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地球工程”尝试改造气候为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兴起了一门新学科——地球工程学,通过大规模改造地球的物理和化学形态,改变气候-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地球工程”尝试改造气候

  为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兴起了一门新学科——地球工程学,通过大规模改造地球的物理和化学形态,改变气候。但是由于地球工程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这门科学被有些人认为是“疯人院科学”。
  目前,英美等国的科研机构均已着手研究地球工程学。德国是研究地球工程学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不少工程已经开始小规模实施。
  《环球时报》记者从德国联邦政府教育与研究部了解到,德国地球工程学计划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起因与影响”、“地下管理”等13个重大项目。参与这些项目的有波茨坦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还有慕尼黑大学、美因茨大学等高等院校。
  德国科学家认为,地球工程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分类。一是太阳辐射能管理,即减少地球吸收太阳能的量,使地球降温。主要方法有:建造人造火山,将大量硫酸盐喷入大气层,阻隔太阳热量;空间利用方法,在地球轨道上安装镜子,反射回阳光;云层反照方法,通过在海洋上部署大量“造云船”,将含有海盐的云雾喷向天空,起到反射阳光的作用。其中建造人工火山被认为是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德国马普学会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克鲁岑曾凭验证工业气体如何破坏臭氧层而夺得1995年诺贝尔奖。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将硫注入同温层,可以有效阻挡阳光。
  地球工程的第二类方法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方法有: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深埋地下,此项技术在各种地球工程中被视为较具潜力的方法,因为它能够有效地转变气候;加强风化作用,此项技术可加速岩石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自然作用反应,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土地利用与植树造林。
  德国科学家还认为,生物碳、海洋施肥、地表反照技术应用潜力较低。所谓海洋施肥,是指向海洋释放营养物质,促进海藻生长,这项工程成本很高。
  目前德国在地球工程研究上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小范围的测试”阶段。比如,德国美因茨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曾在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上设立一个类似屏风的装置。屏风装置坐落在海拔2300米的地方,装置长15米,高3米,立于冰川中间。研究项目负责人福克斯教授说,“我们希望这一装置能使冷风吹过冰川,即使冰川融化不能停止,至少会减慢”。相关试验目前已经获得了成功。
  除德国外,挪威等国也开始小范围地推广地球工程。目前,挪威发电厂在碳捕捉工程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些电厂首先把煤转换成气体,在排出烟气的过程中把二氧化碳分离,然后永久储存到海底或地下。美国科学家目前则计划在野外布置大量“人工树木”,这些外表类似树木的机器,可以捕捉并压缩二氧化碳,固碳效能是自然树木的1000倍。
  但是,如此大规模地折腾地球,也让不少科学家担心。他们认为,科学家在进行地球工程时,应该像执业医生领取执照时那样,在治病前对地球这个“病人”发下誓言,以免给地球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英国皇家学会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则认为,地球工程风险很大而且未经验证,是遏制全球变暖的“下下策”。(摘自《环球时报》2009年12月11日,作者为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
1.下列对“地球工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工程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大规模改变地球的物理和化学形态改变气候的一门新学科。
B.地球工程可以是以减少地球吸收过多太阳能使地球降温的方法作支撑,来进行太阳辐射能的管理的一种技术。
C.地球工程可以是通过从空中捕捉、加强风化作用、土地利用与植树造林等方法吸收二氧化碳的一门技术。
D.地球工程能够有效地改变气候,也能对地球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
2.下列对已实施的地球工程的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一些国家已着手研究地球工程学,目前不少工程在小规模实施中获得成功。   
B.在海洋上部署大量“造云船”,通过造云船向天空喷射的含盐云雾反射阳光,使地球降温。
C.挪威一些发电厂从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分离并捕捉二氧化碳,然后永久储存到海底或地下。
D.美国科学家在野外布置大量“人工树木”,捕捉并压缩二氧化碳,提高固碳效能。
3.下列对“如此大规模地折腾地球,也让不少科学家担心”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研究将硫注入同温层阻挡阳光,弥补工业气体破坏臭氧层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B.尽管尝试改变地球的相关试验已经获得成功,但对地球的正面影响还未得到大多数科学家认可。
C.科学家在实施地球工程时,如果对地球环境不能立誓保护,就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D.有关国家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地球工程风险很大且未经验证,并不是遏制全球变暖的万全之策。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工程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门学科有其存在的巨大价值。
B.地球工程学的盲目发展,不但不会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反而会成为一门“疯人院科学”。
C.生物碳、海洋施肥、地表反照等技术的工程成本很高,应用潜力较低,失去了研究前景。
D.德国设立的类似屏风的装置,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小范围的测试”阶段,大规模推广为时尚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D
2.C
3.A
4.C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地球工程”尝试改造气候为遏制全球变..”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