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五十七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老照片-(第五十七辑)

老照片-(第五十七辑)

作者: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807136392

定价:10.0

出版时间:2008-02-01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姚平,原名姚思馨,1916年生,浙江吴兴县人,全家靠父亲当裁缝谋生。姚平十八岁进上海美亚丝绸厂学徒,后到香港大中华印染厂当技工。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上海文化救亡协会“八一三歌咏队”到港宣传抗日,姚平放弃自己的职业,加入这个进步救亡团体。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姚平来到广西,先后任柳州文化界救亡协会干事、范长江创办的战时新闻社记者、欧阳予倩领导的广西省立艺术馆话剧团团员、新中国剧社的理事,他还在共产党创办的《青年生活》杂志,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出版、印刷、发行工作。
姚平的昔日旧友多已故去,追踪其早期足迹,渺茫难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艺术家朱琳已年逾八旬,1942年从长沙演剧九队调至桂林新中国剧社。谈起新中国剧社,老人感慨良多:“在演剧九队,不管怎么样国民党还发点零花钱。而在新中国剧社,所有经济收入都要靠演出和四处化缘。有时甚至连饭也开不出来,只好通知大家自行解决。”朱琳依稀记得,姚平当时整天和韦布(电影导演韦廉的父亲)、张友良在外面四处求人,千方百计筹措全社几十口人的伙食费和排练演出费。据光光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初,组织上曾怀疑姚平在新中国剧社时期有经济问题。“新中国剧社的老人听说后都认为此事很可笑,当时剧社靠四处化缘才勉强度日,怎么可能呢?倒是我母亲有时要把她的固定工资倒贴进去。”
  音尽管生活艰辛,从1941年秋在桂林成立,到抗战胜利后迁移上海,直至1948年停止活动,剧社演出了《大地回春》、《钦差大臣》、《秋声赋》、《大雷雨》、《郑成功》、《日出》等一系列剧目。在后来的日子里,新中国剧社虽甚少被人提起,但它对中国话剧艺术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
 姚平和陈慧芝相识相知于广西省立艺术馆,姚平在戏剧系,陈慧芝在音乐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他们结合在一起。1944年2月2日,大女儿姚珠珠在桂林出生,珠珠有一双活泼闪亮的眼睛,晶莹如滚动的露珠,凤子为此给她起名“珠珠”。凤子原名封季壬,笔名禾子,艺名凤子,是著名话剧演员兼作家、编辑。凤子的母亲和陈慧芝的母亲是亲姐妹。上世纪30年代,曹禺创作的《雷雨》、《原野》、《日出》初次亮相话剧舞台,凤子是四凤、金子、陈白露的首演者。
1946年抗战胜利后,姚平一家随新中国剧社回到上海。抗战期间,凤子和丁君匀、周钢鸣、马国亮等,在桂林创办了综合性文艺月刊。1947年4月,《人世间》在上海复刊。1979年第3辑《新文学史料》刊登了凤子《(人世间>的前前后后》一文。据她回忆:《人世间》一直编到1949年上海解放……《人世间》的主编和编委都是义务的,冯亦代担任印刷、广告等杂务。丁聪不仅负责版面设计,每期从封面到扉页的美术设计和文章插图都是他一人“包办”。编辑秘书姚平统管一切行政事务。
1948年冬,形势日益紧张。凤子和《人世间》多数编委撤离上海,刊物的具体工作交给了姚平。姚平坚持把剩余的稿件编辑完成,出版了*后一期《人世间》,表达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抗争。在凤子看来,这“实在是难为他了”。凤子说:“大家工作如此投入,是我担任编辑工作以来**愉快的一段生活,我领会到‘同人刊物’的真正含义。”当年,无论是办报刊还是组社团,多为意气相投、肝胆相照的朋友。一专多能,人员少反而效率高。
1950年1月1日,姚平的朋友、原共青团中央联络部副部长李庚负责筹建的青年出版社(1954年3月改称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北京王府井北口挂牌成立。鉴于社内出版力量不足,通过冯亦代介绍,李庚将私营上海太平洋印刷公司人员及机器全部收编,正在该公司的姚平于1950年6月正式调至青年出版社。
关于姚平在青年出版社的情况,我先后采访了姚平当年的同事王业康和王久安。王业康解放前夕在上海办《新少年报》,50年代初调青年出版社,后任秘书长。王久安解放前在上海开明书店学徒,1953年随书店并入青年出版社,后任发行处处长。据王久安回忆,他们夫妇俩当时与姚平同在总编室稿件科,姚平任稿件科科长。稿件科的工作十分琐碎,姚平留给他印象*深的是待人热情、工作认真负责。根本不像调查表所记“在青年出版社工作表现不好,工作不负责任”。王久安清楚地记得;1954年,社内出版诗人萧三写的《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封面要配一幅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画像。当时美术编辑室里没人见过毛泽东青年时代照片,寻找也很困难。没有照片作参考,谁也不敢随便动笔。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与此事无关的姚平主动找到朋友、油画家冯法祀,请他通过关系找到照片,画出了形神兼备的毛泽东青年时代画像。
在王业康印象里,姚平不像领导,工作中的许多事情,不是交给底下人去办,总是自己默默承担,却又往往因与上级精神不合而费力不讨好。王业康分析,这大概与姚平多年来在社会上闯荡有密切关系。王业康认为,姚平虽然对外善于应酬,但在处理社内人际关系上却并不精明,政治运动经验更是缺乏。“不油滑”,王业康对姚平这样评价。
建国初,姚平的家庭安宁而快乐。可惜好景不长,很快便被政治运动的狂飙风吹雨打去。
姚平家住北京东单二条10号,而非调查表所记“北皇城根38号”。当时家里铺着地毯,摆有钢琴,来往朋友多为文化界名士。据姚平的朋友许慰萱回忆,姚平“能讲上海话及普通话,但却带着湖州乡音”。妻子陈慧芝原为上海虹口十六中心幼儿园主任,调京后在全国妇联下属妇女干部学校任教员。陈慧芝幼师毕业,钢琴弹得好,闲暇时家里常响起悦耳琴声。1952年,八岁的珠珠考入中央实验歌剧院舞蹈团学员班,与她同班习舞的有陈爱莲、李惠敏、赵汝衡等新中国**批舞蹈演员。珠珠骄傲地对我说,她的工龄就从那时算起。
在光光记忆里,父亲那时常带她到附近的青年艺术剧院和儿童剧院看话剧演出,有时还到公园玩。父亲沉静温和,从没有把自己受冲击带来的情绪传染给儿女。她说:“唯一我认为不太正常的一次是反右开始,我在《文汇报》头版看到一篇文章,上面有爸爸的名字。我当时特高兴,以为凡是上了报纸就肯定是好事儿,便兴奋地拿着那张报给父亲看。父亲看后却脸色非常不好,让我到一边玩去。多年后回忆起来,当时报纸肯定是把他作为坏人在批判。”
据调查表记录:姚平“三反时受降级处分。肃反时因历史不清被斗。大鸣大放时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划为右派。”概括了他在解放后磨难不断提升的“三级跳”。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