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下-13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化精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下-13

文化精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下-13

作者:尹日高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01099966

定价:19.0

出版时间:2014-07-01

出版社:中华书局

文化精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下-13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文化精华(下)》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些*基本*核心的文化观念,以趣味性、生动性引起青少年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热情,同时配有大量的插图,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精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下-13 目录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名字的由来是否与黄土地有关? 
“皇帝”一词是秦始皇发明的吗? 
《论语》的“论”为什么不读lun而读lun? 
现在常用“眼中钉”来比喻痛恨的人,那么“眼中钉”一词*早有什么来历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给歌妓的,后人为什么对其如此推崇? 
我们常说的“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是指五岳之首的泰山吗? 
“一问三不知”是指哪“三不知”?为什么不是“四不知”“五不知”呢? 
“金镶玉”是北京奥运会奖牌所采用的设计样式,这种样式有什么来历吗? 
人们常用“凤毛麟角”比喻稀缺珍贵的人或物,世上真有凤毛、麟角吗? 
流行歌曲中所唱的“红尘”意思是“红色的尘土”吗? 
成语“问鼎中原”的意思是到中原去学习鼎的有关知识吗? 
古典小说中常说“一炷香的工夫”,“一炷香”的时间究竟有多长? 
俗语里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比喻必然要发生的无法阻挡的事情,这里的“娘”是指谁?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形容人知识渊博,才学高深,学问为什么用“五车”和‘八斗”来衡量? 
为什么是“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不是“不到长江心不死”? 
我们经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到底指什么地方? 
借某种名义做某件事情,为什么叫“打幌子”? 
“井”指水井,那么“市井”和“水井”有关吗? 
“寒门、寒舍、寒窗”中的“寒”都是“寒冷”的意思吗?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睡觉的床吗? 
我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代的行业确有三百六十行吗? 
成语“更胜一筹”中的“筹”是什么东西? 
古人常用飞雁传书,飞雁如何能传递书信?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那么“诸子百家”正好是一百家吗? 
我们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为什么是“三秋”,而不是“三春”? 
为什么我们把参加婚礼叫作“喝喜酒”? 
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常用“舌灿莲花”,为什么用莲花而不是别的花来做比喻呢? 
李白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席”到底有多大? 
大汉、汉子、好汉、男子汉,都和汉代有关吗? 
“模”和“范”都是指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那么“楷”和“模”是同一种东西吗? 
“规矩”现在常用来比喻标准或法度,但你知道“规”和“矩”*初指哪两种工具吗? 
沈阳、洛阳、淮阴、江阴,我国地名中为什么有这么多“阴”和“阳”二字? 
“新官上任三把火”*初是指烧了哪三把火? 
旧时所称的“老爷”,是指年龄很大的人吗? 
“一寸光阴一寸金”,为什么“光阴”能用“寸”来测量呢? 
我们常说“日月如梭”,“梭”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用“梭”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戏曲中的术语“叫板”怎么就有了“挑战”的意思呢? 
做事情有条理、有层次常被夸为“有板有眼”,这和板子、眼睛有什么关系吗? 
古代用“布衣”代指平民,那么,“自衣”和“乌衣”又分别指代谁? 
《水浒传》中有“**把交椅”的说法,交椅是一种什么 
样的椅子?“**把交椅”为什么成了首领的代称? 
鲁迅先生少年时代曾在“三味书屋”读书,这里的“三味”指哪三味? 
“君子”是个褒义词,可为什么小偷会被称为“梁上君子”? 
武侠小说里有一门武功叫“弹指神功”,平时我们也用 
“弹指间”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你知道“弹指”究竟是多长时间吗? 
成语“张冠李戴”里的“张”和“李”*初确指姓“张”的人和姓“李”的人吗? 
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叫“分道扬镳”,“镳”是什么?“分道”时为何要“扬镳”? 
我们把一方向另一方示威称为“给个下马威”,你知道“下马威”的真实来历吗? 
新郎为什么又叫“新郎官”,是因为旧时新郎都是当官的吗? 
北京有十三陵,沈阳有北陵,皇帝的墓葬为什么叫“陵”呢? 
办丧事是悲伤至极的,可民间为什么还有“喜丧”的说法? 
四川越王楼被称为天下诗文**楼,它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到底有多高? 
“八方”指八个方向,“八音”指所有传统乐器,“八珍”泛指一切美味,中国人偏爱数字“八”,吗? 
九州、十八般武艺、三十六罗汉、七十二变化、八十一难、一百零八将在中华文化中,“九”的地位很高吗? 
农历一年一般有十二个月,但有的年份会有闰月,变成十三个月,“闰月”是怎么回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