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惠安盐道惠安堡,今天宁夏盐池县西南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但在公路、铁路运输兴起之前,它却是闻名遐迩的一方宝地。首先,这里盛产食盐。盐池县自-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惠安盐道

  惠安堡,今天宁夏盐池县西南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但在公路、铁路运输兴起之前,它却是闻名遐迩的一方宝地。
  首先,这里盛产食盐。盐池县自南北朝起就称盐州,隋代曾一度改称盐川郡,到近代又改名为盐池县,这些充满着咸味的名称均与县境内多盐湖而盛产食盐有关。
  盐池地区生产食盐的品质高,产量大,在海盐大规模开采以前,是闻名全国的食盐主产区。《天工开物》中写道:“凡盐池,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供晋、豫诸郡县。”在唐代,花马池每年的盐税就可兑换粮食15万石,如果按每人每年食用5石粮食(每石120市斤)计,足够3万官吏一年的禄米供应;五代时,每年在花马池、惠安堡盐池的获利,可购绢10万匹、米万石;明洪武二年,花马池、惠安堡盐池年产盐287万斤;清道光九年,惠安堡盐池产量达到顶峰,年产食盐726.88万斤。
  其次,惠安堡是古代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西北食盐运销线路的中心,即盐路的十字路口:向南,可经甘肃环县、庆阳、宁县及陕西彬县至古都长安,行程1080里,从西汉到清代,都是设有驿站的车马大道,盐车、驮畜通行无阻。向西南,经韦州、下马关、张家垣、李旺至固原、平凉、天水、定西、兰州等地,绝大多数路段在川原之中,平坦易行,只有张家垣到李旺有50里山路南行。向北,可经古灵州抵宁夏平原各地。向东,经大水坑到今盐池县城,共170里,沿路地势平旷,由五个塬组成,故称“五原”。
  惠安盐路中,以南路的线路最长、运量最大。如清顺治年间,经南路仅是运往陕南汉中府的食盐,就有400万斤之多。南路是古都长安通往宁夏平原最早的古道,也是秦汉之际北地郡的南北交通主干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从都城咸阳向全国修建驰道,南路始筑于此。汉元鼎五年十月,汉武帝巡视北地郡,见这条路上“千里无亭徼”,盛怒之下,将北地郡太守及属官全部诛杀。这里的“亭”和“徼”,都是道路上的附属设施。西汉每10里设一亭,置亭长,负责沿路治安、警戒、行旅小憩及民事;“徼”即要塞,是重要交通线上屯兵设防之所。这次诛杀,震惊全国,各地为随时迎接天子临幸,纷纷“预治道桥”。北郡为事发之地,交通设施改善力度更大。南路从此成为车马大道,并在历史长河中稳定下来。今天公路网中的211国道,其走向几乎与西汉时一成不变:即由盐池县惠安堡向南,33公里至萌城,91公里至甘肃环县,又90公里至庆阳,又69公里至宁县,再经陕西旬邑、淳化、三原至古都西安。
  盐税是历代王朝的主要财政收入,因此要在盐路必经的咽喉之处设立税卡。南路税卡设在盐池县的萌城,在惠安堡之南33公里。这里地势险要,其北面人烟稀少,南面民户渐多,东西都是险山峻岭。因此,一座山城,足以控扼盐路。萌城据险而筑。明朝还在这个山城设驿站,由113名军丁应役;又设递运所,编制军丁147名。然而,这里最大的官府却是批验盐引所,由朝廷的灵州盐课司派驻盐运大师一员。其职责为:查验盐车所载食盐与纳税的引票是否相符;如无引票或超额运盐,食盐没收充公,盐商按律治罪。(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3月期,略有改动)
1.下面对“惠安盐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安盐路中,以南路线路最长、运量最大。在清代,经南路仅是运往陕南汉中府的食盐,就有400万斤之多。
B.惠安盐路的南路始建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在汉代发展为车马大道。最初并非专为盐运而建,但建成之后在客观上成了盐运的主干道。
C.今天公路网中的211国道,其走向与西汉时一成不变,就是古代的“惠安盐路”。
D.因为盐税是历代王朝的主要财政收入,所以惠安盐路也是军事要道。在萌城据险设卡,由众多军丁应役,既有经济上的考虑,也有军事上的考虑。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在唐代,花马池每年的盐税足以为3万官吏解决一年的禄米供应。
B.文章引用《天工开物》中的话“凡盐池,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供晋、豫诸郡县。”说明惠安堡在古代是一个食盐主产区,所产食盐主供边镇。
C.在明朝,萌城最大的官府是批验盐引所,朝廷派专职的驻盐运大使,负责监管盐业,对偷运私盐者从重治罪。
D.盐路上的税卡要设在地势险峻的山城,是为了控扼盐路,防止偷运私盐。
3.第五段插入汉武帝巡视北地郡的历史故事的作用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插入汉武帝巡视北地郡的故事,为了说明南路在汉代发展为车马大道的原因。
B.插入历史故事,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C.插入历史故事,批判了汉武帝的残酷统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残酷的统治也能造就惠民工程。
D.插入历史故事,说明惠安盐路是古老的交通主干道。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B
2.C
3.C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惠安盐道惠安堡,今天宁夏盐池县西南..”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