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美眉”考闻如是在大家的印象中,“美眉”两字连起来使用,似乎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确切地讲,是网络大行其道,网话文(按:“网话文”一词最先闻之于复旦-高二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
“美眉”考 闻如是 |
在大家的印象中,“美眉”两字连起来使用,似乎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确切地讲,是网络大行其道,网话文(按:“网话文”一词最先闻之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顾晓鸣教授,相对于白话文而言也)普遍流行之后。 “美”与“眉”两字组合,并非新事物,经史子集、佛藏道藏中,就有“美眉”的用法。其一,《史记正义》及《神仙传》等介绍老子生平时说:“……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其二,唐冥详所撰《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云:“法师讳袆,字玄奘……父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这两处“美眉”,一处用在被认为是道教的创始人的老子身上,另一处用在唐三藏法师玄奘的父亲身上,其含义跟网话文里的“美眉”完全不同。 但是,老子的美眉和玄奘他爹的美眉如何变成了今日的“美眉”? 先说这个“美”。许慎《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可见甘与美,跟吃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古人云“食色,性也”。但似乎也不尽然,且看用“美”来修饰“人”的偏正词组“美人”。 屈原在“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的诗句中朝思暮想的“美人”是楚怀王。还有柳宗元,其诗句“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中的“美人”是指吴武陵。《诗经》“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中的“西方美人”也不是金发碧眼的大美女,郑玄注曰:“思周室之贤者。”看来“美人”这个词在古代正儿八经的场合是指才子骚客们思慕的一些大人物。 后来,美色、美人一般用于男子称呼女子,如《诗经》中有“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厚赂珠玉,娱以美女”(这是美人计)。到“美女”一词出现,那么这个“美”字用来修饰女子,就更毫无疑问了。如《墨子》的“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青苔赋》的“妖童出郑,美女生燕”等。 再说这个“眉”。《说文解字》曰:“眉,目上毛也。”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那么大致什么时候,“眉”有了现在“美眉”中的意思了呢?我们平常讲“眉飞色舞”“眉开眼笑”“眉清目秀”“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等,似乎都不相干。至于“汗颜须眉”,那干脆是指男子。到了“眉来眼去”“眉目传情”,就稍微有点意思了。 比较早地实实在在把“眉”指作女子的,怕是苏东坡吧。“五纪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看来是酒色不分家,小苏饮酒,身边是少不得美女的。 综上所述,当今网话文里“美眉”这个称呼是大有中华文化之底蕴的。“美眉原本只是台湾人说普通话之‘妹妹’,一音之转耳。”“美眉”这样美妙的称谓,岂能不共享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渊源。(有删改) 1.下列不能够作为“美眉”这个称呼是大有中华文化之底蕴的”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史记正义》及《神仙传》等介绍老子生平时说:“……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 B.《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说文解字》曰:“眉,目上毛也。” C.屈原在“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的诗句中朝思暮想的“美人”是楚怀王。 D.比较早地实实在在把“眉”指作女子的,是苏东坡的诗句:“五纪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 2.下列分析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眉”一词无论指美男还是指美女,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美。 B.“美眉”一词普遍流行并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似乎是最近几年的事,它的出现使得“网话文”蔚然成风。 C.现在,“美眉”一词常被用来指年轻女孩子,但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眉”的意思是“眼上毛”。 D.文中讲的老子的“美眉”和玄奘他爹的“美眉”,与屈原、柳宗元、郑玄等才子骚客思慕的“美人”是不同的。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眉”并非新事物,经史子集、佛藏道藏中就有“美眉”的用法,比如《吏记正义》中就说老子“黄色美眉”。 B.《说文解字》中说“美与善同意”,所以人们组成了“美人”这一偏正词组,用来指自己思慕的人物。 C.作者用“似乎也不尽然”这句话比较委婉地否定了《说文解字》中对“美”的关于与吃有关的解释。 D.在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美人”有时候指君王,有时候指圣人,有时候也被用来称女子。 |
答案
1.B 2.B 3.C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美眉”考闻如是在大家的印象中,“美眉..”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白嘉轩太喜欢这两个儿子了。他往往在孩子不留意的时候专注地瞅着那器官鼓出的脸,却说不出亲热的话也做不出疼爱亲昵的表示。孩子和奶奶形影不-高二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弟弟的来信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高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