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文库筷子:饮食与文化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知文库筷子:饮食与文化

新知文库筷子:饮食与文化

作者:[美]王晴佳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08064233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9-02-0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7章 架起世界饮食文化之“桥” 306

  筷子在日语中的发音与“桥”一样,它确实起到了连接世界各地不同饮食文化的作用。16—19 世纪,从欧洲等地来中国的传教士和旅行者都对人们使用筷子有观察和记录。用筷子吃饭时而被视为比用刀叉更加优雅从容的就餐方式,但是共食制又让它被看作与现代医疗卫生观念相悖的行为。一次性筷子的大规模出现似乎是解决在外就餐卫生问题的好办法,它同时扮演了推广亚洲食品的重要角色,但也造成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目前许多人开始呼吁“让我们自己带筷子”行动,尽量避免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筷子带来的问题。

结语 336

参考资料 344

新知文库筷子:饮食与文化 节选

从大约7世纪以来,筷子在亚洲地区的广泛使用促成了一种独特饮食习惯的产生,将其使用者与世界其他地区、使用别的取食方式的人相区分。由此,一些日本学者指出,依取食方式来划分,亚洲存在着一个独特的“筷子文化圈”,而在世界其他各地,还有两大与之相异的饮食文化圈:一为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当地人以手指取食为传统方式;二为欧洲、南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其主要用餐方式是刀叉取食。西方学者如林恩·怀特(Lynn White)也注意到了这个将世界文化一分为三的做法,即手指取食、刀叉取食、筷子取食所构成的三大饮食文化圈。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文化圈,以饮食文化的不同为基础,其实也代表了世界上的三大文明圈:筷子文化圈大致与儒家文化的产生和影响范围较一致,手指取食圈的地区主要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而刀叉取食圈则基本代表了西方基督教文明。

以筷子文化圈的形成和扩展而言,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既是发祥地,此后至今亦是中心;其文化圈的构成还包括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及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近几十年来,亚洲食物在世界各地日益普及,范围不断扩大。其他地区的人在享用亚洲食物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使用筷子。事实上,世界各地的华人餐馆和其他亚洲餐馆里,许多非亚洲食客都会尝试使用筷

子,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在使用筷子时表现出的灵活自如,还真是令人钦佩。在泰国和尼泊尔,虽然传统就餐方式是用自己的右手,而现在也常常能见到他们用筷子来进食。

对于很多筷子的使用者来说,选用这种亚洲取食工具,不仅为了延续一种悠久的饮食习惯;他们还相信,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取食,还有很多其他益处。巴伯贵美子(Kimiko Barber)是一位生活在伦敦的日裔英国作家,她在《筷子减肥》(The Chopsticks Diet,2009)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日本食物总的来说比西方食物更健康,而健康饮食的关键不仅在于你吃什么,更在于你怎么吃。她声称,使用筷子进食对健康更加有益。她写道:“用筷子吃饭,会让人细嚼慢咽,吃得少一点。”而吃少一点,并非仅有的好处,用筷子吃饭,进餐速度还会慢许多。据她计算,每餐会多用十几分钟。“这不仅有利于身体,还有心理效益,”巴伯指出,“这样做会让你去感受食物,并从中得到乐趣。”换句话说,用筷子吃饭,还有助于人珍惜食物,享受美味。

还有一些人指出了使用筷子的更多好处。一色八郎是提出“筷子文化圈”这一概念的日本学者之一。他认为,使用筷子,比使用其他取食工具更需要手脑协调。这不仅提高了人手的灵巧度,而且*终促进了人尤其是儿童的大脑发育。一色八郎并不是唯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近年来,科学家做过一些有关筷子使用的实验,他们探索的问题之一就是,经常使用饮食工具能否提高人手的灵巧度。心理学家也在考察,使用筷子的儿童是否比同龄人更早地独立进食。这两项研究,都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与此同时,科学研究也已证明,使用筷子,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手指的肌肉运动技能。不过也有研究指出,终身使用筷子或许可能增加老年人手指罹患关节炎的风险。

考察、研究和说明筷子使用的各种好处以及潜在危害,无疑是一项值得从事的科学研究课题。不过本书的目标只限于开篇设定的三个方面。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我将以史学和考古学为依据,主要讨论历史上筷子使用的优缺点,并依托文学作品、民俗资料和宗教文献,描述和解释筷子的多重功能,并以此来揭示筷子如何成为一种社会表征、文学符号、文化产品和祭祀用品。

新知文库筷子:饮食与文化 相关资料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文化史著作,也许,这是筷子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课题。王晴佳教授从筷子的起源、用途和烹饪习惯等方面论述了东亚也就是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的独特文化;还通过筷子作为礼物、象征和隐喻,来研究东亚的生活和社会。这部著作跨越了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界限。

——复旦大学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 葛兆光

本书及时又内行地解答了你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该书的章节和内容首次披露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层面。作者用简练的笔调,将饮食文化融入东亚文化的传统之中,让人看到像汉字的发明一样,筷子在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与历史学教授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

新知文库筷子:饮食与文化 作者简介

王晴佳(Q. Edward Wang),美国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学者。英国季刊《中国的历史学》(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主编。主要从事中外比较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中国思想文化史方面的研究。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