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珂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黄珂

黄珂

作者:张枣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8051956

定价:49.8

出版时间:2009-06-0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黄珂 内容简介

这本书汇集了一些生动而真实的词,试图夸奖一个人,一种风格和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因地制宜的美感。黄珂有效地布置了一个自己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即使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那样的现代生活批判者,也不会像蔑视我们那样把黄珂划入客体化了的符号之列,而会称他是“象征意义的承担者”。因为,黄珂引起了一场舌头的革命而重新占领了日常。
在这本书里,朋友们情趣不一,发声方式也不同,不妨大致按古代叙事记人的类书那样,成全这本书的体系:释义、痛饮、旁观、记趣、食色。这里有对黄珂深邃的辨析,有对他日常的质疑,有低级趣味的戏言,有《浮生六记》似的记趣,也有颓废中的思索和亢奋里的憧憬。作者们大都是好写手、真名流,可谓群贤毕至。也都是黄珂的好朋友,都想赞赏他这个“四川好人”,都觉得自己在自己的角色中活得零碎、活得累,而在黄珂家玩,都开心快活,都分了一羹庆典都从心里感激黄珂。
所谓历史,无非是今天鲜活的日常细节。张三李四的日常和黄珂的日常,都平凡得特殊。一个不请客的人跟一个天天请客的人都是特殊的,或者说,都是平凡的。而如果得到图文并茂的临场记录,就能还原事情的事理性,给未来聪明的读史者一个合情合理的想象和研判的空间。观史,往往哀叹事理之阙如和意识形态之充斥,大事中无小事之辨,小事中无情理之析,尤其是近代史,中国人主体成长和应变的痕迹其实已被虚假的宏大叙事所遮蔽。其实我们不了解“五四”运动,也不了解“文革”,因为缺乏对一个主体人的日常事理的鲜活记录。

黄珂 目录

序1 现代社会的天然文本/吴明喻胡德平
序2 庆典/张枣
黄珂之妙
 发现真实的黄珂——主题访谈:张枣Vs黄珂
 闲聊黄珂——刘春/万夏/李亚伟
影像黄珂
 《央视人物》访黄珂
 《鲁豫有约》访黄珂
 《福建卫视》访黄珂
黄珂与“黄客”
 释义
颓世华筵忆黄门——野夫
人生“沾黄”好——余世存
值得一刻的黄珂——毛喻原
天下就有不散筵席——张一白
在现实与未来问穿行的“小人物”——向宏
烦躁时代的闲仙——姜汤
 痛饮
在流水席上戒酒——李亚伟
  爱黄珂爱美食爱“黄客”——陈晓卿
  吃喝玩乐找黄珂——周墙
  与食聚近——梁和平
  迷失望京——老六
 记趣
  借黄珂而说——芒克
  向黄珂先生致敬——虹影
  江湖游龟——王宁彤
  黄大官人——影子
  桔坐——张枣
 食色
  黄珂的生日派对——邱华栋
  望京黄家——牟森
  *好的人生——小宽
  常为黄门客,美酒聊共挥——阿野
  黄珂的美食美酒和美女——二毛
 旁观
  六个作品——旺忘望
  黄哥的微笑——盛丰
  孤魂野鬼共厅堂——汉斯
  路过黄门——唐云
  好一个黄珂——艾丹
  黄兄珂先生——高群书
  他是盐——刘兴平
跋 日常生活的圣者/王大迟

黄珂 节选

黄珂之妙
  发现真实的黄珂
  主题访谈:张枣Vs黄珂
  浩大的重庆
  张枣:我在重庆待过,我的朋友,比如柏桦,说重庆这个城市是很忧郁的。你也记得有个法国导演找你,想拍中国城市的性格,他也说这个城市特别忧郁。我在重庆待了三年,我的感觉是重庆这个城市很艰难。我说的艰难不是指粮食方面,主要是指出行。每个人看重庆可能都会不太一样,重庆这个城市的性格挺难定义的,一般人会觉得重庆的性格很豪爽,那么你是怎么看重庆的,你觉得到底什么是重庆?
  黄珂:我出生在重庆,我从童年、青少年一直到壮年都生活在重庆,所以我对重庆的了解可能比你们这些外地人要多些。从小重庆给我的印象就是地理特征特别明显,我到过许多其他城市,我觉得就个性化而言都不及重庆。重庆处在大山大水之中,两条江把渝中区这块半岛包围起来,所谓大江奔腾东去。我们小时候坐船过江过河,都感受过江河给我们带来的那种印象,给人一种感受就是生命在流动,生活在流动,这种感受很强烈。从小我在河边跑,就有这种感受。我从来没感觉它是个忧郁的城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山大水使重庆有那种豪爽、豪迈、大气、大度的性格在里面,人们通常喜欢拿重庆和成都来比较,成都是一马平川、温柔之乡、天府之国。
  张枣:就是说,你觉得地貌是影响城市性格的因素?
  黄珂:地貌、地理特征当然会影响到城市性格,否则就没有我刚才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养人”不光指“养活人”,还指“养育人”,让你受到它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命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重庆人是“山民”、“江民”。
  张枣:你觉得这种特征到今天还有?
黄珂:还有!小时候我们在朝天门(重庆的一个主要码头)上看到很多船在卸货,那时候公路系统还不发达,大量的货运靠轮船。那些货物都是大的木箱、大的麻袋,在那里扛那些箱子、那些麻袋的居然是妇女,这些场景对我的印象特别深,都是四五十岁的妇女。我觉得重庆妇女特别了不起。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文学家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萧洛霍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在毛泽东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