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菊菊是一副画,浸在秋韵柔情里的画,浸在秋实丰满里的画。有月的夜,朦胧的月如水,静静地泻下,妙妙曼曼,情情柔柔,天地间挂着一帘轻盈的纱-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菊是一副画,浸在秋韵柔情里的画,浸在秋实丰满里的画。
  有月的夜,朦胧的月如水,静静地泻下,妙妙曼曼,情情柔柔,天地间挂着一帘轻盈的纱裙;而菊立在空旷里:黄的、紫的、蓝的、粉的;是典雅,是富贵,是浪漫,是迷梦。在月光下,显得丽丽艳艳,楚楚动人。月光在朵朵菊之间,穿过来,穿过去,菊与月便成了一幅精工细雕的画。远处湖水辉映着月色,波光亲吻着月亮,菊的倩影便画在水里了。
  风裹着菊香,夹着秋果的甜味,穿过姑娘的发梢,拂过小伙的脸庞,跳跃在纷纷飘落的树叶之中。菊,清清雅雅的味道,柔柔地侵入心脾。天地之间展开了无与伦比的臂膀,迎接着菊给予秋景里最美丽的吻。菊在舞动,菊在展颜,菊的多姿多彩,是这温柔秋画里最和谐的色彩。菊的美丽便画在眼眸里了。
  霜趁着夜色,为菊盖上了一层透明的曼纱。菊就那么含蓄地默默地立在原野里,给人别样的感受。感受菊的,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感受菊的,在寒冷里静静地绽放,为大地注入温暖的血液。片片黄叶坠落,已经找寻不到往日的模样,而菊为这分别的季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尽管严霜是那么的无情,菊依然傲立,用自己的容颜就这样揉碎一秋的寒冷。菊的灿烂便画在阳光里了。
  菊是一本书,穿越三千年厚重的书,穿越古人今韵的书。
  菊不随秋叶飘舞,寒深露重,香味依然弥漫,与月共醉,与霜共舞。秋思因三千年的情结赋予菊花香满枝。菊是儒家,道家、佛家的缘。菊的超凡脱俗的品质,菊的高尚独立的品格,与“仁”,与“隐”,与“悟”融入了灵魂之中;菊的空灵,菊的绝俗,菊的清姿,已经融入了灵魂之中。“雪清玉瘦”是写菊的高洁,“暗香盈袖”是写菊的情怀。菊,清静无为,与那山野之中不媚世好,翻阅了三前年,依然铿锵有声。
  菊,在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笔下竟然是那么美丽,写尽三千年的风华绝代。菊花寓豪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菊花寓恬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寓思念,“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菊花寓品格,“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菊花寓洒脱,“抛书人对一枝秋。”读不尽的古人古韵,品不够的菊姿菊容,翻阅了三千年,依然不可诠释。
  从古到今,人们赋予菊,太丰满的内涵,太宽阔的外延。看到菊,就想起豪杰;就想起画家;就想起佳人:就想起才子。
  菊,是画,是书,更是一颗淡然的心。人淡如菊,日淡如菊。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月华似水/我用花瓣儿小心地记忆/以盛开的姿势容纳/整个季节的冷酷/接受黑夜的盛宴/有风路过时/我在枝头微笑/或者,在寂寞的墙角/保持沉默,站立一生。”菊,其实不是那么彰显,不是那么展露自己的个性,只是简单而平淡地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季节里独自悄悄地盛开。菊,开在这秋风秋雨秋霜直逼的季节,只想简单而快乐吧!她并不想把高雅富贵美丽清韵融与一身,默默而执着地做着自己。
  菊开在寒冷里,凋谢的过程也伴着寒冷。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和执着、拒绝霸气的心境。有人说“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这样的淡,能够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这就是对菊的最高奖赏吧!也是人淡如菊的最高境界。
  有风的日子,菊轻轻摇落一身的清香;有雨的日子,菊和滴答的节拍一起歌唱;有月的无月的夜空,菊伴着寒露入眠;菊的千姿百态,菊的五光十色,都是抱着一个淡定的心,装点一秋的色彩。
  是啊:
  何不在房前屋后遍栽黄菊?会晤陶渊明,悠然之间见到另一个世界的南山?
  何不以落英残云酿几坛花雕,邀夕阳对饮,大醉方休?
  何不拥有一张奢侈为铺满菊花的眠床,而我竟是庄周梦中的蝴蝶,穿走了菊花的衣裳?
  从战国时代的篱前,缓缓回过头来。触目十分眼熟,却不识谁是那副逸笔水墨里拈花扫去的闲人。
  正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1.“菊是一副画,浸在秋韵柔情里的画,浸在秋实丰满里的画。”作者是如何描绘这幅秋菊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菊是一本书,穿越三于年厚重的书,穿越古人今韵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由描绘菊如画,品味菊是书,最后转入对菊的精神的赞美。根据文意,概括作者心中的菊花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①用朦胧的明月、波光粼粼的湖水等环境描写侧面烘托菊的清丽脱俗的风姿;
  ②通过对菊花色、形、味多角度的描写展现了菊的艳丽清雅动人;
  ③用严霜中黄叶的坠落对比烘托出菊傲立寒霜的骨气。(意思对即可)
2.①从古到今,人们赋予菊丰满的内涵,菊的灵魂融入了独立、高洁、清静等多种品格;
  ②无数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绘出了豪气、恬静、洒脱的菊魂。(意思对即可)
3.①菊在寒秋悄然盛开,简单而平淡,默默而执着;
  ②菊在寒秋盛开,也在寒秋凋谢,她在名利和诱惑之外,回归简朴,平和执着地坚守骨气;
  ③无论晴雨,菊永远以一抹清韵淡然装点秋色。(意思对即可)
4.①充分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姿又清雅脱俗的秋菊图;
  ②旁征博引,引用古人写菊的诗句,既展现了古人对菊的喜爱,也突出了菊超凡脱俗的品格;
  ③化用陶潜南山归隐、庄周梦蝶等典故,丰富了文章的意境,更彰显了人们对菊的向往和推崇;
  ④在描绘了一幅风姿绰约的秋菊图的基础上抒发了人们对菊由衷的喜爱和赞美,将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增加了文章的意蕴。(言之有理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菊菊是一副画,浸在秋韵柔情里的..”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