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假定电动汽车跟其他汽油车相比,除了低噪音、更有利于环保之外,其他性能都是一样的,那么,你打算何时买电动汽车呢?对这个总的回答是,将最大可能地揭示-高二语文
题文
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 |
假定电动汽车跟其他汽油车相比,除了低噪音、更有利于环保之外,其他性能都是一样的,那么,你打算何时买电动汽车呢?对这个总的回答是,将最大可能地揭示出你与“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的关系。所谓“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是为了解释人们对于新型产品的接受情况而提出的一个模型。如果你的答案是“直到最后时刻,我才会买”,你很可能是新科技比较慢的接受者,我们称你为“落后者”。如果是“当我看到电动汽车已经显现出自己的优势并且已经有足够多的服务站时,我就会买”,你可能是新科技比较中间的接受者,我们称你为“早期大众”。如果是“直到大多数人都把汽油车换成电动汽车,我才会买”,你可能更像一个追随者,属“晚期大众”的一员。如果你想成为你们小区中第一个拥有电动汽车的人。那么你更倾向于是一个“创新者”或者“早期使用者”。 当我们首次接触一些新型产品,而这些产品却需要我们改变现有的行为方式或者改进现在所信任并依赖的其他产品和服务时,我们对这种新型技术采纳的态度就变得很有意义。这些产品非常容易使我们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我们称其为“不连续性创新”,而与它相对的“连续性创新”,则是指产品不需要我们改变行为方式的正常升级。 比如,当佳洁士承诺让你的牙齿更美白时,你仍然使用相同的牙刷,采用相同的方式,刷洗相同的牙齿。同样,当戴尔最新款电脑承诺处理器速度更快、内存空间更大时,或者当索尼承诺让你拥有更清晰、更明亮的电视画面时,所有这一切,并不需要改变你自己原来的行为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索尼生产一台完整的高清晰度电视,那将与现在的播放标准相冲突,它将要求你去重新适应调频电视的专门开关,你必须改变原来观看电视的方式。 同样,如果福特新款车现在消耗电而不是汽油,如果新款牙膏变成了漱口水,而不再需要牙刷,那么你便接触了不符合现有供给基础设施的产品。这就需要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和已有的基础设施发生一些显著变化,才能与这些新技术相配合。 “连续性创新”和“不连续性创新”之不同就在于是否需要消费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改变。比如在微波炉快餐基础上出现的简单的即食便餐,尽管需要更大容积的冰柜来冷藏食物,但不再需要购买一台新的微波炉来加热。这表明,关于消费者对于现实生活行为方式发生变化的接受能力,将会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所有的商家迟早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只有这样,商家才能依靠高科技产业获利。/ 高科技产业公司不仅非常频繁地进行不连续性创新,而且对此他们有信心占据完全的优势。因此从一开始,高科技产业公司就需要一个市场营销模型来有效地处理此种新产品的市场投放问题。“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的建立,对于整个部门如何制定场市营销的策略具有关键意义。(选自《跨越鸿沟》,有删节) 1.下列关于“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模型,研究这个模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B.“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不只是对“不连续性创新”有意义,对“连续性创新”也有意义。 C.“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能催生一个市场营销模式,用来衡量产品的科技含量。 D.“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这个模型中包含的不同类型的人,其接受新型产品的能力是不同的。 2.下列关于“连续性创新”和“不连续性创新”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佳洁士承诺能让你的牙齿更加美白,戴尔最新款电脑承诺处理器速度更快、内存空间更大。(“连续性创新”) B.福特新款车现在消耗电而不是汽油,新款牙膏变成了漱口水。(“不连续性创新”) C.简单的不需要加热的即食便餐,尽管需要更大容积的冰柜来冷藏食物,但并不需要购买一台新的微波炉来加热。 (“连续性创新”) D.索尼改变接收标准,由模拟到数字,让你重新适应调频电视的专门开关,拥有更清晰、更明亮的电视画面。(“不连续性创新”) 3.以下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
A.“不连续性创新”的产品,不需要消费者改变观念,只需要改变原来供给的基础设施。 B.“连续性创新”和“不连续性创新”都立足于原有基础,前者呈现跳跃式发展态势,后者则呈现衔接式发展态势。 C.早期使用者在对待新型产品方面,只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却很少关注产品的实用性。 D.尽管晚期大众对新型产品的接受能力较低,但争取到他们的认可也是商家市场营销模式中的重要环节。 |
答案
1.C 2.C 3.D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假定电动汽车跟其他汽油车相比,除了低噪音、..”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向往平民郭翠华①纳兰性德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爱妻朝夕相处,有朋友经常往来,坐看花开花落,闲观云卷云舒。这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生活,是纳兰性德至死都不曾瞑目-高二语文
下一篇:父亲的嘱托杨逸“爸,我不去念了。”我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广州找弟弟去……”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你别瞎操心,我有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呢?眼看就要开学了,学费还没凑够一-高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