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风”

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中三年级作文/2016-10-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一个家庭的风气正不正,不仅关系家族荣辱兴衰、家庭幸福与否,还直接关系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不绝于此,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家庭既是生活之所,更是修身之所,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教育之风才能直升青云,社会教育才有源源不断的推动者与建设者。反之,子女教育缺失、亲人情感淡漠,致使家风不正、家教不兴,只将镂空社会教育,乃至轰然崩塌。
      古往今来,因家风纯正、进取有为而被广为称赞的名人不胜枚举。“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陆游直到八十岁仍在增补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给其后人留下了十六字箴言;“自强好学、一心为民”,这简单的几个字,就是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代代传承的好家风。
      然而,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分数可以令莘莘学子步入“象牙塔”,而能力却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通行证”,并由此激发了“虎妈”等家庭教育角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但这心愿催生的不家风足以让人汗颜,现实中“虎妈”、“鹰爸”轮番上阵,频频施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成“榆木疙瘩”,只知道等待和索取,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育也就变成了学生的悲哀,要么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要么缺乏创新、缺乏主见,死板僵硬;要么不敢想,不敢做,唯唯诺诺。
      教育急不得,成长无捷径,教育的雏形塑造于家风。良好的家风,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浸润学田土壤、净化教育风气,增强学生自信,涵养中国教育的精气神。
上一篇:一剪梅     下一篇: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