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魏晋南北朝卷-中华图像文化史作者:姚义斌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17904878 定价:198.0 出版时间:2016-06-01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华图像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卷》:魏晋南北朝起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迄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全国统一,前后共计370年。本书用新的学术视野和方法论去重新审绎已经发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像材料的企图。在本书中,我们将尝试着对这一时期的典型图像的不同形态和其所存在的不同场域进行区隔和解码,探讨其传播的源流与途径,以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魏晋南北朝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内容简介
通过中华图像文化史的研究,还原中华民族上万年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和精神历程,启发读者从人类视觉文明的角度来思考图像文化的重要价值。
本书的编著体现了可贵的创见性,在图像的生产场域、自身的构成场域和其社会传播场域所建构的语境中阐释图像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史学研究领域的不足,不仅凸显了图像的文化史学价值,更为今后图像学研究开辟了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学术路径。
魏晋南北朝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目录
目录CONTENTS导 论 001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 001
二、本书的写作思路 005
**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图景 009
**节 分裂的国家版图 010
一、三国鼎立 010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八王之乱” 011
三、五胡十六国和中原板荡 011
四、南北对峙 012
第二节 黑暗的政治现实 014
一、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014
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018目录CONTENTS导 论 001 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 001 二、本书的写作思路 005**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图景 009 **节 分裂的国家版图 010 一、三国鼎立 010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八王之乱” 011 三、五胡十六国和中原板荡 011 四、南北对峙 012 第二节 黑暗的政治现实 014 一、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014 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018 三、政治腐败和生活上的极度腐朽 021 第三节 特殊的魏晋风度 024 一、魏晋风度的观念背景 024 二、魏晋风度的形态表现 025 第四节 密切的文化交流 030 一、区内交流 030 二、域外交流 036 小 结 041?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图像总貌 043 **节 图像的社会形态 044 第二节 图像的形神追求 046 第三节 图像发展的三个阶段 050 一、三国西晋时期 050 二、东晋十六国时期(包括北魏前期) 051 三、南北朝时期 054 第四节 图像的区域化特征 058 第五节 图像的多维向交流 060 小 结 063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图像生产性场域 065 **节 图像的生产主体 066 一、画工 066 二、画师 067 三、画家 068 四、赞助人 069 第二节 图像的创作意图 072 一、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意图分析 072 二、宗教图像的创作意图 074 三、墓葬图像的创作意图分析 080 第三节 图像的技术性形态 084 一、壁画的粉本程序 084 二、画像砖的制作流程 085 三、雕塑的技术考察 089 四、工艺类图像的技术发展 091 小 结 099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图像构成性场域 101 **节 宗教图像的构成场域 102 一、石窟建筑构成文本 102 二、佛教图像文本构成 118 三、道教的图像构成场域 128 四、宗教图像的色彩语言 130 第二节 墓葬图像的构成形态 136 一、墓葬图像构成的区域差异 137 二、传统母题的继承 140 三、新生图像母题 172 第三节 工艺图像的构成形态 184 一、异风昌炽的织品图像 184 二、佛仙交汇的铜镜图像 187 三、异彩纷呈的瓷器图像 189 第四节 绢帛图像的构成形态 192 一、洛神赋图 192 二、女史箴图 196 三、职贡图 203 小 结 211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图像社会性场域 213 **节 图像传播的社会路径 214 一、早期图像的使用环境及其范围的拓展 214 二、佛教图像的传播途径 221 三、南北交融的交流状态 226 四、祆教图像的传播路径 229 五、其他图像的传播路径 231 第二节 图像传播的受众分析 234 一、图像受众的广泛性与复杂性 234 二、图像受众的功利性 236 小 结 238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图像的寓意与象征 241 **节 意识形态的图像表征 242 一、都城选址和城墙构造——政治权力的维护系统 242 二、向心化都城布局——皇权中心的图像语言 244 三、皇帝即佛——皇权维系的观念灌输 246 四、坞堡和庄园——政治权力的基层维持系统 248 第二节 道德维系的图像呈现 252 一、孝子列女图像 252 二、孝子列女的文本参照 255 三、圣君贤臣历史故事图像的消减 257 四、宗教图像的道德维系功能 260 第三节 墓葬图像的象征性符码 264 一、镇墓神兽 264 二、钱纹组合 266 三、羽人神仙 268 小 结 272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图像类型分析 275 **节 宗教图像 276 一、佛教图像—以克孜尔第17 窟为例 276 二、道教图像—以魏文朗造像碑为例 284 三、祆教图像—以史君石椁为例 290 第二节 墓葬图像 300 一、神道图像 300 二、墓室图像—以“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画像砖为例 305 三、西善桥墓葬壁画中“竹林七贤”的性质 306 四、“四神”的重新出现及“列女侧侍”和齐东昏侯 308 五、北齐墓葬壁画中“竹林七贤”的性质 310 第三节 工艺图像 312 一、神兽铜镜 312 二、青瓷莲花尊 316 小 结 319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图像的山水符码 321 **节 山水图像的形态变迁 322 一、东汉以前的山水文本形态 322 二、山水价值转向的玄学促成 325 三、魏晋南北朝的山水文本形态 327 第二节 山水图像的外来元素 332 一、祆教石刻图像中的山水 332 二、佛教图像中的山水 335 第三节 山水图像的世俗形态 338 一、“崇犹尘积”——《女史箴图》中的山水 338 二、“神光离合”——《洛神赋图》中的山水 341 三、崔芬墓中的山石 343 第四节 山水画论的人文形态 346 一、山水画论的哲学内涵 346 二、山水画论的文学基础 348 小 结 351?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图像个案分析 353 **节 顾恺之与《女史箴图》 354 一、顾恺之生平 354 二、张子华的《女史箴》 355 三、《女史箴图》、《女史箴》和《列女图》 356 四、《女史箴图》与时代画风 358 第二节 杨子华与《校书图》 362 一、杨子华与《校书图》 362 二、《校书图》图像志 362 三、《校书图》与北朝家具 364 四、《校书图》与疏体画风 370 第三节 徐显秀墓壁画 372 一、徐显秀墓壁画图像志 372 二、徐显秀墓壁画的图像分析 375 小 结 377结束语 378 参考文献 382 后 记 386信息
艺术 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