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导论(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

作者:魏鹏举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0119632

定价:22.0

出版时间:2010-06-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 相关资料

插图: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合理性,但也因此显示出其历史局限性。当单数的文化工业发展为复数的文化产业时,大众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精英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不再哗众取宠,文化发展实践层面上的探讨与研究成为更受欢迎的话题。各种政府组织也开始从政策方面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严肃的命题来对待。从197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系列文化政策方面的会议,开始对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大众文化的性质、范围和影响进行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不是自发的或无条件的,对产生大众文化的文化产业进行分析十分重要。20世纪80年代,大伦敦政务院第一次在财经政策上使用了“文化产业”一词,认为它有两层含义:首先,文化产业是指国家资助体系之外的那些大众文化生产活动,作为一个市场领域,文化产业是财富和就业机会的重要创造者;其次,是一个更为直接的、文化的和政治的观点,即文化产业是人们所消费的全部文化商品的总和,其中大多数(如电视、广播、电影、音乐、图书、广告、音乐会等)与公共资助体系无关。1997年,布莱尔政府执政之后,英国政府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同样经历了上述历程,只不过我们用二十几年浓缩了国际上近百年的历程。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余年的光阴,改革的广度与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经济层面上展开的改革,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发展,文化经济也日益成长壮大;另一方面也逐步引发了社会、文化以及政治领域的深层变革,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生产主体与生产方式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观念,从改革开放伊始,国际上的各种文化产品就通过各种渠道蜂拥而人,在占据我们的一部分文化市场的同时,也占领了我们的一部分文化空间,慢慢地改变着作为消费者的某些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因此被唤醒,为了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我们意识到中国的文化产业必须得到发展。实践的发展必然会引发理论上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学术界受到西方文化研究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双重影响,也开始了对于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研究。随着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的提出,关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性与实践性探讨逐渐升温,研究借鉴国际上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成为文化产业研究的热点。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政府到学界都开始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建设问题,探讨不断深入,也不断引起政策和实践的突破。国家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提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不同名目的发展计划。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化 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