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资源论-中国民俗学通论-3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民俗资源论-中国民俗学通论-3

民俗资源论-中国民俗学通论-3

作者:仲富兰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9107906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5-04-0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三节 数字技术与节日创意
  一、民俗符号的内在结构
  二、数字媒介与民俗传承
  三、微信时代的节俗传播
  四、移动互联网与节日新媒体
第六章 民俗资源的价值内涵
 **节 人文内涵与国学价值
  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
  二、天人合一的哲理意义
  三、不变求变的开端意义
  四、辟邪纳福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 尊老敬贤的家国传统
  一、尊敬老者的文化传统
  二、“敬老”尚需“崇文”
  三、孝亲敬老的民俗积淀
  四、尊老敬贤的人情魅力
 第三节 民俗流变与人文价值
  一、“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财富
  二、传统馈赠给当代人的厚礼
  三、开拓创新与文化品格塑造
 第四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巨大空间
  一、守护民俗资源的核心价值
  二、旅游与节日资源的叠加效应
  三、三种力量制约着价值实现
第七章 传统节日与古镇资源保护
 **节 节日资源保护与认同
  一、传统节日资源的文化价值
  二、现实的巨大反差
  三、传统节日蕴涵的文化认同
  四、过节模式要革故鼎新
 第二节 非遗资源保护与开发
  一、保护资源需克服浮躁心态
  二、重在挖掘资源内涵
  三、庄严仪式中的珍贵记忆
 第三节 古镇资源保护路径探寻
  一、从“古镇三要素”说起
  二、古镇文脉的精神载体
  三、活化古镇的故事与传说
  四、民俗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
 第四节 保护方式与手段的创新
  一、节日民俗资源演进规律
  二、传媒改变民俗资源走向
  三、激活民俗资源创新力
第八章 资源开发与文创产业发展
 **节 承载乡愁的美丽中国
  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二、“山水城市”诸要素分析
  三、山水城市的民俗特征
  四、山水城市需要民俗创意
 第二节 从民俗资源到文创产业
  一、民族手工艺品文创新态势
  二、亟须提升原创力度
  三、连接文化市场,对接高新技术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是地域的核心资源
  二、“黑牡丹”与上海苏州河整治
  三、苏州河生机与城市生态空间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强国
 **节 厚积薄发与酒文化创意
  一、酒资源与上海民俗
  二、酒与一座城市的兴起
  三、别具特色的上海酒俗
  四、开启上海酒文化创意之路
 第二节 古镇保护与未来家园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古镇发展
  二、找准自身的核心资源
  三、文化记忆与古镇资源空间
  四、提升创新力度,找准表现形式
 第三节 寻找消逝的文化记忆
  一、“民俗资源开发”的十二字诀
  二、开发与“历史文化”结缘
  三、当今资源开发的紧迫问题
  四、让文化记忆告诉未来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民俗资源论-中国民俗学通论-3 作者简介

仲富兰,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曾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副总监、高级记者,《新闻午报》主笔。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有《中华风物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现代民俗流变》、《民俗与文化杂谈》、《图说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民俗传播学》等30多部著作。

民俗资源论-中国民俗学通论-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