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素质
中国人的素质作者:(美)明恩溥著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805545639 定价:36.0 出版时间:2013-04-01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
中国人的素质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素质》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从多个角度总结了中国人的素质。内容引证丰富,文笔生动,或褒或贬,无不言之成据,时至今日,读来仍令人警醒与深思。虽然《中国人的素质》所解读的国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人,再加上东西方社会经济的差异,因此书中难免褒少贬多,笔调略显低沉,还不乏偏颇之辞。也由于作者是一位西方传教士,他的立场和观点,无疑会受这一身份的局限。他的视角与结论无法摆脱西方的价值观。但我们不必苛求于前人。公正地说,他在提示中国国民性和中国晚清政体的腐朽、无可求药等方面,确实不乏真知灼见。
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人的素质 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有两大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宏博多彩;二是中外交流密切频繁。尤其是第二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国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一种源远流长、横贯东西、异彩纷呈、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华文明都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
应当特别提出的是,文化主体是人,而文化是离不开入的。过去长期就有“知人论世”的成语,这当源于孟子的话。《孟子.万章下》有记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谓:吟咏人的诗歌,研究人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其人其世。这确是启人之思,故“知人论世,,传为成语。也就是说,研究文化,就必须研究人。
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在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都反复强调种族和文化问题是研究中古史*重要的关键。也就是说,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割据时代,还是隋唐全国政权统一时期,都应将不同种族的人与各领域文化作比较综合研究。他将人与文化作综合探索,确甚启人深思。
历史的车轮从古走到今,中国经过*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斐然的成就,这使中国瞬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竞相谈论中国现象,谈论中国人的思想、素质和形象。在此之际,收集中外两个方面的学者在不同角度对于中国人特性的阐述,结集成书,将是一个具有客观性的思想成果。文津出版社编纂这一套《中国人》丛书,不仅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也能启迪读者研讨历史和探索现实的深切思考。
此次编纂的《中国人》丛书,有两部为外国学者于19世纪后期所作,有两部为中国前辈学者于20世纪前半期所作,其他为我们当代学者关注现实的专著,这当也很有特色。中外学者对中国人、中国文明固有精神和价值的探索,可以说是不同文化观念的交融与互补。作为东方大国,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被世界所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日益深化,当是文化史上令人神往的课题。
近代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受外国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积贫积弱。外国人蔑视中国人,但他们又畏惧中国文化的力量。一些到过晚清中国的西方人,就是怀着这样一种矛盾交织的心理,记录了他们对中国人的观察和理解。这其中有对晚清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也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迷惑不解,也难免有一些西方的种族傲慢和自大。如本丛书中的《中国人的素质》和《中国人的本色》,两书作者一个是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一个是美国外交官何天爵。二人均于晚清时期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多年(明恩溥34年,何天爵16年)。他们深入中国各地、各个阶层,紧密接触民众,根据其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又加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以上作品。作者以西方人的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全景式地观察、描摹了晚清时期中国人的生活样态,并从中剖析和展示了当时身处没落的封建社会的中国人的各种品质。作者本着客观态度,既颂扬了中国人优秀的一面,也批评了中国人的某些劣根性。基于作者活动区域和西方立场的局限性,书中有些内容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看法仍有失偏颇。特别是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各方面品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书中有些评论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在。但之所以仍将这些书纳入出版,是因为它对于我们理解当时中国人的国民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我们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克服一些国人的劣根性、优化中国人的国民性,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这次选择的两部20世纪早期之作,也颇有特色。《中国人的精神》著者辜鸿铭(1857—1928),祖籍福建,出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后长期生活于中国本土。他学博中西,号称“清末经杰”,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中国的文化与精神,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此书前言中写道:“学习中国的典籍与文明,对欧洲人和美国人都是大有益处的。”此书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拟改变部分西方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偏见。据说此书印出后,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另一部《中国人的修养》,著者蔡元培(1868—1940),他于1916年至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近现代教育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此书秉承中华修养传统,并融汇西方的公民教育观念,教导中国公民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是一部此前百年罕见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于现在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也会有指导作用。
而关于现代中国人的真实面貌,体现在当代中国作家的笔下,则是另一番品味和风格。例如本丛书中《中国人的休闲》一书,作者以流畅的随笔形式,介绍了中国个性鲜明而又源远流长的休闲文化.着重强调了中国人休闲的品味与情趣,推崇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整合,这无疑对休闲文化盛行、提倡悠漫生活大有裨益。而在《中国人的境界》中,面对“境界”这一深邃的中国哲学命题,作者或耕读暇思,或旅途行色,以诗意的笔触道出中国人几千年来人格思想的*高境界,即始于“修身”、“齐家”,终于“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高的社会理想——道德完善的大同世界。《中国人的德行》则从公德、社会、文化、民性、生活、两性、修养等方面对中国人加以剖析,通过自我批评、自我反省,指出中华民族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道德观念和行为,以此警醒世人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使中华民族道德形象更趋完美。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