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作者:﹝宋﹞郭思 编,杨无锐 编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01129426 定价:54.0 出版时间:2018-04-0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林泉高致 本书特色
一位伟大画家的经验之谈,
一位匠人对职业荣耀的精心记录,
一位读书人对工作哲学的现身说法,
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生活训导,
一本九百岁的古书,向普通读者展示一位画家的生活、生涯和精神世界。
林泉高致 内容简介
《林泉高致》是中国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是集中体现郭熙的山水画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的作品,由其子郭思记录整理而成。郭熙画论既总结了前人的创作经验,集“北宋传统”之大成,又以其贯通儒道义理的精妙议论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郭熙提出的艺术理论,以“三远”说*为著名——“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郭熙对山水画的功能定位,是通过幻象,满足欣赏者的隐逸情怀,让欣赏者在可游、可居的林泉幻境中,重新唤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高情雅致,这就是“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林泉高致 前言
前 言
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郭思编订《林泉高致集》。从那时至今,已经过去九百年。
九百年来,《林泉高致》始终被视为画学著作。先为历代画家、鉴赏家所宝爱,后为现代理论家所重视。特别是*近的一百年,专家们从这本书里咀嚼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理论、美学命题。据说,唯有如此,才能使一部九百年的古书拥有“现代意义”。
《林泉高致》的主要内容,是一位伟大画家的经验之谈。但这不是此书的全部内容。书里还有一位匠人对职业荣耀的精心记录,对工作哲学的现身说法,对儿子的生活训导。这些内容,没什么“现代意义”,入不了理论家的法眼。郭思编写《林泉高致》,正是要宝藏它们。他的书,是要留给后世子孙,而非现代理论家。
好在,不是只有理论家才读书,不是人人都要像理论家那样读书。好在,还有很多“普通读者”,他们希望从书里获得乐趣,而非理论。
《林泉高致》这部九百岁的古书,仍然可能为这个时代的“普通读者”带来乐趣。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位画家的生活、生涯、精神世界,毫不雕琢,因而毫无矫饰。
家族纪念碑
今日所见的《林泉高致》已非郭思编订的原貌。
常见传本有《四库全书》《画苑补益》《百川学海》《古今图书集成》诸本。诸本内容如下表。
诸本相较,《四库全书》本内容*多。《画记》一篇,尤为它本所无。《山水诀》至《画龙辑议》四篇,则与郭熙父子无关,乃后世书商增入。《四库全书》依据的天一阁藏本,刻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元人读到的,已经是一个经过改头换面的本子。
元代的虞集(1272—1348)在一首题画诗的序言里引用了郭熙的话:
去年予与侍御史马公同被召出居庸。未尽东,折入马家瓮,望缙山,度龙门百折之水。登色泽岭,过黑谷,至于沙岭,乃还。道中奇峰秀石,杂以嘉木香草,辇道行其中。予二人按辔徐行,相谓颇似越中,但非扁舟耳。适雨过,流潦如奔泉,则亦不甚相远。郭熙《画记》言:“画山水,数百里间必有精神聚处乃足记,散地不足书。”此曲折有可观,恨不令郭生见之。(《道园学古录》卷一)
“画山水,数百里间必有精神聚处乃足记,散地不足书”,这句话不见于今本《林泉高致》。虞集的时代,与四库全书所据之元刊本相近。他读到的《林泉高致》,可能是一个内容更丰富的版本,是否原本,则不可知。
比虞集更早的读者,是两宋之交的邓椿。《画继》卷六:“宋处,不记名,邢州人。州署有郭熙《满溪春溜图》,乃宋所模。其名见《林泉高致》。”今本《林泉高致》,并无宋处之名。邓椿是画史专家,他手中的《林泉高致》也比今本丰富。
即便南宋读者,读到的也非原本,甚至未必是全本。*早著录并描述《林泉高致》一书的,是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
徽猷阁待制河阳郭思撰。其父熙,字淳夫,善画。思,元丰五年进士。既贵,追述其父遗迹、事实。待制许光凝为之序。曰《画记》《画训》《画意》《画题》《画诀》。而序又称《诗歌》《赞记》《诏诰》《铭志》,今本缺。
陈振孙所见的本子,与四库全书篇名、篇数、顺序都不同。陈振孙知道自己所见并非郭思原书。缺失的部分,至少包括《诗歌》《赞记》《诏诰》《铭志》。
所谓《诗歌》《赞记》《诏诰》《铭志》,该是郭熙、郭思父子搜集的君王赏誉、名人题赠,事关家族荣耀。据读过原书并为之作序的许光凝说,《林泉高致》的主要内容,是“具载公之潜德懿行、洎神宗奖遇与所知天下贤公卿士大夫”。而郭思的主要目的,则是发扬幽懿,摅说履素,“论撰先人之德美”。一部书,是一座家族纪念碑。
此事深具意味。
对郭思而言,《林泉高致》包含家族记忆、训导、荣耀。而这些,正是世俗读者不感兴趣的部分。因此,在流传过程中,《林泉高致》的纪念碑色彩不断被删汰,被忽略。心急的读者在乎的,是绘画的秘诀。流传过程中,作为家族纪念碑的《林泉高致》,越来越像绘画的技术指南。
其实,早在郭思刊刻《林泉高致》之前,部分内容已经流传于世。清代的四库馆臣见过一种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刊刻的《山水诀纂》,内容与《山水训》相同,题“宋郭思撰”。刊刻者说,郭思记录、整理了父亲的山水画论,好事者争相传抄。他自己就是好事者之一。“好事者”们关心的,当然与郭思不同。
文化 地域文化 其他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