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五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民族:五

中国民族:五

作者:孙运来主编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47215685

定价:26.0

出版时间:2014-02-01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国民族:五 本书特色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国民族》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国民族》(作者孙运来)介绍了高山族、水族、东乡族等五个民族。

中国民族:五 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五)》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民族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国民族:五 目录

一、畲族

二、高山族

三、拉祜族

四、水族

五、东乡族

中国民族:五 节选

  畲人“山客”讲畲话。畲话与客家话基本上能够无障碍沟通,一些地区的畲话带有少数吴语、浙南闽语的成分。有人认为畲话跟客家话是同一种语言,是客家话的一个分支,也有人认为,畲话就是畲族的本民族语言,历史上畲族先民与客家先民曾经长期混合居住,互相通婚,长达千年之久,畲族本民族语言与客家先民语言相互影响,使现代畲族语与客家话如此的接近。但是,畲话与客家话之间还是有一些细微区别,不能认为现代畲话就是客家话。  现在的畲民,除了居住在广东罗浮山区的少数人外,基本上说客家方言,这反映出客家先民语言对当时土著民语言的巨大影响,但另一方面,土著民的语言也影响了客家先民的语言。在语法方面,客家话中的语序与普通话颠倒,又有“来去”并用只表“去”的意思,这些都与汉语不同,而与傣语、苗语等某些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相近。客家先民的语言受土著语言的影响,融会而成为客家话。畲族文化影响了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对畲族文化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和江淮,在经济和文化上比土著居民先进,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后来都为畲民所接受,他们的文化给予了畲族巨大的、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如宗教信仰,客家先民入居赣闽粤交界区域之后,他们带来的佛教、道教,与土著民的民间信仰进行了斗争,结果是佛教、道教获得广泛的传播,连土著民也有不少接受了佛教、道教,但佛教、道教本身也改变了固有的面貌,变成一种适应当地固有文化的民俗佛教、民俗道教。语言的相互影响也就是伴随着文化影响、融合而发生的,是文化影响的一个特例。  中国畲族的文学,由传统的民间文学和新兴的作家文学两部分共同组成。  在畲族民间文学中,有关民族始祖盘瓠的神话作品异常地引人注意。畲族的民歌也被称作山歌或杂歌,可以用来达到叙事、说理、咏物、抒情等多方面的目的,其中包括:劳动歌、情歌、风俗歌、时政歌等门类,艺术上有语言质朴明快、音韵和谐悦耳的特点。  其实畲族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其中以山歌、神话和传说*有特色。  由于畲族的歌唱习俗,在民间产生了许多长篇的史诗、叙事诗、说唱文学和民歌。史诗的主要作品有《盘古歌》和《豹王哥歌》。  说唱文学的主要内容是由畲族民间歌手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话本改编的《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畲族民歌语言明快,音韵和谐,不用典故,也不用夸张和粉饰,叙事、咏物、抒情朴实真切。除韵文作品外,还有神话、传说、故事等,其中叙述畲族祖先开基创业的有《畲族祖先的传说》和《高辛和龙王》;颂扬英雄为民除害的有《天眼重开》;表现畲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有《卖炭》和《石牛》等。  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民爱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句,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  畲族山歌过去主要流行为浙西南一带的畲族聚居山区,起源于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唐宋以来的“竹枝词”一脉相承。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时政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祭祀礼仪歌与识理斗智歌等种类。畲族几乎家家户户都爱听山歌,男女老少都会唱山歌,许多畲族山歌手出口成歌,语言形象生动,令人赞不绝口。畲歌的丰富多彩,充分显示了畲民的智慧,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