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设计基础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形设计基础

图形设计基础

作者:叶苹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40223934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07-09-0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图形设计基础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图形设计基础教学与方法的创新教材。
书中就图形设计的涵义、类别、方法等基本知识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加以展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原创性。同时,本书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不仅有解决图形形式造型的基础内容,也有强调图形创意的形象思维训练,还对民族图形的借鉴与创新学习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本书内容广泛,不仅适用于图形设计的基础教学,还可作为形式设计基础相关课程的参考书,并适用于设计艺术类不同专业的教学。

图形设计基础 目录

**章 导论
**节 图形的涵义与作用
第二节 图形与形态造型
第三节 图形的形态分类
第二章 图形元素的形式锤炼与拓展
**节 图形元素的涵义与锤炼的意义
第二节 图形元素的采集与锤炼
第三节 图形元素的形式拓展
第四节 图形元素的应用拓展
课题练习与习作(一)
课题练习与习作(二)
第三章 现代图形创意与表现
**节 现代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现代图形创意的思维表现
第三节 现代图形创意的知觉表现
课题练习与习作
第四章 民族图形的继承与创新
**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装饰图形的造型特征和装饰风格
第三节 传统装饰图形的表现风格
第四节 继承与创新的创造原理
第五节 继承与创新的构成方法
课题练习与习作
参考书目

图形设计基础 节选

br />     两个体能相同的人角力移重。甲只拼蛮力,一小时未移动一吨公里,乙选用了
组合成的移重机械,掌握了驾驭技术,一小时移动一百吨公里。
    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角逐市场。甲只注重数量:多投入,多产出,多推销,多
让利,得势一时,难以持久。乙重视产品和技术的设计创新,更注重企业的全面创
新:资本营运市场化和专业化,降低营运成本与风险;开发人力资源,杜绝人力浪
费,用优秀人才加强营销和研发;让先进技术开路,以实用技术做基础,淘汰落后
技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沟通信息化、组织行为规范化、组织监督多
元化;实行生产、设计与营销换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指引生产与设计。乙实现全
面创新之后,只付出超过甲十倍的努力,却获得超过甲百倍的收益。不久,甲无声
无息地退出了市场。
    以上甲乙之别,均属智慧及创新之别。人类文明如果仅靠体能和数量的发展是
走不到今天的,文明进步的史册上处处写满了智慧与创新,而设计正是智慧与创新
的交合。
    想前人之未想,敢为天下之不能为、不愿为和不敢为;用辛勤扫描历史,用周
密透视现实,用真诚发现需求;正视困难和问题,靠勇敢和智慧解决之;把不可能
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完美,靠理想和激情来促成;将烦恼留给自己,让幸福滋润
社会,把真情与和谐赠予未来。这些描述直指设计,使人们更加尊重和关爱设计。
    设计为什么很宽?因为康德“设计”了批判哲学,爱因斯坦“设计”了相对
论,蔡元培“设计”了北京大学,张艺谋“设计”了他自己的电影。不可否认,
设计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如果没有目标、计划、预案、谋略与激情,他们将一事
无成。
    设计也应该很专。
    房屋、道路、桥梁、水库、堤坝、机场、港口等建筑物,都是百年大计,
动工之前都必须有非常专业的建筑设计。
    机械、设备、工具、仪器、仪表、产品等制造物,既是百年大计,还是涉
及社会、经济与民生大计,制造之前也必须有非常专业和精到的制造设计。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几千年来,语言和文字是*重要的传播系统的设
计。在近代社会,印刷成为影响巨大的传播工具。当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其实也是
电视、电脑、互联网、卫星、移动电话等传播媒介的时代。当代传播之符号、声
像、语言、文字、媒介需要更高的科技和更高艺术的专业传播设计。
    流通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需要流通,包括人员、物资、信息、资
金、文化、艺术、科技和能源的流通。这些流通构成城乡生态、国家生态和人类生
态。人体不通则痛、则病、则亡,城乡、国家和人际不通,也会出现困顿、混乱
与衰亡,这些也需要更宏观更综合的专业流通设计。
    以上便是设计业界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四大类专业设计,也是我对无数专业设计
的*新概括。这些深刻影响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专业设计,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
石,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客观历史事实。
    中国曾经是设计大国,这有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作证。中国又是设计的发展中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艺术 设计 设计基础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装饰图案基础     下一篇:京剧名家名段唱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