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题
一、谈读书
读书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人谈过。但别人怎么谈,都是别人的感受。我要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浅薄也好,雷同也罢,都是真实的自我。
首先,为什么读书。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目的。对于我,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孤独,二是为了写作。
如果一个人独处静室,什么也不干,该是多么地难熬啊。此时,如果有一本喜欢的书可以读,那么,孤独就会变成一种幸福。一个人沉浸在书中,思绪穿越千古,飘过万里,神交古人,对话天涯,暂时忘却世间的营营,让浮躁的心灵暂得片刻的安宁。当身心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时,名利已不能把它浸染。“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凑累遣,戚谢欢招。”
如果因为没有精力而不能读书,那么,读过的书就成了一种回味,一种思想的酝酿。你可以在假想中和某个大师对话。他会告诉你人生的真谛,指点你的迷津,像拨云雾而见青天。你也可以默诵一首诗,一段话,一篇文,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文字也就成了生命流动的源泉。你也可以和大师辩论,指出他的错误和缺陷,让他服从于你的思想。时间就在这样的假想中流过心灵的荒野,撒下花草的种子,变为一片绿洲。
孤独时也可以去打牌,去下棋,去与朋友玩乐,但曲终人散后,依然会有落寞感。有时我想,浩瀚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太阳。它会不会孤独?其实它不会,因为它本身具备了无穷的能量。这种能量足以滋润万物,更足以强大自己的心灵。只有心灵强大的人才不会孤独。所以,外在的欢乐不是真正的孤独的解药,只能治标不治本。贾岛在《宿山寺》中写道:“绝顶人来少,松高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尝闻。”这个住在绝顶上的高僧,会不会孤独呢?当然不会。因为对佛的虔诚已化为强大的动力,足以让自己达到圆满的境界。所以,他不需要外在的事物,他已把与世隔绝的孤独变为享受。而我们俗世之人,如何来强大内心呢?最佳捷径就是读书!因为文字里有温度,有灵性,有阳光,有花香……
喜欢写作的人,读书的另一目的就是为写而读。在书中获得知识,获得灵感,获得思考的能力。我也不例外,学习别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并从中学到各种文体的写法,然后用之于自己的作文。当思维枯竭时,就去读书,灵感会不知不觉地到来。知识的丰富会让你文思泉涌,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思考能力,让你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来找出最本质的东西,透过表象审视真相,像从平静的深潭里一眼看见水底的沙石。只是这种能力我还非常欠缺,还需要进一步阅读。这也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像数轴上的抛物线,无限地去靠近那个极限,却永远也不能到达。
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下一个问题就是读什么书。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些成功人士会列出一些必读书目,或者哪一类的书。比如名师闫学,她强调老师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这三个方面,你缺什么就补什么。同时,她又强调非经典不读。另一名师陈琴和著名教育家陶继新等人也强调读经典的书。有些人甚至直接开出了必读的书。比如《论语》《道德经》《坛经》,(这三本书分别代表了儒道释三家。)《红楼梦》(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等等。另外,闫学,陈琴等人又强调读有坡度的书。比如陈琴说:“杂志,我也看,那是副食。主食还是这类有挑战程度的书。”其实无论别人怎么提,那也不过是他自己的爱好而已。所以,读什么书,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定。对于我,曾想读大量教育专著,曾想读大量世界名著,曾想背大量唐宋诗词,但终于没有做到,只好随性而至。不过,我也有一个原则,尽量多读诗词,多读名著,多读鲁迅的作品。如果做不到,那就只读诗词。如果连读诗词也做不到,就自我欣赏自己引以为荣的文章。
接下来,你还会遇到一个问题:怎样读书?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方法。鲁迅喜欢跳读,选择对自己最有用的来读。有人喜欢精读,读深读透。《弟子规》中强调这本书读不完,就不要读别的书。“此未终,彼勿起。”有人恰恰相反,喜欢同时读好几本书。苏轼强调先把某一类的书攻破,再去读其他类的书。又有好多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就喜欢边读边做笔记。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是,他们的做法只能给我们提供借鉴。我们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有句话说:“多读书,读好书,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我自知自己才疏学浅,不能读深读透,于是就一边践行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一边“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写出来,不仅是对读书的一次整理,也可以避免一段时间后忘得一干二净。因为重读读后感,也是对所读书籍的一次重温。
