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血型符号马金章那天夜里,熄灯号悠长的颤音像一只无形的手,一下揪住了他的心,揪得他七慌八乱,离凌晨五点仅剩七个小时了呀。“娘,您路上-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
血型符号 马金章 |
那天夜里,熄灯号悠长的颤音像一只无形的手,一下揪住了他的心,揪得他七慌八乱,离凌晨五点仅剩七个小时了呀。 “娘,您路上劳累,就先歇吧。”他截断娘绵长无尽的话,抓起军上衣,想赶紧在左口袋上沿儿缝上部队代号,姓名和血型。 娘把军衣从他手里扯过去:“让娘缝。” “我会缝。到部队一年,我连被子都会缝呢。” “会归会,娘在跟前,就该娘缝。” “是缝字。”他知道娘大字不识一个。 “你用笔写上。依着样儿,娘还能描花绣凤哩。 他掏出钢笔,在口袋上沿儿一笔一画写上“33702张强根O型”的字样儿。 “衣上缝字干啥?”娘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问。 “战友这么多,一色一式衣服,缝上字,不易串换,丢了好找。”说这话时,他舌头有点打拐发硬。 娘嗯了一声。她沉默了一会儿,停下手中的针线,看着他问:“根儿,离家一年了,想娘不?” 他心一紧,但还是用平静的口气说:“想娘时,合上眼,娘就到跟前了。” 娘笑了。娘心中盛不下的甜蜜正从她那眯细的眼角溢出来。 他入伍离家的那天晚上,娘摸着他的头说:“根儿,到了部队,若想娘,就合上眼,心里轻轻喊声娘,娘就到你跟前了。”他当时以为娘开玩笑,可到部队一试,果真灵验。后来,他就把这法儿传给了战友,战友们试了都说灵。他们戏称这法儿为“强根定理”。可这定理的发现者不是他强根,是娘呀。 他端详着娘:娘的头发已由去年的灰白变为银白,脸上的皱纹也加深了一些,像一道道反画的抛物线。娘今天突然来部队,莫非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意外巧合……强根想了想,试探着问:“娘也想儿吧?要不,这么远来……” 娘咧嘴笑了:“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想不想,你说呢?” 强根嘿嘿笑了。笑过,心一沉,嗫嚅地说:“娘,前一段,我参加了部队高校统考,但没考上,孩儿无能,这辈子,恐怕不能穿四个兜儿的军服给娘荣耀了。”说过这些,他不安地看着娘。 娘停住针,用异样的眼光审视儿子一会儿,说:“根儿,娘送你到部队,不图你混个一官半职,只求你出息个人样儿。” 娘的话,似一股清凌凌的泉水在儿子心头漫过。强根感到清爽爽、甜丝丝的。 娘这时已缝到“O”字,缝着缝着,娘的手哆嗦起来。娘慢慢抬起头,意味深长地打量着儿子:“根儿,这是血型符号吧?” 他惊愕了,娘怎么认识血型符号? “根儿,你有事瞒着娘。抗美援朝时,送你爸上前线,我给你爸缝衣服,你爸衣服上,就有这么个圈圈儿。” 娘的声音发颤。 听了娘这话,强根心头一阵滚热,欣喜和愧疚的泪水夺眶而出,他觉得再也不能隐瞒娘了,他抹着泪水说:“娘,天一亮,我就要随部队,奔赴前线保卫边疆了。” 娘听了什么也没说。 在娘手里,绿军装上红色的圆慢慢合拢了。 “娘。”他一下扑到娘的怀里。 娘紧紧地搂着儿子。 这时,世界上一切声音都不复存在了。他听到的,只有娘嗵嗵的心跳声。(选自《小小说选刊》2002年第24期) 1.细节往往有深意,有言说不尽感情纠结,试在文中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塑造了“强根”和“母亲”两个人物形象,但在描写方法上各有侧重,试作分析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根定理”真的很神奇么?你是怎样理解“强根定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答案①“娘这时已缝到“0”字,缝着缝着,娘的手哆嗦起来。” 母亲给儿子缝军衣的字,当她绣到“0”型符号时,她已经明白儿子要上前线的事了。她的内心掀起情感的狂澜:丈夫是这样离自己而去,如今儿子又要上前线,母亲的思想斗争是激烈的,作者不点明却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塑造出一位伟大的默默地奉献默默地承受一切的妻子和母亲。 答案②“在娘手里,绿军装上红色的圆慢慢合拢了。” 此处“绿军装上红色的圆慢慢合拢了”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母亲由军装上要绣的0血型符号,立刻意识到儿子将要做什么了;她内心有不舍和无尽的担忧——因为她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就是这样去了朝鲜战场的;但她毕竟是一位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母亲,尽管不舍与担忧,她还是决定支持儿子的决定,而自己又一次准备作巨大的牺牲。这样的细节不动声色地塑造出母亲崇高的品格,伟大的胸怀! 2.母亲的形象是通过对话中特有的语言和细节描写来写活的,而儿子强根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其形神兼备的。母亲同儿子的对话中,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无限的关心爱护,无限理解和支持;而细节描写则突出了母亲在疼爱儿子与支持儿子中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强根在与母亲交流中有一连串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写出了强根的孝顺,对母亲的爱和愧疚的矛盾心情。当听到母亲支持他上前线时,他的“欣喜和愧疚的泪水夺眶而出”。 3.“强根定理”是没有根据的,更加不会神奇;①它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爱和思念,表现了母子情深;②表现了一个军人的军魂,以及他与他的家庭对国家的爱和牺牲。(言之有理即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血型符号马金章那天夜里,熄灯..”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我在搭梯子”成名之后的陈景润,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摘取“(1+1)的璀璨明珠,闵嗣鹤先生不幸去世,陈景润痛哭不已,他为失去一-高三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湖湘文化是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动力。近百年来,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出色,湖湘文化因而备受世人瞩目。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四-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