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作者:党明放 编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6817660

定价:19.8

出版时间:2009-01-01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内容简介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它蕴含着古人的生命体验,浓缩着时代的风云变幻。
忘情于这些历史故事之中,体味一下古人生命的悲怆与优美,感知一下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不仅可以丰富你的思想,而且可以精练你的语言。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目录

民为邦本
唇亡齿寒
秦庭之哭
退避三舍
结草衔环
不贪为宝
从善如流
东道主
众志成城
挟天子以令诸侯
百步穿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图穷匕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抱薪救火
伯乐一顾
二桃杀三士
不耻下问
祸起萧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脍炙人口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守株待兔
长袖善舞
老马识途
掩耳盗铃
道听途说
管鲍之交
高山流水
化干戈为玉帛
运筹帷幄
围魏救赵
负荆请罪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破釜沉舟
一字千金
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
韦编三绝
卧薪尝胆
明珠暗投
毛遂自荐
约法三章
吴市吹箫
鸡鸣狗盗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以身试法
载酒问字
倒履相迎
坚壁清野
手不释卷
大器晚成
得陇望蜀
梁上君子
举案齐眉
人琴俱亡
煮豆燃萁
孟母三迁
家喻户晓
萧规曹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金屋藏娇
杜鹃啼血
凿壁偷光
江郎才尽
望尘而拜
洛阳纸贵
杯弓蛇影
闻鸡起舞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一箭双雕
红叶题诗
黄粱一梦
逢人说项
飞黄腾达
天衣无缝
破天荒
月下老人
请君入瓮
牛角挂书
开卷有益
悬梁刺股
弄巧成拙
闭月羞花
覆水难收
抛砖引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程门立雪
沉鱼落雁
过河拆桥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附:条目笔画索引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节选

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语出《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太康是夏王朝继大禹、启之后的第三代君主,骄奢淫逸,丧失君德,致使民心涣散,但他却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他到洛水的南面打猎,去了三个月还不回来。有一个穷国的君主后羿,趁着夏朝人民不能忍受太康虐政的机会,就起兵反叛。
太康有五个兄弟,均以侍奉他们的母亲为由跟随太康,这一天,他们驾着车载着他们的母亲在洛水湾等待太康的归来。这兄弟五人在怨恨太康无德无道的同时,就追述祖父大禹的教导写了几首诗歌。其中**首说:“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了,国家就自然安宁。如果一个人屡屡不听劝告而去犯错误,就必然要激起民愤。我治理兆民,恐惧得像用坏索子驾着六匹马(古制,天子六马);做君主的人,怎么能不敬不怕?”第二首说:“禹王的教诲是这样:在内迷恋女色,在外游猎翱翔;喜欢喝酒和听音乐,高高建筑大殿又雕饰宫墙。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就没有国不灭亡的。”第三首说:“那陶唐氏尧帝,曾经据有冀州这地方。现在废弃他的治道,紊乱他的政纲。就是自己导致灭亡。”第四首说:“我的辉煌的祖父,是万国的大君。有典章有法度,传给他的子孙。征赋和计量平均,王家府库丰殷。现在废弃他的传统,就会断绝祭祀又危及宗亲!”第五首说:“唉!哪里可以回归?我的心情悲伤!万姓都仇恨我们,我们将依靠谁?我的心里郁闷,我的颜面惭愧。不愿慎行祖德,即使改侮又岂可挽回?”
邦:国家;本:根本。意思是说:人民只可亲近不可鄙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坚固,国家才能安定。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包蕴着丰富的可资教化国人的精神资源,诸如:生生不息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民本哲学;正德、厚生相统一的精神与物质兼顾的文明观;好学善学的重学传统等等。北宋诗人苏舜钦《诣匦疏》:“则又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与陈悴书》:“民为邦本,诚有忧国之心,肯日蹙其本而不恤哉?”
亦作“民惟邦本”。明代文学家宋濂等撰《元史·岳柱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春秋时,晋国(位于今山西和河北的南部一带。建都于唐,即今山西翼城西)是周朝初立时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地。在晋国的南面是虢国(指北虢,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一带。建都上阳,即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和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北)。这两个小国山水相连,且祖先又都姓姬。虢公名丑,狂妄自大,喜好用兵,经常借故袭扰晋国。晋献公觉得不灭掉虢国,晋国就难以太平。但要举兵攻打虢国,必定要从虞国经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上一篇:消失的宝藏     下一篇:日本的七颗铜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