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

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

作者:王介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7418680

定价:69.8

出版时间:2009-01-01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三、《红楼梦》
四、儒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 节选

翻译馆与广方言馆同处一楼,关系密切,相互兼职情况很普遍。外籍传教士傅兰雅、林乐知等人一身二任,既是翻译馆译员,又是广方言馆教习。近代中国翻译西书,从林则徐便已开始。但由政府出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时期系统翻译西书,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为。所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设立,在西学东渐史上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翻译馆合翻译、出版为一体,书译毕,便付梓印行。初用木刻,后用活字版。刻书处、印书处为翻译馆之一部分。翻译馆译书主要是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从1871年开始正式出书,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
江南制造总局自1867年至1894年的27年间,共生产各种枪支51285支,大炮585尊,水雷563枚,炮弹12万多颗。这些武器弹药除供应淮军外,还供应南洋系统及各地的炮台、军舰、各总督所辖地区的军队。这些产品由清政府统一调拨,不具有商品性质。该局的军火生产也不以营利为目的。
江南制造总局从一开始便专设一个分厂专门制造轮船。1868年9月15日,江南制造总局自制的艘兵轮试航成功,轰动沪上,两江总督曾国藩亲自将其命名为“恬吉号”。这艘载重600吨的木壳轮船,虽然并不先进,但它毕竟是用“制器之器”建造出来的艘兵轮。
其后,江南制造总局陆续建造“操江号”(1869年)、“测海号”(1870年)、“海安号”(1873年)、“驭远号”(1875年)、“金瓯号”(1876年)、“保民号”(1885年)等数艘兵轮。
江南制造总局还生产了一批机器。1867-1904年,该局生产的机器有:车床138台,刨床47台,钻床55台,起重机84台,抽水机77台以及挖泥船、翻砂机等五六十种。这些机器一部分运到天津,北洋大臣崇厚利用这些机器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为制造枪炮、轮船、各种机器,江南制造总局于1890年向英国购买一座15吨炼钢炉办起炼钢厂。1891年冶炼出中国的炉钢。

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 作者简介

王介南,1943年生,江苏宜兴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理事。著有《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志》(百卷《中华文化通志》之1)、《中缅友好两千年》、《缅甸贡榜王朝》、《缅甸爱国诗人德钦哥都迈》、《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译著有《伊江扬子友谊颂》、《四个时期的中缅关系》(合译)发表论文数十篇。

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化 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