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江
元末时期的文学家施耐庵先生为后人留下一部长篇章回体巨著——《水浒传》。先生于这部长篇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一大群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中,宋江是一个较为特殊且令人津津乐道的对象。
可以说,在中国这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的土地上,只要提到宋江此人,简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宋江这一形象之所以近千年来能在中国百姓心中扎下深根,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究其原因,大抵得力于施先生笔下的宋江这一形象中的一个重要的性格特征:
宋江,时人称之为“呼保义”,又称“及时雨”,当世之人有了危难,无论天南海北,也无论高低贵贱,但凡找到宋江,宋江必倾尽全力为其解困。
正是因为宋江具有的这种忠厚仁义,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的性格特征,是寻常百姓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千百年来宋江这一形象成了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而在我看来,施耐庵笔下的宋江并没有百姓说的那么传奇也并不是老百姓心中的完美的形象。反而在施先生笔下,宋江是一个性格特征非常复杂,而且让人难以评价的人物。
首先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平凡的人。从外貌上看,宋江其貌不扬。书中多处提到:宋江的“黑矮肥”。而这一形象实在不敢恭维其。他既没有卢俊义的儒将风度,更没有武松的盖世豪情,说白了就长了一张大众脸,实在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物。
虽说人不可貌相,但宋江在其他方面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从社会地位来看,宋江是一个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物。宋江的家庭虽也小有钱财,但也只能在郓城县中做一个刀笔小吏,供人使唤。而后从能力方面来看,宋江也是一个非常平庸之人。他文不出众,武不惊人,且无过人之谋略。
《水浒传》中,宋江曾对自己有过这样的评价:“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和自谦,但却无疑是是宋江能力的真实写照。
那么,究竟宋江在文、武、谋诸等方面处于怎样的地位,我们不妨翻开《水浒传》来探寻一番。
细观小说中,有两个地方集中体现出宋江确实是有些武功的。在第十七回宋江刚出场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由此可见宋江的武学面很广,而在第三十一回中,宋江在向武松介绍孔明、孔亮时说:“因他两个好习枪棒,却是我点拨他些个,以此叫我做师父。”
从上面的话中不难看出,宋江不但具备一定的武功底子,而且在文笔方面也有一定的造就。
当然,可以肯定地说,宋江有一定的文治武功,这是不难想像的。宋江闯荡江湖,后来能成为梁山泊众好汉公认的“老大”,成为一个领袖人物,如果文治武功皆无,那就说不过去了。
不过,综观《水浒传》,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宋江文不及萧让,武难压众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宋江作为梁山领袖人物,每每率领大军东征西讨,在他身上具备一定的韬略谋策,自是不足为奇。不过,宋江的谋略却也平常,实在让人难以推崇。
宋江在指挥战争方面到底谋略如何?我们来看一看宋江自上梁山泊以来指挥的几次大战,便可见一斑。
三打祝家庄,适逢劲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祝家庄不破,最终全靠的是吴用施展“双掌连环计” 取得胜利;救柴进,攻高唐,受困于高廉,凭的是请回公孙胜大破妖法;呼延灼的连环马让宋江损失惨重,幸亏施计赚得徐宁上山并得汤隆打造兵器“钩镰枪”,方才转败为胜;荡青州救孔明收呼延灼则皆归功于智多星吴用谈笑之中定计谋;破华州又是吴用骗得宿太尉“金铃吊挂”使大军得以入城;平芒砀山制服樊瑞妖法及项充、李衮飞刀则全依赖的是道术精通的入云龙公孙胜。
