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白金纪念版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白金纪念版

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白金纪念版

作者:成金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800844812

定价:29.8

出版时间:暂无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白金纪念版 目录

一、砥砺自我的学问:强者总有挺身立世的时候1.胸中始终装有“敬德修业”四个大字2.一定要有“同类中我*强”的信念3.为自己敢争一口气二、改变性格的学问:人生就是一个自习的大课堂1.致力打败自己的弱点2.“知足慎独”四字是人生大要3.治住一颗奢惰之心4.做人必须守“清廉”与“规矩”5.戒傲是不败人生之法6.知己,才能少疏漏7.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三、拯救命运的学问:紧紧抓住突破一生的主动权1.刚柔兼济是种大本领2.以刚压柔则猛,以柔克刚则巧3.一味地求快,则易摔倒4.没有实力,什么事都干不成5.从大处着眼才能做大事四、为政掌权的学问:牢记“在其位,谋其政”之训1.整顿吏治是职责2.制止住贪心*重要3.绝不容忍私欲膨胀4.重拳出击,震住一片人5.亦官亦绅,办事必成6.操纵治人诀7.打心眼里要为百姓谋利五、用人有道的学问:一个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1.缺操守者坚决不用2.用人四法:做、省、学、禁3.摸透人的精、气、神4.适时放开手中的线5.天下的对手不一定都成不了好朋友6.让别人去做大台面7.主动举荐有才之人8.用慧眼打量周围俊才9.借人之力为己力10.因人不同,采取不同的用人之法11.人才都是磨砺出来的12.重用为你着想的人13.善于“取人之式”14.绝不可抬举三种人15.要提防性格怪僻的人16.避开有大欲望者的锋芒17.越磨就越老到18.一定要任用“智”、“严”、“劳”三种人19.将心法传授给可靠之人20.只有患难,才能见真心21.联手打天下是用人*高方略六、善于交际的学问:善于挖掘潜在的力量1.没有关系,那是万万不行的2.和难交之人做朋友3.敢于下手击垮人心4.得人心之法在于“诚”字5.为共同目标而聚一起6.牢记“宽则得众”的古训7.与友人交心8.已当难,功人享9.做人和交友尽可能敞开心胸七、藏露进退的学问:天天都做一个明白人1.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2.学会巧妙地护身3.越势盛,越要知退一步的道理4.凡事不求十全十美5.切忌有争心过重6.不知退,就不知进7.万不可撕破面子8.有藏有露再试锋刃9.不把荣辱毁誉放在心上10.没有对立面*惬意八、以学养身的学问:人生*高的境界在于“养心”两字1.以学养为人生支柱2.缺少学问是人生一大遗憾3.不让名利之根“发芽”4.多一点平淡,多一分喜悦5.养心者可养身

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白金纪念版 节选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一名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即探究其一生成就大事的不传之秘,创造性地将他一生的成就归纳为“八大学问”,可以说这“八大学问”也是他一生智慧的体现。《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汇集了一些典型案例,有助于读者对曾国藩有一个跨越时空的全方位的理解与把握,同时结合当代人在迈向成功征途上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境况,有针对性地总结归纳出诸方面的运用技巧,力求使该书成为人们拿来就用得上的案头有备之书。

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白金纪念版 相关资料

治住一颗奢惰之心成大事者最切忌的是犯有奢惰之心,因此在人生学问总要剔除“奢惰”两字。曾国藩通过几十年的宦海生涯,总结出无论是居和平之世还是居离乱之世,奢惰都必定导致失败的人生学问。曾国藩举和珅的例子说,和坤当年受宠信,二十几年任军机大臣,积累的财富几乎和国家差不多,这是极盛之时的事,但最后还不是一条白帛结束了性命。他说,人无论多贪,多富有,但只能居住一间房子,睡一张床。他说的是人的消费是有限度的。咸丰九年(1859年6月),曾国藩奉朝廷之命,前往四川,至武昌而止。是年,他的九弟曾国荃在家乡购置一座华丽的新居,前有辕门,后仿公署之制,有数重门。一时乡人颇有浮议。据崇德老人——曾国藩的女儿说,曾国藩得知此事后,立即写信给曾国荃,令他将新居毁掉。曾国荃起初不以为然,曾国藩晓以情理,这位九弟才毁掉。曾国藩的女儿时年8岁,她后来回忆说:“余犹忆戏场之屋脊为江西所烧之蓝花回文格也。”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曾记有这样的历史典故:田单攻打狄人的城邑,鲁仲连预料他攻不下,后来果然三个月没能攻克。田单向鲁仲连询问原因。仲连说:“将军您在守卫即墨时,坐下就编织草筐,站起就手持锹镬,做士卒的榜样,全军上下都抱着舍生忘死之心,一听到您的号令,没有人不挥臂洒泪而跃跃欲试的,这就是能打败燕国的缘故啊。现在,您东边有夜邑进献的珍奇,西边有遨游淄上的快乐,身披黄金饰带而驰骋在淄渑大地,尽情享受活着的欢乐却没有殊死作战之志,这就是不能战胜狄人的原因啊!”曾国藩说.我曾对鲁仲连这番话深信不疑。认为是正确无比、不可更改的高论。同治三年(1864.年),收复了江宁城后,我看到湘军上下一派骄矜自得、纵情逸乐,担心他们不能再使用,就全部遣散原籍务农去了。到了同治四年(1865年5月),我受命前往山东、河南一带围剿捻匪,湘军跟随的极少,专门任用皖籍的淮军。我看到淮军将士虽然士气高昂,但也缺少忧患危机意识,暗暗担忧,恐怕他们不能平定流贼。《庄子》上有“两军相对哀者胜”的话,鲁仲连说的凭借忧和勤能胜而由于娱乐失败的话,也就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后来,我因为生病而上疏请求退休归隐,于是解除了兵权。然而李鸿章最终用淮军削平了捻军,这大概因为淮军士气还很旺盛吧。用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来感染战士,用昂扬的斗志来振作三军的士气,这两种做法都能够获胜,只在于主帅审时度势地善于运用罢了。我以往单单主张“忧勤”这一种说法,恐怕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