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纠错丛书--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新)
文化纠错丛书--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新)作者:徐向英 / 于兴兴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6816410 定价:27.8 出版时间:2012-01-01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
文化纠错丛书--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新) 节选
“春节”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民间*隆重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和年的概念,*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因为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每到农历的正月初一,全世界的华人们都举杯同庆,共同庆祝这一年一度的盛典的到来,因此大多数人一直以来就以为只有中国人才过“春节”,也只有中国才有“春节”。岂不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埃及人竟然也有“春节”!只不过他们的传统和习俗与我们有很大的区别。
闻风节是古埃及人的习俗,已有约五千年的历史,据说是世界上“*古老的节日”。古埃及法老第三王朝后期,闻风节正式形成。古埃及人认为,每年春分那天是万物复苏的日子,由于它是人们用来感受春天来临的日子,所以又叫“春节”。随着时光流逝,古埃及的许多节日后来都失传了,但“春节”一直延续下来,仍保留至今。阿拉伯语中,这一节日叫“夏姆?纳西姆”,“夏姆”的意思是吸、嗅,“纳西姆”是微风、柔风的意思。
据记载,犹太教的逾越节、基督教的复活节,*早都源自闻风节:当年摩西率犹太人从埃及出走之日,正好是闻风节。在终于摆脱法老奴役后,犹太人把这一天定为庆祝日,即逾越节。基督教的复活日与逾越节同一天,于是这天又是复活节。
闻风节在埃及十分隆重,这天人们披红挂绿,小孩要穿新衣,很多人还在脸上涂彩。家家到户外踏青,连平日难得出门的老人,也被搀扶着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
闻风节不但要和大自然亲近,还要吃五种专门的食品:咸鱼、鸡蛋、生菜、洋葱和埃及豆。埃及人认为,洋葱能驱邪避灾,是神圣的食品,生菜和埃及豆是春天的时令蔬菜,能防治春季儿科病。至于咸鱼,是人们平时舍不得吃,到了闻风节这天才享用的美味佳肴。
古埃及人把鸡蛋视为生命的起源,他们在夜间给鸡蛋涂色,装入筐篮,摆在房前屋后或挂在树杈上,等待太阳神显灵带来好运。如今,闻风节吃煮鸡蛋仍被视为*吉利,鸡蛋被染成红、绿、黄等各种颜色。而且,人们还要手持彩蛋相互碰撞,若鸡蛋没破裂,就意味着会得到太阳神的祝福。
“后现代”不等于“无法无天”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欧美,并在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潮。现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60年代激进政治运动失败的反应,是一种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近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取向以及思维方式等为基本特征,以新的话语和形式解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先锋派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界在理解“后现代主义”时,往往忽视了它巨大的理性文化背景,而造成了严重的误读。由于这种误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表现完全丧失了其*初的解放性意义,而成了市场和欲望的代名词,同时也对中国的当代文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兴起,是其文化逻辑发展的必然,并且具有某种革命性意义。尽管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关于‘后现代’的说法”,因为后现代本身就是以反对“同一性”为特征的。但“后现代”又并非不可概括的,利奥塔德的说法就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它表征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睥睨一切、蔑视限制;冲破旧范式、不断地创新……”另一代表人物罗蒂则从实在主义出发,认为“后现代”则是“抛弃言语的以及思想的一致性概念”,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观,是反对传统哲学的镜式本质,从而反对了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这些有关“后现代”的表述,如果把其语境忽略掉,很可能就会像中国文坛中的晚生代和某些女“性”主义作家一样,荒谬地将之理解为“造反有理”、“什么都行”。但如果我们联系它的起源语境来看,“后现代主义”则远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浅薄。
后现代主义虽然不屑理论或者蔑视理论,但是也并不是没有规则,杂乱无章的。后现代反前卫。后现代主义对关于艺术地位的沉思极其漠视,从这一点上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可以说它是反智的。但后现代绝不容忍任何意识形态的贡献或乌托邦思想等。它坚持与社会普通成员的零距离接触,审美的维度必须得到重述。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快乐的原因而自由地“创造”。
后现代实践虽被认为是高级文化的堕落,但它却是一种有意的堕落。它有意将自己下降至低级文化的水平,因为它想要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因此它利用了叙事、熟悉符号与简单形式的种种好处。它的主要形式是态度与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可以任意地加以选择。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今天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拥有法官的权力,因此艺术已经没有任何的使命,而只是某种消遣。因此前卫艺术的所有原则都遭到了质疑。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是:①主体消失,即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覆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也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为某种破碎的幻象;②深度消失,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的快感;③历史感消失,在此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仅仅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④距离感消失,仅仅有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刺激性,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因此后现代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理性制衡下的共存,绝非一种“无法无天”。
文化 世界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