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上下册)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上下册)

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上下册)

作者: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 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1133231

定价:138.0

出版时间:2008-04-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十节 明代的度量衡
 第十一节 清代的度量衡
 第十二节 晚清至民国度量衡的改革及米制的推行
第十七章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节 别树一帜的中国数学
 第二节 指南针和其他物理学成就
 第三节 火药及炼丹化学
 第四节 生物学上的出色成就
 第五节 自成体系的中医药学
 第六节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第七节 矿物学和采矿技术成就
 第八节 后来居上的冶金技术
 第九节 举世瞩目的机械发明
 第十节 古代知识分子与科学
第十八章 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节 概述
 第二节 古代先进的农田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工具.
 第三节 科学灵活地掌握农时
 第四节 充分利用土地
 第五节 选种育种成就
 第六节 蚕桑、园艺和畜牧兽医方面的特殊贡献
 第七节 劝课农桑和古农书
第十九章 古代兵器的发展
 **节 古代兵器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石器时代的兵器
 第三节 青铜时代的兵器
 第四节 铁器时代的兵器
 第五节 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出现
 第六节 火器的发展和枪炮的制作
第二十章 历代服装与装饰
 **节 追溯上古时代
 第二节 胡服与深衣
 第三节 汉代的服装、发式与饰物
 第四节 魏、晋时期各族服装的融合
 第五节 隋唐盛世的辉煌
 第六节 宋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几大特点
第二十一章 古代饮食文化
 **节 历史的盛宴
 第二节 南北佳肴
 第三节 外来美食
 第四节 享受自然
 第五节 餐桌上的礼仪
第二十二章 古代建筑艺术
 **节 建筑与文化艺术
 第二节 古代建筑的悠久历史
 第三节 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第二十三章 古代交通与交通工具
 **节 古代的道路
 第二节 古代的桥梁
 第三节 古代的交通工具
 第四节 水上交通
第二十四章 古代礼器和日用器物
 **节 日用器物和礼器的产生
 第二节 礼器和日用器物类举及其演化
 第三节 结语
第二十五章 古代陶瓷工艺成就
 **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制陶成就和瓷器的发明
 第三节 战国秦汉的陶瓷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新成就
 第五节 隋唐五代陶瓷工艺的全面发展
 第六节 宋辽金时期艺术瓷的成就
 第七节 元明清陶瓷工艺的高度成就
第二十六章 古代髹漆工艺成就
 **节 概述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漆器
 第三节 由盛至衰的明清漆器

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上下册) 节选

**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
中国大陆是一块古老的土地,18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运动,造就了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向东南沿海倾斜的地势,形成了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的不同地貌。南北气候历经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具备了不同的生态景观。中华民族就是生活在这样一块土地上,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当然,相对于这块土地的沧桑巨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中国文化的兴衰沉浮,也不过是几千年的事。但是,我们要追溯中国文化的起源发生,就必须关注这块土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关注人类自起源到有史社会的漫长进化历程。在地理环境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界曾有“地理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地理条件规定着民族性与社会制度,制约着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化讨论中,也有人用黄色陆地文明和蓝色海洋文明概括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别,并得出中华文明落后的结论。对于此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我们自然无法认同,但是决不意味着漠视地理环境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具体到中国的地理环境而言,由于四周有明显的天然屏障,而且这些屏障在史前甚至上古时期都是难以逾越的,所以中国不但与相距遥远的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发祥地缺乏联系,而且同距离*近的古印度文明因为隔着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也无法沟通。因此中华文明只能是起源于本地,而且在早期的发展中也极少与外界文化发生关系,是世界上少有的原生性文明。
在相对封闭的区域之内,中华文明却拥有较其他古老文明更为辽阔的发展腹地,而复杂的地理形势,完备的气候类型,则为历史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中国三大自然区中,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经济发展受到环境较大制约,历来人烟稀少。即使在人口密集的东部季风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活动和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华南地区在采集经济时代,环境无疑十分优越,但正因为一年四季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天然食物,缺乏用人工方法生产食物的压力和动力,所以农业就发生得比较晚。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适宜狩猎和采集活动,但因为气候寒冷,农业发展有相当的困难。西南地区气候适宜,但山多平地少,交通不便,无法发展大规模的农业,所以人口分散且民族复杂,文化多姿多彩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综合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才是*适宜农业发展的两大温床。在史前时期,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无疑首推农业的发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大农业温床紧相毗连,各有特色又相互补充,它们的发展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特点的形成以及往后的发展道路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是伟大中华文明的摇篮。
  **节 从聚落到国家
世界*古老的、独立发展的文明,有六大文明,即两河流域、埃及、印度、中国、墨西哥和秘鲁。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延续时间*长,且始终未曾中断。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曾经存在两个极大的误区,这就是基于欧洲中心论的中华文明外来说和中华文明单一起源说。但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中华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是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当然这并不排斥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可能加上一些外来的因素、外来的影响;另外,中华文明也不是单一起源于黄河流域,而是呈多元发展态势。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