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韩少华窗帘,低垂着。每面镜子里,都映出一个正在描眉理鬓的姑娘。多么寂静静,就连让女伴帮助自己顺一顺背后的飘带,都只用轻悄悄的转身当作无言的请求。镜台上的小灯,-高二语文
题文
序 曲 |
窗帘,低垂着。 每面镜子里,都映出一个正在描眉理鬓的姑娘。多么寂静静,就连让女伴帮助自己顺一顺背后的飘带,都只用轻悄悄的转身当作无言的请求。 镜台上的小灯,一盏,又一盏地熄灭着。姑娘们轻提着长裙,走了出去。一阵调试琴弦的声音乘空儿飘进门来。 只剩下一个姑娘了。她承担了这里所有的肃静与严峻。 望着镜子里的那个少女,她想:等序曲奏起来,蓝蒙蒙的灯光向舞台洒下深沉的夜色,那时候,就是你,将要变成那个在人们心里活了千百年的精灵了。而你,刚刚毕业,就在这部壮丽的舞剧里担当这么有分量的角色。今天,首次公演,你究竟能不能……听说三场都客满了,天不亮,观众就排票来了。他们捧出了满把热腾腾的汗珠子献给生活;你呢,你为他们,到底能奉献出什么? 姑娘站了起来,手臂在空中划了一条弧线。天哪,这么僵,没有诗意。望着镜子,她,慌了……怎么?镜子里,镜子里怎么有一位长者的笑容?噢--,她转过身来:“院长!” 院长,须发斑白,是这部舞剧的导演。老人家望了望姑娘的眼睛。问道:“慌吗?” “慌。” 院长笑了,说:“艺术这东西,是老老实实的。不要指望什么意外的灵感;但它从不专亏负苦心人。” 老人家端详着她,随手拿起眉笔,把她的双眉略略描长了一些,眉梢,描得微微扬起,这立即给她添上了温柔;也突出了倔强。 放下眉笔,院长伸过手来说:“祝你成功,孩子。” 姑娘伸着手,伸着,竟忘记了送送老人家…… 她转回身去,再扬起手臂,划了个圆弧,柔和多了;身子作了个的回旋,裙边漾了起来,飘飘欲举,宛如立在水中的白莲。明月,微风,那白莲在波光里摇曳……她望着,笑了。随后却又猛地收敛了笑容:这衣裙,多好;这一双长眉,多好;我的同台伙伴,乐队,还有这满台的山色月光,都多好啊,而我,错半拍,可就…… 铃声响了。她怀着不安,进了大排练厅。女伴们围拢来,帮她弄好长裙的折纹,插紧头饰。此刻,院长也到了这边,递给她一张洁白的信笺。她把信笺展开—— 我们这两行排队买票的同志,推我当个代表,跟你谈谈心。 我们不是演员,可是都明白,一个人,一辈子头一回正式执行任务,是怎么个心情。你明天第一场公演,这当口儿,可得帮你加大油门儿。这不,我们作了个决议:给你写封信。写什么呢?我刚才讲了自己头趟开车的事。大家说:就写它。那我就说说。 我是个捡煤核儿的苦丫头。解放了,当了全市第一批公共汽车女司机。头趟正式跑车,一上司机座,连哪根操纵杆儿是管什么都忘了。正心慌呢,“登、登、登”,上来一伙子刚下夜班的工人,瞅着我,真乐。有个大眼睛的姑娘,递过粗拉拉的大手来,说:“你好哇,司机大姐!”嗬,这个姑娘好大的手劲儿。 车满了。我定了定神儿,心想:背后都是些多好的人哪,你得好好开。 瞧,就这么开的头儿。你呢?要是也慌了,就想:台下没外人,那里头,不是还有个捡过煤核的苦丫头吗。这么一想,就准不慌了。 她看着想着,不知过了多长,院长又把观众送来的一大束玫瑰放在了她的怀里。花心儿含着水滴,透明,清亮,好像凝聚了一夜的露珠儿,在黎明的微光里闪烁。 她选了一朵最红最大的玫瑰,摘下来,轻轻地插在老人家胸前的小口袋里;又一朵一朵地摘着,给女伴们戴在头上,然后,摘下一朵最小的,簪在了自己的鬓边。这朵小玫瑰,头,略低着,仿佛带了几分羞涩,含着泪珠儿,悄悄地微笑了。 随着女伴们,她来到了侧幕旁边。 序曲响了。一串串看不见的音符飞荡着。烟水茫茫的幻境从夜色深处显现出来。月光里弥漫着玫瑰的香气。多么浓郁啊。 这浓郁的芳香,把无边的大气充实得这么深沉,这么厚重,简直给那幽兰如水的月光都增大了浮力。她明白:一切努力向上的,无论是心灵,还是身体,在这样芳香的空间,都任凭飞跃。 序曲将终。大幕开了。踏进这芬芳的月色,她,展开了双臂,朝着梦想的高度,飞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A、开头借助窗帘“低垂”,渲染一种寂静沉郁的气氛,主要表现包括“她”在内的所有演职人员准备演出的认真心理。 B、“她”刚刚毕业,就要主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面对认真而有很大期待的观众,她有些信心不足,压力很大。 C、院长非常理解“她”,并用“不要指望意外的灵感,但它从不亏负苦心人”这样的语言鼓励“她”,这让“她”充满了自信。 D、优秀的观众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总是积极参与,热情帮助,文中所写的观众代表给“她”写信鼓励就是生动的事例。 E、“天哪,这么僵,没有诗意”、“而我,错半拍,可就……”以及“头,略低着”,这些细节都表现出她内心的不自信。 (2)小说中的“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观众来信,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以“序曲”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BD (2)①好强,渴盼成功但又害怕失败; ②完美,追求完美但又缺乏自信; ③有责任感,心系观众但又缺乏勇气; ④热情认真,终于走向成功。(答出3点,意对即可) (3)观众来信是为了说明“女司机“当时正是有了乘客的支持才让她“头趟开车”时迈过心灵之坎,借助对观众来信这个情节的叙述,表现出热情的观众们对女主人公的宽慰和嘱托,帮助 “女主人公”能克服心理劣势,为“她”走出沉郁(焦虑)铺垫;这样写丰富文章内容,推动了情节发展,深化了文章主旨。(意对即可) (4)①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序曲”,既指“她”要演奏的“序曲”,也指人们“第一次”做事,情节围绕“她”第一次担当重要角色和院长、观众对“她”宽慰鼓励来写,既突出了“她”内心的焦虑不安,也突出了这些宽慰鼓励的巨大意义。全文暗寓这样的道理: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我们充满自信,相互理解,我们就能把事情做好。 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人们“第一次“做事的不自信,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她”面对“序曲”的“焦虑”,正是人们面对“第一件事”时共有的心态。观众的现身说法,更加突出了这种心态的普遍性,使人物形象更加典型。 ③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序曲”,既指“她”要演奏的“序曲”,也指人们“第一次”做事,情节围绕“她”第一次担当重要角色和院长、观众对“她”宽慰鼓励来写,虚实结构,层次清晰,结构紧凑。(意对即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序曲韩少华窗帘,低垂着。每面镜子里,都映出一个正在描眉理鬓的..”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黄裳①浅识黄永玉②黄裳生于1919年,这是开不得玩笑的时代,意识和过日子的方式全世界都在认真的估价。“生和死,这真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这样说;“剥削和被剥削”,十月革命这样-高二语文
下一篇:创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一些“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口号在企业中响起。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他们也受到企业的青睐。你到底是不是一名创造性人才?创造性-高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