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秦汉时代,郡、县、乡是国家的基本行政机构。里是乡之下的居住区,也是居民组织。秦汉时代的乡,上承县,下治里,从户籍、税收、徭役、治安、教-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时代,郡、县、乡是国家的基本行政机构。里是乡之下的居住区,也是居民组织。    秦汉时代的乡,上承县,下治里,从户籍、税收、徭役、治安、教化、选举等各个方面直接管理乡内民户,是政权的末端组织。乡一级政府机构,设有乡啬夫,相当于乡长,负责一乡的行政事务;乡啬夫下有游徼,负责治安;有乡佐,负责徭役税收等,都是从国家领取俸禄的基层干部。还设有“三老”,选取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老类人物出任,免除他们的租税徭役,让他们引导民风,掌管教化,作连接官民的中介。
  里是政府指导下的居民自治组织,户数从十余户到百户以上不等,根据自然聚落的实际情况设置。一般说来,里往往自成一个封闭的小区。里有门,白天打开,夜晚关闭;里中有街巷,居民的住宅沿街巷修建,各家自有门户。里有里正,为一里之长,下有十长、伍长,主管十户五户人家;还有里监门,负责里门的开闭看管。不过,这些里中的管事人都不是政府官吏,而是居民中推举出来的协管。至于里监门,最是寒碜,不过是小区守大门的保安,由居民共同出钱,往往雇用穷愁无业,生活没有着落的人来担当。活跃于秦末的多位英雄人物,如张耳,陈余,郦食其等,他们落难潦倒时,都作过里监门。
  在古代社会,里既是社会的基层组织,也是居民的共同生活场所。在里民的共同生活中,社和社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社是土地神,源于原始的土地崇拜。对于安土重迁的古人来说,社神是民间信仰的主神,社祭是里中每年的大事,春三月有春祭,祈求丰年;秋九月有秋祭,报告收成。祭祀社神,有固定的场所,也称社,往往选取有枝叶茂盛的大树或丛林处,有的还建有土墙或者祠堂,筑有祭坛。
  里中祭祀社神时,一里之人共同参加。他们共同出资,预备酒肉食物作为祭品献供。祭祀完毕以后,将祭品分享于众人,于是一里之人宴会饮酒,神人同乐。远古以来,社祭不但是里中社会庄严的祭日,也是盛大的节庆宴乐。质朴的先民们,或者杀鸡屠狗、扣瓮敲瓶相和而歌,或者宰羊椎牛、击鼓撞钟投足而舞。至于富商大贾们襄助的大社,鼓瑟吹笙,娼优百戏,更是盛况空前。有诗说得好:“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古风犹存的唐代诗文依然传递出秦汉社祭宴乐的欢乐。
  因为社祭是里中的大事,主持社祭的人往往是里正,或者里中中德高望重的长老。社祭是共同出资的公众活动,祭祀后祭品的分发零细琐碎。如何能够公平合理,乐一里人之心,最是操心费神,格外需要精明的人来处理。司马迁《史记》记载,库上里举行社祭,祭祀后分发祭肉时,陈平被推举出来主刀。陈平分肉,公平得体,切合上上下下利益,得到众人的欢喜。里中的父老对陈平评价甚高,称赞他“善为一里之宰”。陈平听到后感叹地说:“如果让我来宰割天下,也将如同分肉一样。”东汉末年著名的文人蔡邕曾经为陈平主持分肉的库上里神社树碑,留有《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铭文。      (选自李开元《秦汉的乡里社祭》,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里是位于乡之下的居民组织,管事人员有里正、十长、毫受、里监门,其中里监门最为寒酸。     
B.里是人们的居住区,根据自然聚落的实际情况设置,户数多少不等,小的十余户,大的百余户。     
C.里是居民的共同生活场所,在这个共同生活场所中,人们每年都要举行社祭,祈求丰年和报告收成。
D.里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每个里都是在政府指导下完全封闭的小区,里有门。有街巷,各家也自有门户。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代,国家的基本行政机构由郡、县、乡组成,其中乡是国家政权的末端组织。     
B.社祭有春祭和秋祭两种,它不仅是里中社会庄严的祭日,同时也是盛大的节庆宴乐。     
C.社祭的祭品由一里之人共同出资备办,祭祀完毕以后会把部分祭品分发给众人享用。     
D.陈平分发祭品公平得体,众人皆大欢喜,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其进行了高度赞扬。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设有乡啬夫、游徼、乡佐、“三老”等职务,担任这些职务的人都从国家领取俸禄。     
B.相比于郡、县而言,乡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它承接县和里,从多个方面直接管理乡内居民。    
C.担任里监门的人往往是穷愁无业、生活无着落的人,如落难潦倒的张耳等也曾做过里监门。     
D.祭品的分发零细琐碎,又要做到公平合理,因而往往由里正或者里中德高望重的长老来完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D 
2.B 
3.C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秦汉时代,郡、县、乡是国家的基本行..”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