可以看出,宋江在谋略方面也是平平无奇,远远不及梁山军师吴用。
而且《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性格虚伪的人物,甚至可以说他的脸皮还比较厚。
在他与阎婆惜的恩怨中,我们不难看出,宋江仗义疏财,不过是为了收买人心。当阎女无钱葬父时,他毫不犹豫地出资为其解难,这本身应该是宋江一大美德。然而,当貌美如花的阎女以身相许时,宋江却也乐于接受。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宋江既已纳阎女,却又不愿将其迎娶至家中当夫人。就是因为这样,最终酿成悲剧,落得个杀人获罪,流配江州。
宋江能够成为梁山首领,他的威望是在一次次的战役中建立起来的。每次作战他都会抢在前面要亲自带兵,每次晁盖想下山作战他都以“哥哥为山寨之主,未可轻动”一类托词稳住晁盖。而他宋江本人则利用自己所谓的“仁义”,赚得那些单纯善良且一味信奉“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梁山好汉们为其冲锋陷阵,舍死忘生。每次战役,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实质上只是一根抽空了的支柱,也许于稳定军心有用,但其实和战役胜利无关。
而且每一次胜利之后宋江既获钱粮又得将领,真是好不风光!一次次战役的胜利使宋江从刚上山的“恩人”变成了梁山不可或缺的首领统帅,使他一步步架空晁盖坐稳了位置。表面上,他口口声声尊称托塔天王晁盖为大哥,奉若神明,事实上,他早已暗暗地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成了梁山泊实质上的领袖。
而在当宋江半只脚已经踏上了首领的宝座时,他却又再三推脱。
宋江亲口表态要让位于人的至少有三个人:一是卢俊义,二是呼延灼,三是董平。其中“让”得最真诚的是让卢俊义。卢俊义是宋江仰仗军师吴用绞尽脑汁费尽计谋折腾良久才赚上山来的好汉。卢俊义不仅是宋朝一儒将,名震天下,而且还在曾头市一役中活捉了史文恭,报了梁山大仇,还了晁天王的遗愿,所以才有了宋江三让卢俊义这一节。让得最虚假的要算让董平。那时他和卢俊义正分打东平府、东昌府,并有约定,谁先破城便坐镇梁山泊主,在他自己的位置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就先许愿让位于他人,其虚情假意就不言而喻了。金圣叹评水浒中就曾说道:“欺董平乎?欺卢俊义乎?”
当然,无论怎样,在宋江说服降将时言及让位,总是姿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它表明了对降将的尊重和信任,表达的是甘愿把整个山寨交付到降将手里的恳切之情。这样便更加让人感到无法拒绝了。就这样,这些降将们在一片虚情假意之中,只好俯首帖耳,甘受奴役了。
宋江武艺平平,谋略浅薄,但作为领袖,他却有一种普通人难及的本事——能服众的本事。他展现给我们的是招贤纳士的容人之量和技巧。
《水浒传》一书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宋江那一次次地在俘获将领面前“纳头便拜”。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直接记录的就有12人之多,诸如彭圮、凌振、韩滔、呼延灼、项充、李衮、樊瑞、关胜、索超、卢俊义、董平、张清等比比皆是。
宋江面对被俘将领一般会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大声喝退军士,其后是亲手为被俘之人解开绑绳,将其扶入大帐之中或将其扶上正中交椅,随后便是纳头便拜、向其请罪。并再三说明自己并非心甘情愿落草为寇,只是迫不得已,总希望有朝一日被招安,报效朝廷的愿望。那些个被俘的将领们在这样的软攻势之下,于是乎便纷纷心悦诚服,俯首帖耳了。
正如降将呼延灼所说的那样“被擒之人,万死尚轻”。在亲见宋江这些举动之前,他们可能已经设想了自己悲惨的下场,却万万没有想到会受到宋江如此这般的礼遇。于是他们的誓死保节的心理防线在顷刻间便崩溃了,并将宋江当作了知己并愿意为他效命。这就如关胜说的那样“人生世上,君知我报君,友知我报友”。如此,他们都非常甘心地去作宋江的一名马前卒,为之效命疆场。
可以说,在招降这一方面,宋江是做的很成功的,这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揣测非常到位,而这也是他的优点之一