读书是有境界的。作家蒋子龙说:“读好书如遭遇一场恋爱。”闫学说:“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古人说:“养性莫若修身,至高无如读书。”对于我,却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即。既然达不到至高境界,只好退而求其次。利用零碎时间读书就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比如,课间几分钟,我常常拿起学生的一本书,看上一会。枕头下天天放一本书,偶尔看一会。有时想起某个问题,也从书上找一找。偶然有精力时就多看一会。虽然做不到像呼吸一样自然,但至少每天读那么一点。有人每天为自己定下一定的数量,我却做不到,别人的境界我也只能望尘莫及了。不过,我想,只要读着,就是一种境界,哪怕每天只读一页。
所以,读书,不必去学他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爱好,马上行动起来,并坚持不懈,才是最重要的。
二、厚积而薄发
世界上有没有一本书,让人读过之后就能获得无穷智慧呢?如果有,那你绝不可能只读一遍。传说中有某人得到一本神话般的兵书后就成了天下无敌的军事家的故事。武打电视剧里也有什么武林秘籍一类的书,像葵花宝典、辟邪剑谱等,得到的人即可练成天下第一。但却没听说只读哪一本书就能成为名家。比如,只读《论语》,能成思想家吗?只读《红楼梦》能成小说家吗?只读《孙子兵法》能成军事家吗?注意,我说的是“只”,而不是读过好多书之后,再对某本书进行精读。所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是凭三分钟的热度就能一蹴而就的。
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就是大量阅读,“约取”可以理解为取其精华。“厚积”是坚持不懈,长期积累。“薄发”是一点一点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这句话强调了读书的两个重点:大量阅读和取其精华。其实,何止苏轼,很多成名人物都强调过。因为他们都经历了这个过程。比如庄子就说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世人好像也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往往做起来又背道而驰。例如我们的学生,一学期就学那么二三十篇课文,却期望他们能考一个好成绩,能有很强的阅读能力,有很高的写作能力等等。这和只让他们读一本书从而获得无穷智慧有什么区别呢?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结果当然也不尽其意。好多有志之士已经开始践行海量阅读了。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效仿的榜样。“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量变,也就没有质变。
一个有志于写作的人,能否不读书或读少量的书就成为大作家呢?这样的例子恐怕现在还没有,至于将来有没有,谁也不知道。不读书,也许能写出作品,但很难写出既有深刻意义又文辞优美的作品。因为没有人不通过学习就能成为天才。
“书”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作者写出来的书或文章,既有印刷出来的纸书,也有网上的。二、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三、人自身的经历。真正有内涵的作者,不仅阅读了大量写出来的书,而且洞察了自然和社会,并且自身经历丰富。这三点相互融合,然后才能达到“厚积”。
真正会读书的人,不在“博观”而在“约取”。所谓的“约取”不仅仅是少取,更重要的是取其精华,然后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融合进去,完成一个创新的过程,从而在自身的能量上提高一个台阶。或者说通过读书而获得智慧。一本书尽管很厚,也许可取的并不太多,这就需要取舍。取对自己最有用的。“取”和吃饭不一样。吃饭需要摄取身体最缺少的能量。而读书则应该摄取自己最占优势的能量,让优势更加扩大,集中一点进行突破,要重点进攻而不是全面进攻,更不是查缺补漏。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读一类书。你可以博览群书,但要有重点的摄取。所谓“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发”是厚积之后的运用,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之后再用之于实践。“厚积”就一定能“薄发”吗?不一定。比如熟读兵书的赵括和马谡,不仅未能“发”好,而且身首异处。因为他们的“厚积”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地步,没有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只学知识,而没有创新。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背诵了很多诗,或者说读了很多书,却没有什么用处。这样的读和不读有什么差别呢?我们也常看到,有些人也读了很多书,谈起来头头是道。但他们仅仅是在谈别人的东西,却没有自己的见解。这也就是没有把知识变为智慧的结果。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人说,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钻出来。“读进去”是读深读透的过程,“钻出来”是结合自己的实际融会贯通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是“发”的前提。
“发”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在一张试卷上考出好成绩,是“发”。作家通过读书和生活阅历写出好的作品,是“发”。做官的根据当地实际找出让老百姓富裕的路子也是“发”。等等。至于我,通过阅读和积累,锻炼出自己的思考能力,然后写出自己较满意的文章,就是我的“发”。
“发”也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步登天。“发”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厚积”。所以,当你写文章的时候,不要想着:我要写一篇千古名文。只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就行了,至于是否是名文,是否能流传千古,那是读者和后人的事。就是王勃,当年写《滕王阁序》时,也不一定能想到要写一篇流芳百世的文章。他不过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真实地写出来而已。所以真情的流露是“发”的关键,无病呻吟是“发”的大忌。
