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作者:马小星 著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52023664

定价:45.0

出版时间:2017-04-01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本书特色

暌隔24年,再以新版面世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一个千古难解的谜,一本独辟蹊径的书 带上你未曾消失的好奇心,一起去追索中华大地上的真龙

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内容简介

“龙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动物”“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腾”“龙是以大蛇为基本原型的”“龙是远古居民对湾鳄的特殊称呼”,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力排众议,独辟蹊径,从古代史书、笔记、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为人知的记载,并联系多位目击者所提供的证词,反复比照,论断独到——龙是一种在历目前真实存在过的动物,并且是一种有别于蛇、鳄的古代两栖类动物。它的身影,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若隐若现。不管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

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目录

引言关于“龙棚”的传说

*能引起我兴趣并使我沉浸其中的,乃是一个很少被人想到的古怪问题: 这个故事在生物学上有什么依据吗?

**章

云遮雾障龙归何处

数千年的文化累积,使龙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模糊了。然而,即使我们将讹传、误认、冒用等各种因素充分估计在内,仍无法彻底排除龙作为一种动物的现实可能性。

第二章

被遗忘的历史记载

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剥蚀而依然保存下来的这些记载,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目标——一种在自然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却被现代学术界所忽视的珍稀动物。

第三章

来自松嫩平原的目击报告

令人惊讶的是,直至1944年,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某处江滩,还有数百名群众亲眼目睹了这一罕见的巨型动物,并且依照古来流传的方式,重演了一幕救助“黑龙”的动人场景。

第四章

在神话与现实之间

古代文化以龙为喻,并非凿空乱道,而是言有所据。不论民间艺术家们给龙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第五章

千古悠悠说“豢龙”

在远古的某一时期,龙曾经是可以豢养的,并且还出现过以豢龙为专业的家族。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古代豢龙师的经验,难道真的就灰飞烟灭、不存片鳞了吗?

第六章

龙、蛇、蛟、鳄异同辨

龙、蛇、蛟、鳄,分别是四种动物,不可混为一谈。蛇、鳄是现存的动物,实物俱在,一目了然;龙、蛟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动物,后来渐趋绝迹,今已名存实亡。

第七章

鱼性未泯的古老动物

龙之形象“与鳄鱼为近”,但并不等于就是鳄鱼。我们搜索的目光,曾经长时间停留在现代爬行类的身上,却没有意识到龙很可能是一种跟原始鱼类有着*直接联系的古代两栖动物。

第八章

龙无尺水无以升天

古人要求控制降水量的强烈愿望,为什么不寄托于其他动物,偏偏要投注到这种被称为“龙”的动物身上呢?会不会是跟这种动物本身的特殊习性有关呢?

第九章

今人不见古时月

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古人实际接触到的珍禽异兽,其种类之繁多,历史之古老,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有其名而无其物者”,未必都是出于古人的假想。

第十章

从环境到政治的“指示生物”

古人对于“四灵”的崇拜和宣传,*初跟生态保护的意识有密切关联。这种朴素的动物崇拜,后来被纳入了政治伦理化的歧途,生物界的珍品被改造成了政治界的“神物”。结语

一个半醒半睡的梦

某些动物的客观存在是一回事,将这些动物赋予何种人造的意义则是另一回事。如果说古代社会有关龙的种种传言带有梦幻色彩,那也只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

