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选-中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谢光选-中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

谢光选-中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

作者:卜雨亭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802510517

定价:26.0

出版时间:2008-05-01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谢光选-中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 节选

nbsp; 言
吴阶平杨福家  吴文俊袁隆平
孙家栋  陈清泉刘国光汝信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数十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中华
儿女为祖国与世界的科学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
断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代的中华曾有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与印刷术等
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与创造,有力地推进了中华文明与世
界文明的发展。进入15世纪以后、直到20世纪上半叶,
中华民族受到了很多的侵害与打击,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
位的中华科学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与阻滞,但中华学人在探
求中华科学重新辉煌的艰难历程中仍然做出了许多创造性
的贡献。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两岸四地的广大
学人始终坚持发展科学与教育,奋发图强,努力创新,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世纪的广大中华学人及其从他们当中成长出来的著
名科学家们,不负民族使命,在长期的科学生涯中不断坚
定为民族贡献力量和智慧的理想与抱负。他们有决心有恒
心为加速提高中华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努力
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做出一番事业。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严
 谨治学、刻苦钻研、发展教育。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
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他们的人生志向、科学思
维、优秀品格与科学成就,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科学
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他们为中华民族与人类社会创造的宝
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我们理当将这些宝贵财富传承下
去、发扬光大,使之继续成为中华和平崛起与人类文明发
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正是根据这种科学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编著出版的。这套“书系”将选
录中国两岸四地诸多的*高层次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
家、社会科学家。被选录的每一位科学家都将由编委会和
出版社为其编著出版侧重于科学生涯的传记性图书一种。
这些图书将以科学家生平为线索,着重叙述贯穿科学家一
生的科学成就和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精神和崇高品格,突
出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影
响。因此,  “书系”是一套面向大众,能够被图书馆珍
藏,能够向各界读者展现一代著名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
真理、为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贡献毕生风范的高品位读
物。这套“书系”将通过对一批*具代表性的工程科学
家、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的人生经历、不懈追求、科
学成就、突出故事的介绍,生动展现他们为中华复兴、人
类福祉而表现出来的勤奋拼搏、勇于创新和赤诚奉献的精
神与品格,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奋发进取,为中华科学
和人类文明再创辉煌。
    这套  “书系”将整体性地展示中华民族在推进中国
 与世界的科学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方面所付出的辛
勤劳动、聪明智慧、巨大能力和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及做
出的重要贡献;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和平友善、精诚团结的优良传
统;将很好地激励中华民族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民众
福祉而大力发展各类科学、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与信
心,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自尊自强和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
贡献的奋发精神;将具有集锦科学成就、珍储科学史料的
规模性科学档案功能,定将存传百世,并为长远的多方面
的用途提供一批具有代表性与系列性的精要蓝本;同时将
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创新、推进科
学发展方面发挥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先进科学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在21
世纪的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水平将被快速提升,同时将
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与人类社会的面貌。一心向上的中华
学人理当站在时代的前列,传承民族创新精神,严谨治
学,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并
在这一大兴科学与教育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更多著名的
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与广大学人一
道,为创造更高的科学成就,为中华的未来非凡与人类的
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8月

十年砥砺
    在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战略是从仿制
入手,通过仿制带动研制基地的建设和科研人才的培养,达到
自行研制的目的。早在1960年10月,聂总就明确地指出:
“突破从仿制到独立设计这一关,迅速发展提高,建成我们自
己的导弹技术体系。”在成功仿制近程导弹之后,1962年2
月,国防部五院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酝酿制订导弹技术发展
的途径。当时一分院副院长、地地型号组组长屠守锷组织分院
各有关单位收集资料、研究国外发展的情况,邀请各有关专家
座谈讨论,各抒己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综合各方面的意见,
提出我国发展地地导弹技术的途径初步设想。谢光选作为总体
设计部副主任,参加这项活动,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并由总
 体设计部谭宗愚写出**稿。
    1963年4月,在国防部五院科技委召开的首届年会上,
屠守锷发表了《地地导弹技术发展途径和步骤》的报告。国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科学家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