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作者:季中扬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16194249

定价:55.0

出版时间:2016-11-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本书特色

  季中扬*的这本《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主 要研究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有别于精英艺术的特殊性 ,从而为解读民间艺术之美奠定理论基础。本书提出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在审美方式上不同于现代美学 所建构的分离的、对象化的、静观的审美,而是一种 多感官联动的、融入性的审美;民间艺术之美不是高 大玄远之美,而是一种“亲近之美”;在价值取向上 ,它不同于重视新颖性、陌生感的求异性审美,而是 一种重视群体经验的认同性审美;在审美理想方面, 民间造型艺术往往以图案与色彩寓意吉祥为美,民间 表演艺术则崇“奇”尚“乐”,体现了“生命力的高 涨”。本书还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包括文人士大夫艺 术与民间艺术两种基本形态,文人士大夫艺术或体现 儒家美学精神,或体现道家美学精神,民间艺术则主 要体现直接来自本原哲学的“生生”美学精神,这种 美学精神祝福和祝愿生命繁衍不止、生生不息,肯定 和赞美生命健康、强力的状态,偏爱热烈、喜庆、饱 满、丰富等体现生命力高涨感的艺术形象;民间艺术 所体现的“生生”美学精神与儒家美学精神、道家美 学精神一同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三个基本维度。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目录

**章 导论一 “民”“民间”“民间艺术”二 审美经验三 民间艺术作为文艺美学研究对象 第二章 民间艺术是艺术吗**节 艺术观念史与民间艺术第二节 美学话语对民间艺术的贬抑第三节 民间艺术的特殊性一 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二 民间艺术是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三 民间艺术离不开民俗文化传统 第三章 民间艺术的创作经验**节 “通过程式”创作第二节 民间艺术的思维方式一 表征思维二 “阴阳”思维三 超时空思维第三节 “表现”与“再现” 第四章 多感官联动审美**节 审美感官第二节 民间艺术审美活动中多感官联动现象一 饮食中的民间艺术与多感官联动审美二 民间日常用具与多感官联动审美三 民间表演艺术与多感官联动审美第三节 多感官联动审美的美学意义 第五章 融入性审美**节 审美态度第二节 审美与融人第三节 民间艺术的审美空间与融人性审美 第六章 认同性审美**节 审美与认同第二节 民间象征文化系统与认同性审美一 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二 民间艺术的象征体系三 民间艺术审美主体对象征文化体系的辨识与认同第三节 民间艺术的程式化与认同性审美 第七章 民间艺术的审美理想**节 以“生生”为美一 “生生”作为古典美学范畴二 “生生”美学落实于民间艺术三 民间艺术的“生生”之美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维度第二节 以吉祥为美第三节 崇“奇”尚“乐”一 崇“奇”二 尚“乐” 余论 民间艺术审美经验的现代性困境及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作者简介

季中扬*的这本《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主 要研究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有别于精英艺术的特殊性 ,从而为解读民间艺术之美奠定理论基础。本书提出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在审美方式上不同于现代美学 所建构的分离的、对象化的、静观的审美,而是一种 多感官联动的、融入性的审美;民间艺术之美不是高 大玄远之美,而是一种“亲近之美”;在价值取向上 ,它不同于重视新颖性、陌生感的求异性审美,而是 一种重视群体经验的认同性审美;在审美理想方面, 民间造型艺术往往以图案与色彩寓意吉祥为美,民间 表演艺术则崇“奇”尚“乐”,体现了“生命力的高 涨”。本书还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包括文人士大夫艺 术与民间艺术两种基本形态,文人士大夫艺术或体现 儒家美学精神,或体现道家美学精神,民间艺术则主 要体现直接来自本原哲学的“生生”美学精神,这种 美学精神祝福和祝愿生命繁衍不止、生生不息,肯定 和赞美生命健康、强力的状态,偏爱热烈、喜庆、饱 满、丰富等体现生命力高涨感的艺术形象;民间艺术 所体现的“生生”美学精神与儒家美学精神、道家美 学精神一同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三个基本维度。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艺术 民间艺术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