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终结刘学堂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学术界由来已久,而在中西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则源于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发现了大量的-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终结 |
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学术界由来已久,而在中西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则源于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发现了大量的彩陶,他将其与东南欧的特里波里等遗址的彩陶相比,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为了探寻彩陶的传播路线,安氏寻踪西进。经调查,安特生认为甘青地区发现的大量陶器都属于新石器时代,可归入仰韶文化,同时认为它们都是由西方传入,完善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体系。 由于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是建立在考古学的基础上的,所以一经出茏,便在中国史学界引起极大的震动。中国的学者们断然不能接受,但同时也感到要推翻安特生的观点,最终解决中国文化起源这样的大问题,在材料上还有许多实际困难。 1931年留学归国的梁思永,发掘了安阳高楼庄的后岗,发现了中国考古学史上著名的“后岗三叠层”,即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由下而上的三层堆积,从地层上证明了中国的历史由史前到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梁先生的这一发现,对中国文化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安特生认为仰韶彩陶西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甘肃地区的彩陶年代上比中原的仰韶文化要早。1945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通过对甘肃宁定县半山区两座齐家文化墓葬的研究,指出安特生在考古遗存认识上的错误。 然而,由中国彩陶来源引起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时隐时现,其影响一直未销声匿迹,并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所利用。时至最近,国外个别学者依然坚持认为,中国彩陶是西来的,以彩陶为代表的中国远古文化根植于西方。给这个问题真正画上圆满句号的是彩陶之路的发现。 彩陶之路的发现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新疆彩陶的不断发现与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对新疆出土彩陶的墓葬或遗址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它们大多属于青铜时代,晚者甚至到了铁器时代,这使新疆彩陶研究跨出了关键一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开始的几年内,新疆发掘出史前墓葬四五千座,出土大量彩陶,逐步搞清了新疆彩陶兴衰的基本线索。新疆彩陶并非是由西而来,而是东方黄河流域彩陶西进的结果,从而提出了彩陶之路的崭新理念。 至少在距今8000年前,黄河流域彩陶文化逐渐开始向四周扩张,距今7000牟以降,进入到六盘山东西两侧;距今5500~5000年,扩展到青海东部;距今5000年以降,西进至酒泉境内的祁连山北麓;距今4000年前后,现身于新疆哈密地区。不过,这支东来的彩陶文化并没有在哈密绿洲驻足,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向西进入了吐鲁番盆地,同时沿天山间的山谷和山间通道,进入乌鲁木齐周围,再向西沿着天山北坡的绿色通道,进入伊犁河谷;约在距今2500年前,这支文化继续向西挺进巴尔喀什湖以东,成为这里所谓塞克·乌孙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但传播至此,彩陶文化已是强弩之末。公元前后的汉代,这支源于东方的古老彩陶文化终于被其他文化所取代。 中国彩陶文化在西进过程中,沿途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地方性的考古文化。由黄河上游起点,通过河西走廊,在新疆地区沿着天山山脉这座沟通东西文化的大陆桥西进,终点到达巴尔喀什湖东岸一线,前后历时5000多年,沿途不同的考古文化是黄河文明一波又一波向外不断扩张的历史缩影。至此,地处东西方之间具有关键性地位的新疆彩陶面貌逐渐明朗。中国古代文化西来说也终成历史。(选自2008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以下对“彩陶之路”发现之前“中国文化西来说”影响难以消除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学术界由来已久。 B.安特生从考古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体系。 C.在中国文化起源的大问题上,中国学者没有足够的材料推翻安特生的观点。 D.国外个别学者至今仍然坚持中国文化西来说。 2.下列有关“彩陶之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彩陶之路”是由中国学者经对新疆彩陶的深入研究,弄清了其兴衰的基本线索而提出的理念。 B.“彩陶之路”发端于仰韶文化,从至少距今8000年前向西延伸,历经许多地区,最后止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 C.“彩陶之路”的发现从彩陶文化变迁的时间、地域两方面证明了彩陶西进的线索,从根本上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D.“彩陶之路”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国彩陶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地方性考古文化的过程。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后岗三叠层”的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自下而上三层堆积,是按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的。 B.“仰韶彩陶”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它属于黄河流域彩陶文化。 C.约在距今2500年前的巴尔喀什湖以东,黄河流域彩陶文化衍变成为塞克·乌孙文化。 D.新疆彩陶大多属于青铜时代,时间上要比“仰韶文化”晚,可证明彩陶文化的西进。 |
答案
1.D 2.B 3.C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终结刘学堂中国文化..”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文,完成1~4题。春之魂春之魂,梁祝之魂,爱与美生生不息的轮回与再现。庄周之梦太柔和、太飘逸、太让人像雪一样在春天里想要融化。蝶是美的,兼具视觉与幻觉的美!蝶在-高一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问题。奥斯维辛的风高洪波2004年的10月,我独走欧洲,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抵达华沙的当天夜里,我就向东道主提出一个要求:明年是反法西斯胜-高一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