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拓宽的街道
永不拓宽的街道作者:陈丹燕 著,俞晓夫 图 开 本:32 书号ISBN:9787801868602 定价:20.0 出版时间:2008-08-01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
永不拓宽的街道 内容简介
陈丹燕以其独特的个人化视角,精选了上海永不拓宽的街道中的18条,着力于描写在这些街道上的带有标志性的人和事。这些人是上海人中的少数,却标志着上海进入现代化社会的进程;这些街道都是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地标;这些故事具有真凭实据,力求表现历史*真实的印记。
永不拓宽的街道 目录
1 中山东一路:外滩漫游者2 圆明园路:旧影斑驳
3 虎丘路:四品官与电机教授
4 复兴中路:花园
5 长乐路:红房子西餐馆的晚餐
6 滇池路:和平饭店
7 乌鲁木齐南路:街心花园的舞者
8 虹桥路:万国公墓墓地
9 南京西路:摩登与物质
10 湖南路:戴西一生中*长的一天
11 华亭路:雪
12 兴国路:尼可
13 香山路:大窗,王元化先生的人生地图
14 五原路:亡者遗痕
15 淮海中路:幸存者
16 东湖路:我的手风琴伙伴
17 南京东路:裘小龙
18 武康路:永不拓宽的街道
附录: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名录
永不拓宽的街道 节选
1 中山东一路:外滩漫游者
亚细亚火油大楼
“也许,你在到达上海的**个早晨会去外滩散步,为了认识一下这个大都市。”既像导游,又像上帝,还像知己,豪塞在他的《上海:买卖之城》里就这样开始,带领读者去认识外滩。这是1936年大战前夕的外滩。
他一直认为外滩是上海的心脏,外滩的历史便是上海的历史。认识外滩,就是认识上海。我少年时代,也是在这一章的指引下来侦察外滩的。现在,我将再次跟随他的书重访外滩,这是2007年,七十年后的外滩。外滩在岁月自然形成的比较中,呈现出自己的面貌。那混血孤儿的面容到底还是令人挂念。
我也和“你”在一起,但我的“你”不是豪塞的“你”,“你”不是乘坐亚洲皇后号来上海的白人,我的“你”是个中国人。“你”对这个在中国其他地方口碑不佳的城市实际上只有似是而非的了解,因为对它的传闻实在太多了,对它的感情也太复杂了。“你”对它很好奇。这种排斥又猎奇的感情,其实与当年豪塞的“你”真有几分相似。而我和豪塞一样,已经不知在外滩走了多少次,看过多少遍,但我们也不曾在心中肯定自己已是外滩的知己。豪塞在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内心矛盾,像暗房里的显影液一样,显影出我心中对外滩的感情,好像是1936年的续集。如今我与“你”一起重走豪塞当年的路线,的确有向他致敬的意思。
从外滩的*南端开始,那里与法租界交界。从南向北走,一排雄伟的大楼便庄严地迎向你。在爱德华七世大街转角上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是这排大楼的**幢。这是1936年豪塞笔下的情形。到1976年,亚细亚火油大楼已成了多家上海大单位的联合办公大楼,在它某一个灰白色坚固阴沉的窗台上,晾着一条蓝白条相间的“三友”牌毛巾,那是70年代的上海,人手一条的毛巾。想必,它是某问办公室的女职员午间洗脸后挂上去晾着的。想必,她是个勤快但未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家碧玉。它如今仍飘扬在我的记忆里。
90年代初期,你可以看到这栋1906年建造的大楼再次体面起来。在年末加班的晚上,大楼到处灯火通明,有时能看到在恒温的办公室窗前,穿衬衣的职员忙碌的身影;能看到他们袖子上熨斗留下的笔直的袖线。那时,消失在历史中的职员阶层以白领的身份再现外滩办公大楼,他们开始需要每天穿熨烫平整的衬衫上班,在办公室里开始使用英文名字,在上海开始懂得注意国际石油价格的浮动和自己人民币薪水之间的相关性。
气象信号塔
在亚细亚火油大楼对面,竖立着从海关门前堤岸上平移过来的外滩信号塔,那是1907年建造的一件简约罗可可式建筑物。当时它是远东*高的气象信号塔,曾经为无数进出黄浦江的船只提供每日海洋气象。现在,它则更像一座纪念碑,好看而无实用价值。它的一楼有一个小型的外滩历史陈列室,二楼有一家名叫1865的咖啡馆。客人可以在等咖啡时,爬到塔顶上去看整条外滩。胜利女神雕像被日本人拆毁以后,这里就是外滩南端堤岸的*高点了。
1884年,法国神父在洋泾浜上竖立气象信号杆,从旧照片上看,那就是一根木头旗杆,上面挂着信号旗和风向标。1907年,掌管上海天文台的法国神父在海关门口建造砖木结构的信号塔,代替早年洋泾浜外滩的旗杆。1993年10月,信号塔被搬回到1884年的原处。这间清静的咖啡馆的名字,却越过了1907年和1884年,指向1865年,纪念**个上海水文天象台在董家渡的诞生。你不要惊奇,这就是上海人在混乱历史面前锻炼出来的逻辑能力。
信号塔内,仍可以在室内的空气中隐约闻到阴凉潮湿的气味,那是泥滩特有的气味。
1989年开始,外滩被改造过一次,那是1940年*后一栋外滩大楼竣工以后,**次在外滩大兴土木。上海市政府拓宽车道,建造纪念塔,整修绿化带,修建地下过街通道,加高防波堤。原先堤岸上那条灰白色灰泥矮墙——因为十年中成千上万对情人衣襟和手指的摩挲已变得异常光滑细密——就消失在这次改造中。但外滩信号塔则逃脱本来被炸毁的命运。上海市政府为它额外支付了540万人民币,将它平移22.4米,至昔日的洋泾浜外滩处。它是上海**个被成功保护下来的外滩纪念建筑。
文化 地域文化 海派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