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作者:杜尚侠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8718064 定价:25.0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
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
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
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
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
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
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
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
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
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
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
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
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
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
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序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
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17岁的时候,就写下
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小诗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笔触,抒写了质朴、深厚的思亲
情感。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都强烈地
感受到了它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思
亲情感的普遍概括。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
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什么把阴历九月九日叫做重阳呢?古人“以
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
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九月九”、 “九
日”。重阳节的习俗很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如登高、赏菊、饮
菊花酒、簪插菊花、吃重阳糕、佩带茱萸、放风筝等。但有一点
是相同的,那就是它还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各地还把重阳节衍
化为“登山节”、 “菊花节”、 “茱萸节”、 “野餐节”、 “女儿
节”等等。这些叫法,均由节日的活动内容或主题而得名。
岁时节日,大都受天候、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影响,在
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后形成具有某种特定活动内容的
时日。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它不仅记载
着古代人民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示了不同历史阶
段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百日之劳,一日之乐”,
节日打破了日常生产劳动的平庸单调,点缀着沉重冗长的世俗生
活,有效地调和了人们内心的紧张状态,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平衡
与稳定。
重阳节究竟起源何时,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重阳节
的个别节俗在先秦时期已经初露端倪,至东汉时期正式产生。它
的产生,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首先,从天候上看,古代先民确
定了天文点上的冬至和夏至之后,就要选择两个节气之间的中间
点,于是,上巳节和下巳节就出现了,*后定格在三月三和九月
九。另外,我国古代先民把大火星看做火神的化身。到了九月,
大火星退隐了,这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和生活标识的
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使将大火星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
莫名的恐惧,以为邪祟将与之俱来,因而产生辟邪的要求,并将
它在重阳节俗中体现了出
来。其次,从物候上看,农
历九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农
事已毕,农民需要庆丰收。
《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
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
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
仓,祗敬必饬。”“是月也,
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
子。”尽管史料阙如,但我
们仍然可以断定:先秦时流传已久的各种九月丰年庆祝活动,到
东汉时有了一个固定的日期——九月九,因而实现了节日化。再
次,从气候上看,九月天清气朗,气候干燥。由于东汉时道教产
生,各种神秘观念、仪式、传说和古老风俗的羼人,对九月九日
的气候便有了新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人们以为这一天清气上
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得越多,登临高处自然就可
以乘清气而升天,由此产生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从主观上讲,
登高原是为了求仙和升天,但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于是求
仙、升天便转为祈寿。这成了传统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主题活动。
另一种解释是,人们认为九月天气由暖转寒,容易发生时疫。由
于当时科学水平较低,误以为是冥冥中存在的鬼魅邪祟势力所
致,因而产生了以桓景学道的传说为代表的避邪趋吉的要求,从
而登高和佩插茱萸就成为古代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重阳节在东汉产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达到鼎盛。在漫长
的传续过程中,它几经嬗变,耦合了多种民俗因素和神秘的数理
逻辑,将仪式型的节日逐渐转变为娱乐型的节日,并且表现出不
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
价值观念,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
就重阳的民俗文化价值而言,有三点值得强调。其一,重阳
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性。他们相辅相成,紧紧
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主题,在一年一度的重
阳节日氛围中,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情愫。其二,桓
文化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