读书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人谈过。但别人怎么谈,都是别人的感受。我要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浅薄也好,雷同也罢,都是真实的自我。
首先,为什么读书。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目的。对于我,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孤独,二是为了写作。
如果一个人独处静室,什么也不干,该是多么地难熬啊。此时,如果有一本喜欢的书可以读,那么,孤独就会变成一种幸福。一个人沉浸在书中,思绪穿越千古,飘过万里,神交古人,对话天涯,暂时忘却世间的营营,让浮躁的心灵暂得片刻的安宁。当身心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时,名利已不能把它浸染。“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凑累遣,戚谢欢招。”
如果因为没有精力而不能读书,那么,读过的书就成了一种回味,一种思想的酝酿。你可以在假想中和某个大师对话。他会告诉你人生的真谛,指点你的迷津,像拨云雾而见青天。你也可以默诵一首诗,一段话,一篇文,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文字也就成了生命流动的源泉。你也可以和大师辩论,指出他的错误和缺陷,让他服从于你的思想。时间就在这样的假想中流过心灵的荒野,撒下花草的种子,变为一片绿洲。
孤独时也可以去打牌,去下棋,去与朋友玩乐,但曲终人散后,依然会有落寞感。有时我想,浩瀚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太阳。它会不会孤独?其实它不会,因为它本身具备了无穷的能量。这种能量足以滋润万物,更足以强大自己的心灵。只有心灵强大的人才不会孤独。所以,外在的欢乐不是真正的孤独的解药,只能治标不治本。贾岛在《宿山寺》中写道:“绝顶人来少,松高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尝闻。”这个住在绝顶上的高僧,会不会孤独呢?当然不会。因为对佛的虔诚已化为强大的动力,足以让自己达到圆满的境界。所以,他不需要外在的事物,他已把与世隔绝的孤独变为享受。而我们俗世之人,如何来强大内心呢?最佳捷径就是读书!因为文字里有温度,有灵性,有阳光,有花香……
喜欢写作的人,读书的另一目的就是为写而读。在书中获得知识,获得灵感,获得思考的能力。我也不例外,学习别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并从中学到各种文体的写法,然后用之于自己的作文。当思维枯竭时,就去读书,灵感会不知不觉地到来。知识的丰富会让你文思泉涌,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思考能力,让你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来找出最本质的东西,透过表象审视真相,像从平静的深潭里一眼看见水底的沙石。只是这种能力我还非常欠缺,还需要进一步阅读。这也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像数轴上的抛物线,无限地去靠近那个极限,却永远也不能到达。
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下一个问题就是读什么书。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些成功人士会列出一些必读书目,或者哪一类的书。比如名师闫学,她强调老师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这三个方面,你缺什么就补什么。同时,她又强调非经典不读。另一名师陈琴和著名教育家陶继新等人也强调读经典的书。有些人甚至直接开出了必读的书。比如《论语》《道德经》《坛经》,(这三本书分别代表了儒道释三家。)《红楼梦》(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等等。另外,闫学,陈琴等人又强调读有坡度的书。比如陈琴说:“杂志,我也看,那是副食。主食还是这类有挑战程度的书。”其实无论别人怎么提,那也不过是他自己的爱好而已。所以,读什么书,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定。对于我,曾想读大量教育专著,曾想读大量世界名著,曾想背大量唐宋诗词,但终于没有做到,只好随性而至。不过,我也有一个原则,尽量多读诗词,多读名著,多读鲁迅的作品。如果做不到,那就只读诗词。如果连读诗词也做不到,就自我欣赏自己引以为荣的文章。
接下来,你还会遇到一个问题:怎样读书?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方法。鲁迅喜欢跳读,选择对自己最有用的来读。有人喜欢精读,读深读透。《弟子规》中强调这本书读不完,就不要读别的书。“此未终,彼勿起。”有人恰恰相反,喜欢同时读好几本书。苏轼强调先把某一类的书攻破,再去读其他类的书。又有好多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就喜欢边读边做笔记。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是,他们的做法只能给我们提供借鉴。我们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有句话说:“多读书,读好书,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我自知自己才疏学浅,不能读深读透,于是就一边践行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一边“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写出来,不仅是对读书的一次整理,也可以避免一段时间后忘得一干二净。因为重读读后感,也是对所读书籍的一次重温。
读书是有境界的。作家蒋子龙说:“读好书如遭遇一场恋爱。”闫学说:“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古人说:“养性莫若修身,至高无如读书。”对于我,却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即。既然达不到至高境界,只好退而求其次。利用零碎时间读书就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比如,课间几分钟,我常常拿起学生的一本书,看上一会。枕头下天天放一本书,偶尔看一会。有时想起某个问题,也从书上找一找。偶然有精力时就多看一会。虽然做不到像呼吸一样自然,但至少每天读那么一点。有人每天为自己定下一定的数量,我却做不到,别人的境界我也只能望尘莫及了。不过,我想,只要读着,就是一种境界,哪怕每天只读一页。
