有一些非常聪明的人在人生路上追求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了、找到了正义、找到了创造力,这时候其实处在一种非常危险的状况,如果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膨胀,就觉得他是这个领域里面的权威、是真理的化身、是正义的化身,就非常危险了。我感觉这个东西就像彼岸,需要不断去追寻,却不能到达,一旦到达,就意味着彼岸的消失,真理的破灭,攥在手里的,只是你自己的狂妄。因此,虽然有时候我觉得,这种真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智慧、是创造力、是公平和正义——这些只是我思想的感觉,可能我想的和感觉到的东西不是这三个名词涵盖得了的,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我追求到了多少,最重要的是它的源泉不在我的身上。任何一个追寻的人,不光是我,都要像竹子一样,变成空心的,才能够让创造力、让智慧、让公平和正义等这些力量从自己的身上穿过,在世界上发挥作用。 于是我开始放空自己,反省自己,回味自己,我看到了儿时纯洁的梦想和记忆,看到了年轻时曾经躁动不安的内心,看到了迷茫时呆滞的眼神、探讨时与朋友的高谈阔论,我仿佛还看到了世界最初的本真,科学、宗教与艺术的年轮,看到了世上潜在的暗流翻滚…… 虽然不能阐释,但我可以记录,就像当年我们用文字记录下《披荆斩棘,共赴未来》的激情与抱负一样——那是我们共同思索的产物,这次,则是我心里的本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财经人物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