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访问(拾肆),15位传奇女性的家事与心史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高端访问(拾肆),15位传奇女性的家事与心史

中国高端访问(拾肆),15位传奇女性的家事与心史

作者:余玮,吴志菲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1808318

定价:32.8

出版时间:2008-05-01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王新兰,原名心兰,萧华将军的夫人,长征路上*小的女红军。1924年6月出生于四川宣汉,5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中央军委三局五十五分队报务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新闻电台台长、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处机要秘书、东北南满司令部秘书兼电台台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司令部秘书处秘书、总政治部机要科副科长、总政治部专家工作室主任、交通部干部局干部科科长、交通部外事处处长、总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兰州军区后勤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5年12月离休(正军职)。
  她从小受到革命熏陶,5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2次翻雪山3次过草地,在昏迷中曾走到死亡边缘,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她这位长征路上*小的女红军的传奇人生,还因她和萧华的动人爱情而更加传奇:罗荣桓热心为他们搭鹊桥,毛泽东拍电报让她“约会”,战地成亲,相濡以沫几十载,在“文革”时期历经磨难。
  历史迷雾重重。中国工农红军那场“不可思议”的大迁徙与“文化大革命”的苦涩浩劫,给后人留下许多可供回味、考证的“谜团”。王新兰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她的所见所闻为我们对那段历史的“阅读”提供了佐证。
  总理弥留之际还在哼唱的经典组歌诞生的前前后后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每每听到这熟悉的歌词和旋律,王新兰的眼前就闪现出丈夫萧华创作《长征组歌》的情景。自己一唱起丈夫写的这首歌,当年三过草地雪山的王新兰总是心潮起伏,长征于她的记忆太深刻了。
  关于长征,美国记者斯诺曾说:“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全部写出来的。”在长征胜利30年后的1965年,12首“三七句、四八开”的系列组诗横空出世,这就是《长征组诗》。其中10首被谱曲传唱,一唱就是40余年,这就是《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组诗的作者就是王新兰的丈夫、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
  1965年7月19日,天津人民会堂,萧华**次审看《长征组歌》排演。当时,天气炎热,排演现场连电扇都没有。就在这样的闷热中,萧华和王新兰却看得十分投入。演完后,萧华和王新兰走上舞台。有人搬来一把椅子请萧华坐下,他看了看演员们被汗水湿透的演出服,转头对文工团团长晨耕说:“你让演员们把演出服脱了,也都坐下吧。”
  萧华说,作为长征的亲历者、战斗员和指挥员,他觉得有一种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在推动着他写《长征组诗》。所以,他一定要写出来让战士们演唱,让所有的人了解长征的故事,牢记长征精神。他对演员们说:“你们唱得不错,但是如果你们了解了长征就会唱得更好!”萧华随后又说:“长征这段历史是十分感人的。我在写《长征组诗》的时候,泪水经常打湿手稿。每每我写到*艰苦的地方,就回想起那些与我一起长征过的战友,他们有的已经牺牲了。”说到这里萧华哽咽了,王新兰和演员也都掉下了眼泪。
  王新兰回忆说:1934年,时年18岁的萧华跟随红军主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他亲身经历了一场场生死考验。他忘不了当年长征路上的每一个场景,忘不了和自己一起战斗生活过的战友。面对长征,萧华有太多的话要说,太多的情要诉。
  1964年2月,全国肝炎流行,萧华下连队时染上了严重的肝炎,待在北京公务繁多,不利治病康复,周恩来总理指示萧华离开北京,到外地休养一段时间,并特别关照要王新兰一同前往,以便陪同照看。这一年4月,萧华和王新兰来到杭州西子湖畔。此时,全军各部队正准备庆祝红军长征30周年纪念活动,不少文艺单位多次向亲历过长征的萧华约稿,这成了萧华创作《长征组歌》的直接动因。
  其实,讴歌长征,萧华早有想法。自从走完了长征路,长征便成为萧华生命的一部分。那场震惊世界的远征,那场使红军从濒于灭亡之中再生的大迁徙,那场红军向难以承载的生存极限挑战的英雄壮举,萧华视之为中国共产党*珍贵的精神遗产,因而值得大书特书。
  早在1958年夏,萧华得到一本描绘长征的画册,如获至宝。当时,他与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说,除了画册,应该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长征。他还对王新兰说,如果有一个整块的时间,一定要写一写长征。遗憾的是,繁忙的工作一直无法使他拿起笔来。到杭州治病疗养,终于有了创作的机会。
  创作首先遇到的是艺术表现形式问题。萧华考虑到身体状况欠佳,不便写长篇大论,于是采用诗歌的形式。萧华长于诗词,在杭州又集中阅读了唐诗、宋词中的一些名家之作。中国古诗词凝练含蓄、韵律优美,极富表现力和形式美。经过思考,他很快确定了用组诗的形式表现作品的内容。考虑舞台演出的通俗性,他在借鉴古诗词的基础上,采取了“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即每段诗词用4个三字句、8个七字句、共12行68个字组成,一诗一韵。这种形式,既有统一的格律,便于记忆朗诵、谱曲歌唱,又较旧格律自由,不受平仄、对仗的限制。
  创作的真正难度在于对作品内容的整体把握。萧华虽亲历长征,但他当年只有18岁,先是少共国际师政委,过草地前是红二师政委,只熟悉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对于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则知之不多。因此,要把红军三大主力艰苦卓绝的长征准确地概括到一部诗歌中,是十分困难的。为此,他阅读了有关长征的大量资料和老同志写的回忆录,反复重温了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著作,用其中关于长征的精辟论述,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同时,认真研读了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诗词。
  掌握丰富的史料后,萧华按照长征的历史进程,从极其复杂的斗争生活中,选取了长征中12个“关节点”,安排了组诗的整体结构,即:告别、突破封锁线、进遵义、入云南、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会师献礼、誓师抗日。
  于是,萧华忘记了自己病人的身份,进入忘我的创作境界。屋里的灯光常常亮到午夜。王新兰此刻也无法劝阻丈夫休息。夜深人静时,她会悄悄地在丈夫身边站一会儿,她看到的是一页页被泪水模糊的稿纸。王新兰说,为了不影响萧华的身体,在创作前,她就与萧华曾有许多“约法”和“规定”,但是萧华一进入创作状态,就什么也不顾了,甚至通宵达旦,而且常常是一边流泪一边写。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社会各界人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毛泽东与四大名著     下一篇:宪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