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黄河下游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黄河下游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作者:赵荣光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1995103

定价:88.0

出版时间:2013-12-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黄河下游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     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励精图治,历经二十多年才得以完成。     多学科、大跨度、高难度,学术思想新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工程。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本书承载了中国五千年丰厚深湛的农业文明。每个分卷都是一部区域饮食文化通史,脉络清晰,内容厚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启迪文明,继往开来,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画卷。     本书主要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介绍了黄河下游地区的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突出展示了齐地与鲁地的饮食文化奠定了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初步构架,鲁菜的形成、孔孟食道和中国饮食礼俗的建立等有关内容。为现阶段弘扬正确的饮食观念、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了翔实的内容。

黄河下游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内容简介

  ★ 观点鲜明,是一本有思想的饮食文化论著   ★ 内容厚重,历经二十多年集二十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写就   ★ 承前启后,是不可跨越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专著   ★ 继往开来,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 装帧精美,设计高雅,极具典藏价值

黄河下游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目录

**章 概 述 /1
  
第二章 史前时期 /7
  
  **节 氏族社会时期的饮食风貌 /8
  一、开始出现农业的后李文化 /8
  二、以鼎进食的北辛文化 /10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的饮食风貌 /13
  一、以粟和黍为主要农作物 /13
  二、生产工具和饮食器具种类丰富 /15
  三、地域性饮食文化特征明显 /22
  
  第三节 龙山文化的饮食风貌 /29
  一、农作物种类增多 /29
  二、生产工具和饮食器具制作更为精细 /31
  三、禽畜饲养数量增加 /35
  
  
第三章 先秦时期 /37
  
  **节 饮食原料生产的发展 /38
  一、粮食作物的种类和产量有所增加 /38
  二、蔬果作物的种类很多 /41
  三、畜牧与海洋渔猎业趋于成熟 /42
  
  第二节 食物加工技术的进步 /44
  一、主食形态增多 /44
  二、酱文化特点的形成 /46
  三、“周八珍”中体现的烹饪技术 /48
  四、饮食器具的社会象征 /51
  
  第三节 进食方式的演进 /52
  一、手食方式的遗存 /52
  二、餐匙进食的普及 /52
  三、箸食的出现 /53
  四、席地而食 /54
  
  第四节 孔孟食道与饮食礼俗的建立 /56
  一、孔孟食道的建立 /56
  二、中国饮食礼俗的建立 /59
  三、诸子饮食思想 /64
  四、饮酒礼俗的建立 /65
  
  
第四章 秦汉时期 /69
  
  **节 食物种类丰富 /70
  一、主要农作物品种以及小麦成为主食 /70
  二、蔬果作物资源丰富 /73
  三、肉类来源稳定 /74
  
  第二节 食物加工技术的改进 /80
  一、旋转磨开始出现 /80
  二、主食以面食为主、粒食为辅 /82
  三、肉食加工技术增多 /84
  四、蔬菜加工技术多样 /86
  五、调味品加工 /87
  六、制曲酿酒技术的进步 /90
  
  第三节 食制和食俗 /91
  一、用餐习俗的确立与延伸 /91
  二、饮食礼俗趋于完备 /93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99
  
  **节 民生民食状况 /100
  一、农业政策的改革 /100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02
  三、一部重要的典籍—《齐民要术》 /103
  
  第二节 饮食资源的发展 /105
  一、粮食作物的种类和丰富的制作方式 /105
  二、蔬果作物的种类及加工贮藏 /113
  三、各种肉类的食品加工 /116
  四、酿酒及调味料制作技术趋于成熟 /120
  五、食物贮藏方法 /124
  
  第三节 饮食生活的特点 /125
  一、食料充裕 /125
  二、食物加工方法不断丰富 /126
  三、食品原料市场繁荣 /127
  四、食育理念的萌芽 /128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 /131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