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影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电视摄影

电视摄影

作者:陈刚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1163580

定价:32.0

出版时间:2010-09-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视摄影 本书特色

《电视摄影》: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视摄影 内容简介

本书从电视画面、光学镜头、画面构成、摄影用光、摄影角度、固定画面、运动画面和场面调度八个方面分析了电视摄影创作的要求和特点;结合大量的影像实例,从理论和实践技巧两个方面,对电视摄影的创作进行了梳理和规范。
  本书适合有一定图片摄影基础的学生向活动影像创作转型,也可以作为影视艺术等专业学生的通识课教材。

电视摄影 目录

**章 电视画面
 一、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二、电视画面的特性
 三、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四、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第二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一、镜头的光学特性
 二、长焦距镜头
 三、广角镜头
 四、变焦距镜头 
第三章 电视摄影的构成要素
 一、电视摄影的画面构成
 二、电视摄影的声音构成 
第四章 电视摄影的灯光与照明
 一、电视用光概述

电视摄影 节选

《电视摄影》从电视画面、光学镜头、画面构成、摄影用光、摄影角度、固定画面、运动画面和场面调度八个方面分析了电视摄影创作的要求和特点;结合大量的影像实例,从理论和实践技巧两个方面,对电视摄影的创作进行了梳理和规范。《电视摄影》适合有一定图片摄影基础的学生向活动影像创作转型,也可以作为影视艺术等专业学生的通识课教材。

电视摄影 相关资料

插图:总之,这种美学思想把框架所圈入的空间,看成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着眼于框架内形象的经营和布局。框架内形象间的组合排列关系,也往往停留在“一物一喻”或“某物某喻”的线性分析上,重视设计者给什么画面刺激物,观众就产生某种既定的感受。观众的思维和联想,对画面意义的引申和展开,都由于框架的存在而与外部世界脱离。我们把这种认识指导下的画面创作过程,称为封闭式构图。封闭式构图符合传统艺术的审美习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框架的另一种认识是,不再把框架看成一个隔离外界的界限,而是把它看做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向外眺望的窗口。这个窗口内的景物,是整个客观世界的有机成分,与客观世界中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共同处在一个运动中。框架内外的联系是必然的、无条件的。基于这种美学思想的画面构图,重视画内画外的联系,创造“象外之象”;注重画内形象对画外空间的冲击效果;注意运用不完整、不均衡的构图,调动观众对完整形象的联想、补充和想象,画面内的形象元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多中心辐射结构;同时注重声音对画外空间的表现作用。这种美学思想及画面构图特征,集中体现为它更加注重框架内外空间事物的联系。因此,它的思维方式和结构方式是开放的。开放式构图,除强调画面内外的结合,注重向画外空间的拓展外,还注意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引导观众参与画面造型的创作过程,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平衡和美感形式,变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被动接收,为调动各自的生活底蕴去积极思考和发现。开放式构图作为一种艺术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电视技术的发展进步,后者对电视画面造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式构图的出现,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是电视工作者在电视画面造型方面的不断探索、对旧框架结构意识的大胆挑战和对传统美学思想进行的创造性思考和变革。当然,开放式构图和封闭式构图,作为电视画面造型创作中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想,在画面表现上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对电视画面框架结构的这两种美学认识,在电视艺术发展中,将不断发挥各自的优势,完善各自的体系。在具体的电视节目中,这两种创作方法有时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许多电视节目是两种方法兼而有之的混合体。

电视摄影 作者简介

陈刚,1955年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纪录片创作、人类学纪录片和电视摄影。孙振虎,新闻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摄影教研室主任。自1997年开始从事电视创作,主创的纪录片曾先后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艺术 影视艺术 影视制作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