而且宋江不但自己脸皮较厚,他还培养了一批脸皮很厚的说客。宋江善于选择说客来达到收服他人目的。譬如让凌振以前的“战友”彭圮来说服凌振受降;让来自一个队伍而且已先降的彭圮、凌振说服韩滔归服;让项充、李衮说服一同在芒砀山作首领的樊瑞;由呼延灼劝降同为高官且威名远震的关胜,欲降索超则让杨志陪往日相识叙旧。
所有这一切,都是由降将的熟人来做说服工作,宋江自己则在一旁顺水推舟,最终总达到预期目的。我们不得不说,在心理战术上,宋江确实技高一筹,他将脸皮厚的行事作风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但说起宋江的虚伪,我们断不可忘记梁山水泊被招安后那些情节。
宋江早年坐镇梁山水泊,在今天看来,他们是一支非常具有战斗力的农民起义军,他们在黑暗的北宋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只惩贪官,不扰百姓,应该说,他们是一支正义之师。他们的所作所为,令后人传诵,这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宋江却念念不忘招安之举,最终归顺了腐朽的北宋朝庭,甘当朝庭鹰犬,为虎作伥,从此南征北战,替朝庭征剿别的曾经像他们一样奋起反抗腐朽朝庭的农民起义军。北灭田庆,南平方腊。虽说是立下赫赫战功,却已恶名远播。方腊指责宋江“假仁假义”,一点也不为过。
宋江的虚伪性格还体现在他言行不一方面。
《水浒传》一书中曾写到宋江两次残忍的报仇行动。第一次是针对刘高及其妻子。刘高之妻本是宋江从王英手中救下的人,但不曾想被她反咬一口,说宋江就是抢人的贼头,于是刘高把宋江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且将他丢入牢中。向来以仁厚著称的宋江在脱险后展开了一次残酷的报复行动,他纠结燕顺、花荣等人,不仅杀掉了刘高及妻子,还灭了刘高一家老少。
可是,在这件事发生之前,他曾经劝说花荣要宽容地和刘高相处,说什么“冤仇可解不可结”,说什么“隐恶而扬善”。但当他自己受到伤害后,所谓的这些仁义道德在他心目中便不复存在了。
第二次报复是对于黄文炳的。因为黄文炳发现了宋江酒后不慎题在浔阳楼上的反诗,继而识破了宋江装疯卖傻意欲脱罪的伎俩,堪破了戴宗传假文书的计谋,逼得宋江、戴宗二人上了法场,梁山众好汉集体出动,拼尽全力才救下宋戴二人。宋江脱险后全然不顾晁盖“顾全大局”的反对,坚持立刻进城报仇。最终,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斩杀,鸡犬不留。更为残忍处,黄文炳则在李逵手里成了烤肉,其心肝也被做了醒酒汤。
可以说,在中国这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的土地上,只要提到宋江此人,简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宋江这一形象之所以近千年来能在中国百姓心中扎下深根,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究其原因,大抵得力于施先生笔下的宋江这一形象中的一个重要的性格特征:
宋江,时人称之为“呼保义”,又称“及时雨”,当世之人有了危难,无论天南海北,也无论高低贵贱,但凡找到宋江,宋江必倾尽全力为其解困。
正是因为宋江具有的这种忠厚仁义,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的性格特征,是寻常百姓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千百年来宋江这一形象成了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而在我看来,施耐庵笔下的宋江并没有百姓说的那么传奇也并不是老百姓心中的完美的形象。反而在施先生笔下,宋江是一个性格特征非常复杂,而且让人难以评价的人物。
首先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平凡的人。从外貌上看,宋江其貌不扬。书中多处提到:宋江的“黑矮肥”。而这一形象实在不敢恭维其。他既没有卢俊义的儒将风度,更没有武松的盖世豪情,说白了就长了一张大众脸,实在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物。
虽说人不可貌相,但宋江在其他方面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从社会地位来看,宋江是一个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物。宋江的家庭虽也小有钱财,但也只能在郓城县中做一个刀笔小吏,供人使唤。而后从能力方面来看,宋江也是一个非常平庸之人。他文不出众,武不惊人,且无过人之谋略。