所以,读书,不必去学他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爱好,马上行动起来,并坚持不懈,才是最重要的。
二、厚积而薄发
世界上有没有一本书,让人读过之后就能获得无穷智慧呢?如果有,那你绝不可能只读一遍。传说中有某人得到一本神话般的兵书后就成了天下无敌的军事家的故事。武打电视剧里也有什么武林秘籍一类的书,像葵花宝典、辟邪剑谱等,得到的人即可练成天下第一。但却没听说只读哪一本书就能成为名家。比如,只读《论语》,能成思想家吗?只读《红楼梦》能成小说家吗?只读《孙子兵法》能成军事家吗?注意,我说的是“只”,而不是读过好多书之后,再对某本书进行精读。所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是凭三分钟的热度就能一蹴而就的。
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就是大量阅读,“约取”可以理解为取其精华。“厚积”是坚持不懈,长期积累。“薄发”是一点一点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这句话强调了读书的两个重点:大量阅读和取其精华。其实,何止苏轼,很多成名人物都强调过。因为他们都经历了这个过程。比如庄子就说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世人好像也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往往做起来又背道而驰。例如我们的学生,一学期就学那么二三十篇课文,却期望他们能考一个好成绩,能有很强的阅读能力,有很高的写作能力等等。这和只让他们读一本书从而获得无穷智慧有什么区别呢?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结果当然也不尽其意。好多有志之士已经开始践行海量阅读了。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效仿的榜样。“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量变,也就没有质变。
一个有志于写作的人,能否不读书或读少量的书就成为大作家呢?这样的例子恐怕现在还没有,至于将来有没有,谁也不知道。不读书,也许能写出作品,但很难写出既有深刻意义又文辞优美的作品。因为没有人不通过学习就能成为天才。
“书”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作者写出来的书或文章,既有印刷出来的纸书,也有网上的。二、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三、人自身的经历。真正有内涵的作者,不仅阅读了大量写出来的书,而且洞察了自然和社会,并且自身经历丰富。这三点相互融合,然后才能达到“厚积”。
真正会读书的人,不在“博观”而在“约取”。所谓的“约取”不仅仅是少取,更重要的是取其精华,然后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融合进去,完成一个创新的过程,从而在自身的能量上提高一个台阶。或者说通过读书而获得智慧。一本书尽管很厚,也许可取的并不太多,这就需要取舍。取对自己最有用的。“取”和吃饭不一样。吃饭需要摄取身体最缺少的能量。而读书则应该摄取自己最占优势的能量,让优势更加扩大,集中一点进行突破,要重点进攻而不是全面进攻,更不是查缺补漏。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读一类书。你可以博览群书,但要有重点的摄取。所谓“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发”是厚积之后的运用,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之后再用之于实践。“厚积”就一定能“薄发”吗?不一定。比如熟读兵书的赵括和马谡,不仅未能“发”好,而且身首异处。因为他们的“厚积”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地步,没有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只学知识,而没有创新。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背诵了很多诗,或者说读了很多书,却没有什么用处。这样的读和不读有什么差别呢?我们也常看到,有些人也读了很多书,谈起来头头是道。但他们仅仅是在谈别人的东西,却没有自己的见解。这也就是没有把知识变为智慧的结果。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人说,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钻出来。“读进去”是读深读透的过程,“钻出来”是结合自己的实际融会贯通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是“发”的前提。
“发”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在一张试卷上考出好成绩,是“发”。作家通过读书和生活阅历写出好的作品,是“发”。做官的根据当地实际找出让老百姓富裕的路子也是“发”。等等。至于我,通过阅读和积累,锻炼出自己的思考能力,然后写出自己较满意的文章,就是我的“发”。
“发”也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步登天。“发”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厚积”。所以,当你写文章的时候,不要想着:我要写一篇千古名文。只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就行了,至于是否是名文,是否能流传千古,那是读者和后人的事。就是王勃,当年写《滕王阁序》时,也不一定能想到要写一篇流芳百世的文章。他不过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真实地写出来而已。所以真情的流露是“发”的关键,无病呻吟是“发”的大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