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孩子们淡墨久违了,故乡的孩子们。乍一见到他们,竟然会让我感觉到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看看他们那不太富裕的衣着和生活,我不禁有些心疼。他们住的地方,山高坡陡,红土-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故乡的孩子们
淡 墨 

  久违了,故乡的孩子们。
  乍一见到他们,竟然会让我感觉到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看看他们那不太富裕的衣着和生活,我不禁有些心疼。他们住的地方,山高坡陡,红土筑成的房子,在大山的压抑下显得低矮得很,简陋得关不住高原上流浪的风。他们一出门,不是引着一窝鸡,就是领着一群山羊……
  太阳落山了,才见他们从崎岖的山路上放学归来,跟随他们那有些蹒跚的步履,只有奢侈的金色夕阳在他们的书包上不断地摇晃。
  山里的孩子懂事早,他们已经知道为父母分忧了。下学回家后,不是砍猪草就是往牛厩里添料,有的还要熬汤药侍奉因风湿而卧床不起的父亲……早春的寒意像切入肌骨的贫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冷。
  那天,我独自一个人在山旮旯里蹲了很久很久,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个跟在牛屁股后头的孩子。读故乡的孩子,就像读一本思想深奥的书,我细细地品味这人生。
  故乡的孩子,憨憨的,像他们身后的大山。故乡的孩子,实实在在的,像他们脚下的土地。他们是还没有被现代文明的矫情打扮过的花朵,你看,那红朴朴的脸蛋上,仍然留有山里孩子特有的、未能洗去的垢尘。  
  他们的生,他们的长,随意得很,粗放得很,用不着他们的妈妈每月花2500元的高薪去雇“月嫂”,也不吃牛初乳和多美滋、雅士利婴幼儿配方奶粉。说真的,或许他们的妈妈正在地里劳作的时候,那羊水就来了。他们的生长倒有点像一粒随风落地的松籽,毅然决然地就从大地上长出一棵小苗苗来了。他们一旦站起来,就会像高山上的松树一样站成一种独特的风景,要去迎接风雨,去经历磨难,去品尝艰辛。山里的人生,大山一样陡峭,生命只有在石缝的挤压中顽强的生长,一年又一年他们在石缝里长出盘紧生存的根。
  故乡的攀枝花啊,年年都要烧红他们的希望!
  城里的孩子,那是在糖水里泡大的。故乡的孩子却节俭得很,那枚一圆钱的硬币(那是妈妈用鸡蛋换来的),在他们的手中都捏得发烫了,还舍不得用它去换点糖果吃。渴了,就顺手在自家地里拔个萝卜,用手抹抹泥,嘎嘣就是一口,那劲头,真比吃进口的红富士还要脆!那些苞谷苦荞啊,在生命里默默地升华钙质,顽强地塑造他们不会弯曲的脊梁!
  节假日,那是城里的孩子玩电子游戏、上网、逛公园游乐场的时候,而故乡的孩子啊,他们却被一根绳子将他们和一头老黄牛拴在一起。乡下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的肩膀上似乎多了一份责任。挎在他们手腕上的竹篮里,装着故乡比苦马菜还要苦涩和朴素的春天。
  深夜,孩子们睡了。只有他们的梦,像月光下一闪一闪的,那被红土磨亮了的铧尖。
  他们的书包里装着课本和妈妈煮熟了的洋芋,到学校去得走十好几里路哩。听一个故乡的孩子说,他们就读的希望小学里也有电脑,也上英语课了。是啊,无论生活环境有多么困苦,太阳天天都要从大山上升起;不管生活环境有多么艰难,孩子们的脸上总有一抹不会消失的、甚至于有点执拗的、憨憨的微笑。
  像沿袭这土地古老的血脉,故乡的孩子是这土地上新的梦境!
  回到昆明有好些日子了,故乡的孩子们那黑黑噌噌的、长得像小牛犊一样的身影还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想起他们那活泼聪明而又带有点憨厚的性格,想起他们那艰苦而又坎坷的人生环境,我有些兴奋,也有些忧伤。
  在故乡那棵苦楝树下,似乎总站着一个忧郁的少年!(《散文》2008年第8期)
1、作者说“读故乡的孩子,就像读一本思想深奥的书”,请你说说作者“读”出了孩子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那些包谷苦荞啊,在生命里默默地富集着钙质,顽强地塑造他们不会弯曲的脊梁!”这句话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体说说“故乡的攀枝花,年年都要烧红他们的希望”一句在行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文章结尾“我有些兴奋,也有些忧伤”中,“兴奋”和“忧伤”有哪些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①懂事早,能为父母分忧;
  ②憨厚,实在,质朴;
  ③生长粗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生活节俭;
  ⑤富有责任感;
  ⑥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抓住这些概括性强的词语即可。)
2、这句话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答形象性的议论亦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孩子在艰难的条件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的由衷赞赏。(意对即可)
3、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起着过渡的作用,紧承上文,并领起下文。故乡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大山经历磨难、品尝艰辛,但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心里装着“故乡比苦马菜还要苦涩和朴素的春天”,“他们的梦像月光下一闪一闪的被红垚坑木了的铧尖”同,以及“无论生活环境有多么困难,太阳天天都要从大山上升起,刷新明天”。(意对即可)
4、“忧伤”是因为故乡的孩子们那不太富裕的衣着和生活,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如此,故乡的孩子们仍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他们也有可爱的梦想,尤其是山里的希望小学也有了现代的气息,山里的太阳将会刷新明天,所以“兴奋”。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孩子们的爱怜和希冀之情。(意对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故乡的孩子们淡墨久违了,故乡的孩子们。乍一见到他们,竟然会让..”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