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写句子。1.蜜蜂飞来飞去。(采用比喻句的形式扩句)2.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缩句)3.看到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我-六年级语文
(2)人称的变化:
①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老师对我说:“把你的作业本拿来我看看。”
改:老师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本拿给她看看。
②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③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考点名称:缩写句子
- 缩写句子:
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原句比缩后句子内容要丰富、具体,但缩后句子比原句简练、概括,这种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的主要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也可以做为检验较复杂的句子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
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如“哥哥的发型很漂亮”。应该缩写成“发型漂亮”。如果缩写成“哥哥漂亮”。就错了,因为它改变句子的原意。
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如“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应缩写成“他讲述了经过。”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都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但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该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4.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平静的水面霎时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可以缩写成“水面漾起了波纹”。再如“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可以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缩写句子的步骤:
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意。
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
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缩句的主要方法: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着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缩写句子的技巧:
1.“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2.“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3.“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4.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5.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考点名称:病句辨析
- 病句辨析:
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
修改病句时要准确使用修改符号对症修改,不能改变句子意思,修改后要认真检查。 - 病句的常见类型:
(1) 搭配不当: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2) 前后矛盾: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
(3) 成分残缺:公园里开满了。
(4) 用词不当:班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反应给老师。
(5) 重复啰嗦:他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6) 词序颠倒:两个新旧社会,真是天壤之别。
(7) 指代不明:小刚和小华一起做作业时,他不小心把他撞了一 下。
(8) 大小概念并列:南京是我国六大古都。
(9)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10) 归类不当:农贸市场有西瓜、白菜等水果。
(11) 一个动词两个宾语:昨天上午,他戴着一顶帽子和一件大 衣出门了。
(12) 不合情理:农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收麦子。
(13) 褒贬不分:他们几个勾结合作,打击了犯罪分子。
(14) 比喻不当:万里长城像一条长蛇。 修改病句的符号及作用: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
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修改病句方法: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1、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2、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3、改,对证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4、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考点名称:修辞方法
- 小学阶段的比喻手法:
1、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喻。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似的等。
例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其中月亮是本体,小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2、拟人: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
例如:一路上,花儿一直对我微笑。
3、夸张: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叫夸张。
例如:这间小屋连个人都站不下。
4、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叫对偶。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如:在这里我见了最蓝的天空、最白的云朵、最伟大的奇观……
6、反问:就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语气表否定,否定语气表肯定。
例如: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7、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例如:对面走来的是谁?正是我们敬爱的班主任老师。
8、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
例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9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己的文章里。
10、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11、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12、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13、通感:五官功能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 - 不同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设问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