附录一

我写作《黑龙》一文的缘起 任青春

附录二

为了寻访“黑龙”的目击者 戴淮明

附录三

走访在肇源的土地上 马小星

附录四

风来风去走风华 崔万禄

附录五

十五年后再启程 马小星

增订本后记


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节选

((以下摘自“第二章被遗忘的历史”)  ……  唐宋以前,正史中*常见的记载是“青龙见”或“黄龙见”,不过寥寥数字,很少直接描写龙的外形特征。后来随着各类野史笔记的增多,随着地方志纂修事业的繁兴,在这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较为具体生动的文字。《同治崇仁县志》卷十记载: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乐侍郎宅旁池中,有巨蟒突睛炯炯,鳞甲爪距灿然如金,雷雨大作,乘云直上。正侍郎登第日也,遂以“化龙”名池。  崇仁县在今江西省抚州地区。“太平兴国”是宋太宗的年号。依照《崇仁县志》的描述,龙的身子仿佛是一条长着脚的大蟒蛇,周身鳞片呈金色,它平时生活在水中,却能够随云雨腾空直上。这一记载,将龙的出水腾跃牵扯到某人的科举登第,因而读上去总像是一个捏造出来的迷信传说。  同是宋代,同是江西境内,有人在山地水潭边,确实看见过牛首蛇身的怪物。洪迈《夷坚志》支戊卷七记载:  德兴崌山,亘百余里,有三潭,龙螭所藏。其在桃源坞者,时现光怪。顷岁,一村妪过之,见异物如牛,卧潭侧,鳞甲熠熠,每片如斗大,其长夭矫数丈许。妪狼狈奔归,尚能为家人道所见,即死。  这位老妇人蓦然遇上了从未见过的奇形动物,当时受了很大惊吓,奔回家后便死去了。根据她临死前的粗略描述,这个动物的模样像牛,可能头上有角,但身子比牛长得多,身上覆盖着很大的鳞片,鳞片闪闪发亮。  也许有人要问:这种所谓“牛首蛇身”的怪物,会不会是出于误认呢?诚然,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事例,即把口中衔着牛、鹿的大蛇错当成了头上长角的龙:  拜龙径,在县西十里余。旧有大蛇吞鹿,角余口外,过者惊为龙而拜之,故名。(《康熙饶平县志》卷一)  [广西]宣化县河涨大水,而水面浮一物,蛇身牛头,有角。咸以为龙,喧聚万人。设法打捞而起,乃喃蛇也,口中吞水牛一匹,身已下喉,而角撑其口。蛇已死,剥皮剖腹,牛身已化半矣。(慵讷居士《咫闻录》卷三)  不过,这类性质的误认,几乎很快就得到了辨明,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史书上关于见龙的记载,显然不可能完全用误认来加以解释。请看《康熙徐州志》卷三六的一则记载: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丰黄河在县南邵家口,有一物逆水而上,昂首数尺,约长六七十丈,面黑须白,额止一角,鼻嘴类牛而大,有时吐舌,舌纯红,长尺余,双目炯炯射人,身尾或隐或浮。舟皆避匿,两岸观者如堵。自华山至许家楼而没。  这个被成千上万居民目睹的水中怪物,从外形上看,大概就属于“牛首蛇身”之类。它的头部抬出水面数尺高,鼻、嘴像牛,但比牛更大,额头上有一只独角,面部呈黑色,口须是白色,嘴里还不断吐出一尺多长的纯红色的舌头。“约长六七十丈”,如此身长无疑是惊人的。不过,此物的大部分身子仍浸没在水里,“身尾或隐或浮”,目击者的观测就不一定可靠,或许是把它游动时漾起的水波都估算进去了吧?  位于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是一处天然的名胜佳境。明代末年,这里也曾出现过身长数十丈的巨龙:  崇祯四年(1631年),石屏异龙湖龙见,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嘉庆临安府志》卷十七)  笼统地说龙的身长可达“数十丈”,总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这类记载,*早可以追溯到司马彪的《续汉书·五行志》:“桓帝延熹七年(164年)六月壬子,河内野王山上有龙死,长可数十丈。”汉代的河内郡野王县,即今河南沁阳县。既然龙已死,当然可以就地丈量。“数十丈”尽管是一个模糊概念,但*低取值也应在二十丈以上。因为按照语言习惯,十几丈是不能称之为“数十丈”的。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一则记载,似乎能证实上述判断。  建武中,曹凤字仲理,为北地太守,政化尤异。黄龙应于九里谷高冈亭,角长三丈,大十围,稍至十余丈。(《水经注·河水三》)  建武是汉光武帝的年号,即公元25年至55年。东汉设置的北地郡,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甘肃东南部及宁夏南部。“稍”字的本义是禾末,这里借指尾巴。这条龙的尾巴就长十余丈,它的身躯连同头部也应该有这个长度,那么,加起来总长至少在二十丈以上。依据东汉初年的尺度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今天的2.3米,二十丈就是46米。我们现今所能接触到的各种类型的大蟒蛇,都还达不到这个长度的一半,而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中,身体*长的梁龙、地震龙也不过30多米!  古籍中对于某些罕见动物的描绘,在细节上总不免有夸张之嫌。比如这里涉及的龙角长度,《水经注》永乐大典本、明抄本、吴琯本均作“角长三丈”,《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作“二丈”,朱谋玮《水经注笺》、《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龙部纪事一》则为“三尺”,其间相差整十倍,真让人不知所从。究竟是原先为“三尺”,后来在传抄过程中误写为“三丈”呢,还是原本就是“三丈”,后人觉得不近情理,才改为“三尺”的?三丈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7米,我们很难相信世间会有这么长的兽角。尽管《南史·始兴简王萧鉴传》记载,萧鉴在益州时曾“献龙角一枚,长九尺三寸,色红,有文”,可是千年之后的我们,又何尝能弄清他当时所献的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汉章帝建初五年(80年),黄龙出现在流经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零陵县)的湘江中,而且是两大六小,整整有八条黄龙。《后汉书·孝章帝纪》载:“是岁(建初五年),有八黄龙见于泉陵。”李贤注引《伏侯古今注》:“见零陵泉陵湘水中,相与戏。其二大如马,有角;六枚大如驹,无角。”著名的思想家王充,恰好就生活在那个时期。他在《论衡·验符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泉陵城外目击者所提供的情况:  湘水去泉陵城七里,水上聚石曰燕室丘,临水有侠山,其下岩唫,水深不测。二黄龙见,长出十六丈,身大于马,举头顾望,状如图中画龙,燕室丘民皆观见之。去龙可数十步,又见状如驹马小大凡六,出水遨戏陵上,盖二龙之子也。并二龙为八,出移一时乃入。  古代居民所见到的龙,大多是以单个方式出现的。久而久之便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龙是不喜欢集体活动的,所谓“不众行,不群处”,显得异常诡秘。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一种动物要想生存下来,必须保持一个种群的形式,必须具有一定的数量(包括雌雄及年龄的平衡),不可能是单个的。《论衡》的记载之所以显得珍贵,是因为它向我们昭示,至少在一千九百年前,这种被称为“龙”的珍稀动物仍有一定数量,仍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悄悄地繁衍,只是人们无从去追踪罢了。依照王充等人的描述,成年黄龙的身子比马大,但并不是真正的马。除了头上有角之外,它的身子还显得特别的长,长达十六丈,相当于今天的36.8米。当时,六条小龙已经爬上了水边高地,两条大龙似乎并没有离水登岸,“十六丈”的长度也不知道是根据什么测算出来的。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上一篇:欧美纹章文化研究     下一篇:菊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