《水浒传》中,宋江曾对自己有过这样的评价:“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和自谦,但却无疑是是宋江能力的真实写照。
那么,究竟宋江在文、武、谋诸等方面处于怎样的地位,我们不妨翻开《水浒传》来探寻一番。
细观小说中,有两个地方集中体现出宋江确实是有些武功的。在第十七回宋江刚出场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由此可见宋江的武学面很广,而在第三十一回中,宋江在向武松介绍孔明、孔亮时说:“因他两个好习枪棒,却是我点拨他些个,以此叫我做师父。”
从上面的话中不难看出,宋江不但具备一定的武功底子,而且在文笔方面也有一定的造就。
当然,可以肯定地说,宋江有一定的文治武功,这是不难想像的。宋江闯荡江湖,后来能成为梁山泊众好汉公认的“老大”,成为一个领袖人物,如果文治武功皆无,那就说不过去了。
不过,综观《水浒传》,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宋江文不及萧让,武难压众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宋江作为梁山领袖人物,每每率领大军东征西讨,在他身上具备一定的韬略谋策,自是不足为奇。不过,宋江的谋略却也平常,实在让人难以推崇。
宋江在指挥战争方面到底谋略如何?我们来看一看宋江自上梁山泊以来指挥的几次大战,便可见一斑。
三打祝家庄,适逢劲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祝家庄不破,最终全靠的是吴用施展“双掌连环计” 取得胜利;救柴进,攻高唐,受困于高廉,凭的是请回公孙胜大破妖法;呼延灼的连环马让宋江损失惨重,幸亏施计赚得徐宁上山并得汤隆打造兵器“钩镰枪”,方才转败为胜;荡青州救孔明收呼延灼则皆归功于智多星吴用谈笑之中定计谋;破华州又是吴用骗得宿太尉“金铃吊挂”使大军得以入城;平芒砀山制服樊瑞妖法及项充、李衮飞刀则全依赖的是道术精通的入云龙公孙胜。
可以看出,宋江在谋略方面也是平平无奇,远远不及梁山军师吴用。
而且《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性格虚伪的人物,甚至可以说他的脸皮还比较厚。
在他与阎婆惜的恩怨中,我们不难看出,宋江仗义疏财,不过是为了收买人心。当阎女无钱葬父时,他毫不犹豫地出资为其解难,这本身应该是宋江一大美德。然而,当貌美如花的阎女以身相许时,宋江却也乐于接受。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宋江既已纳阎女,却又不愿将其迎娶至家中当夫人。就是因为这样,最终酿成悲剧,落得个杀人获罪,流配江州。
宋江能够成为梁山首领,他的威望是在一次次的战役中建立起来的。每次作战他都会抢在前面要亲自带兵,每次晁盖想下山作战他都以“哥哥为山寨之主,未可轻动”一类托词稳住晁盖。而他宋江本人则利用自己所谓的“仁义”,赚得那些单纯善良且一味信奉“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梁山好汉们为其冲锋陷阵,舍死忘生。每次战役,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实质上只是一根抽空了的支柱,也许于稳定军心有用,但其实和战役胜利无关。
而且每一次胜利之后宋江既获钱粮又得将领,真是好不风光!一次次战役的胜利使宋江从刚上山的“恩人”变成了梁山不可或缺的首领统帅,使他一步步架空晁盖坐稳了位置。表面上,他口口声声尊称托塔天王晁盖为大哥,奉若神明,事实上,他早已暗暗地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成了梁山泊实质上的领袖。
而在当宋江半只脚已经踏上了首领的宝座时,他却又再三推脱。
宋江亲口表态要让位于人的至少有三个人:一是卢俊义,二是呼延灼,三是董平。其中“让”得最真诚的是让卢俊义。卢俊义是宋江仰仗军师吴用绞尽脑汁费尽计谋折腾良久才赚上山来的好汉。卢俊义不仅是宋朝一儒将,名震天下,而且还在曾头市一役中活捉了史文恭,报了梁山大仇,还了晁天王的遗愿,所以才有了宋江三让卢俊义这一节。让得最虚假的要算让董平。那时他和卢俊义正分打东平府、东昌府,并有约定,谁先破城便坐镇梁山泊主,在他自己的位置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就先许愿让位于他人,其虚情假意就不言而喻了。金圣叹评水浒中就曾说道:“欺董平乎?欺卢俊义乎?”
