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作者:陶东风,周宪主编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20117876

定价:79.0

出版时间:2017-11-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大众文化研究”“亚文化研究”“记忆研究”“其他论文”四个部分,前两部分密切关注*出现的大众文化、亚文化现象和形态,文章分析的多为近些年热映、热播的影视剧或其他大众文化现象,每个文本都是中国经验的表达;“记忆研究”专题是扎根本土经验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文学与记忆的关系是重点。本书内容丰富,“冷”“热”领域兼有,兼具趣味性与学术性,颇值得一读。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大众文化研究”“亚文化研究”“记忆研究”“其他论文”四个部分。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目录

专题一 大众文化研究
国家认同、主体状态与社会反思
  ——从近期国产影视剧看中国崛起时代的文化经验【张慧瑜】
译制日本:变化中的日本动漫译制模式与日本想象【江舒晨】
“业余”的位置:当“彩虹”开始合唱【罗小茗】
“谎言”之下的“真实”——《后会无期》的症候式分析【杨 晶】

专题二 亚文化研究
美剧迷的生活方式想象与建构
  ——以“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组为例【陈 霖 张赛男】
“动物化”的两种路径——中日两国御宅族比较【徐 小】
当代青年网络文化中的“水化”现象分析
  ——以网络问答平台“知乎”为例【杨丹珂】
作为异质空间的混搭时尚及其微观政治【朱艳蕾】
越轨者寓言与性别异托邦:橙光游戏中的角色政治【孙 静】

专题三 记忆研究
记忆的权力机制
  ——以“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例【闫桢桢】
文学见证与见证文学【邹 军】
故乡与异乡:历史创伤的代际传递
  ——读《没有故乡的我,和我们》【吕鹤颖】
《黄雀记》:如何缚住记忆的幽灵【陈国战】
儿童视角下的抗日战争记忆书写
  ——评《我和爷爷是战友》《少年的荣耀》【翁立萌】

其他论文
真理与政治【〔美〕汉娜·阿伦特 著 张 淳 译】
论1950年代“新北京”形象及其叙事的成立【李 扬】
妇女解放与社会主义空间生产
  ——以费枝《胡同里的笑声》《“家”》为中心【宋秋明】
陈设、差异与住宅经验:《雷雨》的空间诗学解读【张一玮】
物的嬗变——南京长江大桥文化史【孟 飞】
五四新文化的一页前史
  ——清末民初作为文化观念的现代爱情发生考论【毕新伟】
文学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南北文学研究【陈一军】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作者简介

陶东风,男,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约百余篇。其成果曾获得中国文联第四届优秀文艺评论一等奖,第一届、第三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第三、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等,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周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陶东风,男,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约百余篇。其成果曾获得中国文联第四届优秀文艺评论一等奖,第一届、第三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第三、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等,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周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 周计武,男,1977年3月生,江苏睢宁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西方美学、文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985工程”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等课题三项。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胡疆锋,男,1973年7月生于新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先后在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文艺学博士,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9年6月被聘为副教授,2009年7月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2010年1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学术兴趣集中在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领域和文艺学教学改革。著有《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等,译著与参编著作有《亚文化读本》《亚文化:风格的意义》《西方文论史教程》《新编美学教程》《大学美学》等。2007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2008年博士论文《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