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大传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宗仁大传

李宗仁大传

作者:荣维木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143616

定价:42.8

出版时间:2008-03-01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为了平定岭南,防范当地人民“作乱”,秦始皇还采取了后来对广西政治、经济、军事产生长远影响的两个重要措施:
**是开凿灵渠。岭南两广,广西比广东通向中原的交通更加困难。秦始皇发兵岭南时,即令史禄在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境开凿运河,建立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间的水上通道,以通湘桂。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开凿,灵渠终于凿通。这条运河全长30余公里,贯通了漓江与湘江。开凿灵渠,首先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它便利了人马与粮草的运送,使得中央武力可以随时进出广西。但开凿灵渠的结果,也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灵渠竣工后,方便了来往商旅,也使湘漓两江的水量得到调节,为农业灌溉与防止旱涝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据本书的主人翁李宗仁自己回忆,他的家世渊源似乎也与秦始皇开凿灵渠沾些关系。相传,李宗仁的祖先原是陇西人。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时,史禄手下有两位李姓将军,灵渠修成后,他们没有返回陇西,而是在新辟的桂林郡落户了。他们就是桂林李氏的始祖。
当然,李宗仁还提到了另外一种传说,是说他的先祖*初自陇西迁入关东(今河南省),再迁湖南,三迁而入广西定居。至于年代,一说在汉朝,一说在唐朝,或者是经历了汉、唐两代才迁入广西的也未可知。
第二是迁徙人口。古代,广西是百粤各民族聚居的地区,春秋之前为荆州南徼地,战国时期属楚国。直到秦朝以前,广西少有汉人居住。秦始皇统一岭南后,除设置桂林等三郡外,还从中原地区迁徙50万汉族人戍五岭,与当地百粤民族杂居。由于广西东部自然地理环境比西部要好,通往中原的交通也相对方便,所以,广西东部是汉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秦始皇迁徙汉人人桂的本意,在军事上是为了戍边,防止当地人民的异动;在政治上是为了教化百粤民族,使之对中央产生向心力;在经济上是为了传播先进的技术,促进生产发展。他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但是,广西毕竟是一贫瘠地区,境内山多石多,可以耕作的平原相对较少。大量人口的迁入,造成了生存空间的拥挤。为了争夺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域,部族之间、汉人与粤人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械斗风气由此而起。加之迁徙入桂的汉人,本来就是亦军亦民,所以,广西民风彪悍,好勇斗狠,历史上多出武人。李宗仁的桂系军队特别能打仗,这也许算得上是一个原因吧?
秦始皇以后,广西一直属中央政权管辖。后虽有自立国号于广西者,但为时都不很长。宋朝时,在全国推行路、州(府)、县三级政制,广西划在广南西路,广西之称自是始。桂林当时名为桂州,因路治设于兹而成为当时的广西首府。南宋,桂州改称静江府。元朝,置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和岭南广西道肃正廉访司,宣慰司设于静江路(今桂林)。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置广西行中枢省,是为广西设省始。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为桂林正式定名始。元、明、清三代,桂林均为广西首府。中华民国初年,广西省治仍为桂林,1913年迁省治于南宁,1936年又迁回桂林。
桂林屡为广西首府,说明了它于广西的重要地位。
桂林位于广西的东北部,与湖南接壤。漓江由北向南贯流其中,早在2100多年前灵渠筑成后,桂林就成了“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溯漓江北上通湘江,再顺湘江而下,经长沙汇洞庭而入长江,可与中原与东部沿海地区贯通;漓江经桂林向南下游称桂江,桂江顺流而下至梧州与西江汇合,再沿西江可直达广东境内。
所以,自秦以来,桂林就是四达地区,为中国西南的军事要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桂林在历史上多有兵事发生。这里不仅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攻略岭南的必经要道,也是南方起义军挺进中原的发源地。
唐末的庞勋起义,就是从桂林发端的。起义军沿漓湘北上进人中原,直达东海之滨、黄河南岸。庞勋起义虽然*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统治者惊魂甫定,黄巢起义接踵而至。起义军攻占岭南后,又是由桂林誓师北伐,数十万众乘大筏沿漓湘北上,终于造成了唐朝的覆灭。庞、黄起义均由桂林北上,因而史书记述:“唐亡于黄巢,而祸于桂林。”
近代中国规模*大、历时*久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由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端的。起义军亦经桂林北上,经水路至全州改由陆路进入湖南,沿长江而下,攻长沙、克武昌、占南京,建立了与清廷对抗的农民政权。
  孙中山发动革命,视广西为武装起义的基地之一,曾先后发动过钦州、镇南关起义。1921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后决定取道湖南北伐,并率3万人众开赴桂林,在桂林原明靖江王府内设立了北伐大本营。可见,孙中山是重视桂林的军事战略地位的。
桂林不仅是扼守西南与中原交通门户的军事重镇,也是一座景色秀丽的文化名城。李宗仁曾不无骄傲地描述他的家乡:
这湘、漓二水都蜿蜒于奇峰原野间,平时江水碧清见底,游鱼可数。有时水流缓慢,山光水影,一平如镜,显得秀美绝伦。偶逢峰回江转,顷刻间又波翻湍啸,水陡滩高——自桂林到梧州号称三百六十五滩——却又显得雄峻险绝。木船通行其中,两岸猿啼,江山如绘,真使人如置身画中,所以就风景来说,桂林府的全境都可说是山明水秀,而省会所在地的桂林城区,更是自古就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而闻名海内。
清末时的桂林府包括7个县、两个州和一个厅。李宗仁就出生在距桂林城约60里的临桂县西乡。按照李宗仁的说法说,临桂县西乡的景色,似可称桂林之*。他说:
以前游桂林的人更有许多特别欣赏阳朔县的风景的,因而又有“阳朔山水甲桂林”的佳话。其实桂林城郊和阳朔的风景远较我乡为逊色。因为阳朔山水固称奇特美丽,可是峰峦过于密集,而乏阡陌桑田,及纵横河流的陪衬,正如一个少女生得五官毕聚,纵然明眉皓齿,也难免美中不足。所以就风景优美而论,桂林、阳朔均不如临桂县西乡的纤浓适度,只可惜该处地非要津,旅客少到,不为外人所知,所以就不如桂林、阳朔的享盛名了。
  桂林的山水之美,吸引来了文人骚客,这又使桂林比广西其他地方多了些文化气息。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各朝才俊名士的题咏随处可见。据计,至今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共有2000余件,遍布于桂林的名山巨洞之中。熏染其问,桂林人自然也平添了几分儒雅。所以,李宗仁自己虽是武人出身,却认为他的家乡文风极盛,一般习俗比较重文轻武。他回忆说: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军事人物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