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作品40号-(含CD)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作品40号-(含CD)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作品40号-(含CD)

作者:王西麟

开 本:8开

书号ISBN:9787540443818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09-09-0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作品40号-(含CD) 本书特色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作品40号)》:当代华人音乐经典。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作品40号-(含CD) 内容简介

简介   附盘  卓越网、淘宝网有售  第五交响曲名义上纪念鲁迅,以愤懑而压抑的弦乐音团和大提琴的深沉独白开始,是为慢板的**部分。音乐进入快板后,地方戏的伴奏音乐“绕弦”的核心动机加以交响性的多声部的叠加作为动力性的节奏背景,之后是大段落和大篇幅的来自地方戏音乐悲腔的散板式的旋律,加以层层展开推进。上述两个元素加以复调的大量对比和发展,组成交响性和戏剧性的长呼吸的整体布局,是为第二部分。尾声是用少见的倍大提琴的长呼吸的独白,再次深化哀悼和追思的情绪,并有强烈的爆发和沉重的凝思。作品把多声部赋格和多声部卡农大量地长篇幅地结合在一起,而它的音乐语言全部来自于传统的地方戏音乐。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作品40号-(含CD) 目录

王西麟及其作品Wang Xilin and His Works关于王西麟的《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5 of Wang Xilin乐队编制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作品40号-(含CD) 节选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作品40号)》是一部27分钟一气呵成的作品。全曲明显地分为慢板、快板、慢板三个部分:**部分,慢板。乐曲的开端,新颖之感扑面而来,立即使人感到耳目一新,使音乐具有吸引力。这是由于在一个简短的只有一小节的但却很有表现力的艺术性的音型中,或者说是在一个很小的短句中,把12支小提琴齐奏同一个单音(这是传统的旋律写法的思维),与分奏12个半音的音块(这是现代音乐的思维),灵活而出其不意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单音和音块灵活地交替,强弱力度自如地转换,清纯的旋律与膨胀的音块出其不意的地对置,发出时而单纯温柔、时而尖锐膨胀的音响。在这个很有特点的音响背景下,独奏大提琴奏出了突出以小二度和三全音为特征的长线条的旋律,这个“愤懑而压抑的弦乐音团和大提琴的深沉独白”(作曲家语)准确地表达了追思之情。这段音乐又在中提琴、大提琴逐步延伸后,在第44小节完成**主题的表现。由第45小节开始,是抒情而温暖的另一个主题,它不知不觉地进入和展开,层次渐趋加多,就音乐的丰满和戏剧性的紧张程度而言,从第45—82小节,长度几近40小节,逐步酿成了激越的音响,在强烈的持续并达到**个高潮后,突然安静下来并在高音区轻轻地短暂持续,深沉的追思好像向高空飘散。却不料想音乐立即单刀直人地进入对比鲜明的下一部分。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作品40号-(含CD) 作者简介

王西麟,1936年冬生于河南开封,祖籍山西稷山。1949年9月参军,加入解放军十一师文工团,在军中学习手风琴和铜管乐器的演奏,并自学乐理和乐队配器。1955年被保送至中央军委军乐指挥专科学校学习,1957年退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丁善德、刘庄、瞿维、陈铭志。在大学的最后两年,创作了弦乐四重奏(Op.1,1961)和第一交响曲(Op.2,1962)。1962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央广播交响乐团任驻团创作员。
1964年,王西麟因为批评当时的文艺政策而被下放山西,直到1978年才被调回北京,任职于北京歌舞团。《云南音诗》是其大学毕业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18年后才得以问世,引起强烈反响,并于1981年获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创作一等奖。此曲的终曲《火把节》备受听众欢迎,常被单独演出,迄今已在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上演,是国内外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之一。
人生的经历影响王西麟的创作至深。《招魂——为女高音和交响乐队而作的哀歌》(Op.23,1986)是“作者由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招魂》、《天问》所产生的深切感触,表达了依然弥漫至今的似乎来自历史深处的游丝般的哀怨、呼唤和无边的愁苦”(王安国)。而《第三交响曲》(Op.26,1990)虽然是一部无标题作品,却被广泛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篇幅浩大的里程碑式的”的作品。在根据鲁迅小说《铸剑》创作的《黑衣人歌》(Op.28之1,1993)中,仅有的几次演出都由王西麟自己演唱,把它唱得神秘、豪放、潇洒,作曲和演唱把鲁迅这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弥足珍贵的“天然歌词”诠释得淋漓尽致,是中国文学、艺术无与伦比的绝配。《第四交响曲》(Op.38,2000)、《第五交响曲》(Op.40,2001)、《第七交响曲》(Op.51,2007)都是充满了矛盾冲突,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戏剧性和交响性的作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艺术 音乐 理论/欣赏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