当然,无论怎样,在宋江说服降将时言及让位,总是姿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它表明了对降将的尊重和信任,表达的是甘愿把整个山寨交付到降将手里的恳切之情。这样便更加让人感到无法拒绝了。就这样,这些降将们在一片虚情假意之中,只好俯首帖耳,甘受奴役了。
宋江武艺平平,谋略浅薄,但作为领袖,他却有一种普通人难及的本事——能服众的本事。他展现给我们的是招贤纳士的容人之量和技巧。
《水浒传》一书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宋江那一次次地在俘获将领面前“纳头便拜”。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直接记录的就有12人之多,诸如彭圮、凌振、韩滔、呼延灼、项充、李衮、樊瑞、关胜、索超、卢俊义、董平、张清等比比皆是。
宋江面对被俘将领一般会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大声喝退军士,其后是亲手为被俘之人解开绑绳,将其扶入大帐之中或将其扶上正中交椅,随后便是纳头便拜、向其请罪。并再三说明自己并非心甘情愿落草为寇,只是迫不得已,总希望有朝一日被招安,报效朝廷的愿望。那些个被俘的将领们在这样的软攻势之下,于是乎便纷纷心悦诚服,俯首帖耳了。
正如降将呼延灼所说的那样“被擒之人,万死尚轻”。在亲见宋江这些举动之前,他们可能已经设想了自己悲惨的下场,却万万没有想到会受到宋江如此这般的礼遇。于是他们的誓死保节的心理防线在顷刻间便崩溃了,并将宋江当作了知己并愿意为他效命。这就如关胜说的那样“人生世上,君知我报君,友知我报友”。如此,他们都非常甘心地去作宋江的一名马前卒,为之效命疆场。
可以说,在招降这一方面,宋江是做的很成功的,这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揣测非常到位,而这也是他的优点之一
而且宋江不但自己脸皮较厚,他还培养了一批脸皮很厚的说客。宋江善于选择说客来达到收服他人目的。譬如让凌振以前的“战友”彭圮来说服凌振受降;让来自一个队伍而且已先降的彭圮、凌振说服韩滔归服;让项充、李衮说服一同在芒砀山作首领的樊瑞;由呼延灼劝降同为高官且威名远震的关胜,欲降索超则让杨志陪往日相识叙旧。
所有这一切,都是由降将的熟人来做说服工作,宋江自己则在一旁顺水推舟,最终总达到预期目的。我们不得不说,在心理战术上,宋江确实技高一筹,他将脸皮厚的行事作风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但说起宋江的虚伪,我们断不可忘记梁山水泊被招安后那些情节。
宋江早年坐镇梁山水泊,在今天看来,他们是一支非常具有战斗力的农民起义军,他们在黑暗的北宋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只惩贪官,不扰百姓,应该说,他们是一支正义之师。他们的所作所为,令后人传诵,这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宋江却念念不忘招安之举,最终归顺了腐朽的北宋朝庭,甘当朝庭鹰犬,为虎作伥,从此南征北战,替朝庭征剿别的曾经像他们一样奋起反抗腐朽朝庭的农民起义军。北灭田庆,南平方腊。虽说是立下赫赫战功,却已恶名远播。方腊指责宋江“假仁假义”,一点也不为过。
宋江的虚伪性格还体现在他言行不一方面。
《水浒传》一书中曾写到宋江两次残忍的报仇行动。第一次是针对刘高及其妻子。刘高之妻本是宋江从王英手中救下的人,但不曾想被她反咬一口,说宋江就是抢人的贼头,于是刘高把宋江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且将他丢入牢中。向来以仁厚著称的宋江在脱险后展开了一次残酷的报复行动,他纠结燕顺、花荣等人,不仅杀掉了刘高及妻子,还灭了刘高一家老少。
可是,在这件事发生之前,他曾经劝说花荣要宽容地和刘高相处,说什么“冤仇可解不可结”,说什么“隐恶而扬善”。但当他自己受到伤害后,所谓的这些仁义道德在他心目中便不复存在了。
第二次报复是对于黄文炳的。因为黄文炳发现了宋江酒后不慎题在浔阳楼上的反诗,继而识破了宋江装疯卖傻意欲脱罪的伎俩,堪破了戴宗传假文书的计谋,逼得宋江、戴宗二人上了法场,梁山众好汉集体出动,拼尽全力才救下宋戴二人。宋江脱险后全然不顾晁盖“顾全大局”的反对,坚持立刻进城报仇。最终,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斩杀,鸡犬不留。更为残忍处,黄文炳则在李逵手里成了烤肉,其心肝也被做了醒酒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