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篇小说,完成问题。创意村长王海椿上邬村近年来养殖业发展喜人,鸡鸭猪羊成群,可那些来村里的家禽贩子把价格压得很低,村长榆树决定带着大伙儿直接运到城里去卖-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一篇小说,完成问题。
创意村长
王海椿
  上邬村近年来养殖业发展喜人,鸡鸭猪羊成群,可那些来村里的家禽贩子把价格压得很低,村长榆树决定带着大伙儿直接运到城里去卖。
  这天榆树带着七八个人,开着几台装满家禽的拖拉机隆隆响地进城来了。结果刚到城边上,就被交警拦下了,说拖拉机不准进城。榆树说,我们这叫自产自销,比家禽贩子的便宜,让城里人买到更便宜的鸡呀羊的不好吗?怎么说都是好事呀!可任凭他讲了多少好话交警也不放行。榆树又问驴马车行不行,交警说更不行,城里禁畜力车都多少年了,你们不知道?那么多的家禽,总不能挑着去呀。榆树一急,让大伙儿把车停到郊区,自己去城里找一个在县政府工作的同学,看能否说说情。
  榆树找到同学的单位,同学到市里开会去了。这可怎么办?榆树烦闷地往回走。在一个街边,他见很多人围成圈在看什么,挤进去一看,一个人趴在地上,一只公鸡站在他的头上。一个人在旁边讲解说,这个艺术家表演的主题是“日出”。接着又是一个人牵了一头羊上来,用一盆的油彩,猛地往羊身上一浇,羊被惊得跑了起来……讲解员说,这个艺术家表演的主题是“激情”。他还是不懂这是做什么的,问旁边的一个人,别人告诉他,这是行为艺术表演。他问,在大街上这么做,没人管吗?别人说,行为艺术就是要在大街上表演的。
  一路上榆树都在想,真是吃饱了撑的,像这样就叫艺术,那我们乡下到处都是艺术呢。突然,他灵光一闪,心中有了主意
  见榆树回来了,村民们都围上去问,找到人了吗?榆树说没有,回去,我们明天再来。大伙儿说,没找到人,明天来还不是一样。榆树诡谲一笑。
  第二天,榆树又带着大伙儿,赶着几辆驴车进城来了。猪一车,羊一车,鸡鸭一车,煞是壮观。很多猪羊身上都涂了花花绿绿的颜色,最前面的驴车上面,有一个横幅:乡村行为艺术展。就在这时,他们又看到那个交警了,前面赶驴车的刘二斤心里直打鼓,榆树在后面说,别担心,径直走。果然,交警只是好奇地朝他们车子望了一眼,却没有过来阻拦。
  顺利到了城里,榆树和村民们把驴车停到了马路边,人们见车上装着花花绿绿的猪羊,不知是干嘛的,争着围上来看。村民刘二斤往地上一躺,榆树把一只大公鸡放到他的脑门上,刘二斤打起了呼噜。榆树在一旁煞有介事地说,各位观众,这位行为艺术家表演的主题是“春眠不觉晓”。村民赵三林把一只羊赶上场,羊在前面走,他含着羊尾巴跟在后面。榆树说,这位艺术家表演的主题是“回归”。接着榆树把一头猪哄睡在地上,自己往猪旁边一躺,他解释说自己表演的主题是“梦”。引来了众多好奇者的围观。榆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对观众说,为了感谢大家对我们乡村行为艺术的支持,我们把所有的行为艺术作品现场销售。观众都惊呼起来,一会儿几车的鸡鸭猪羊就卖光了。
  后来,县里为了发展工业,下了个禁养令,全县范围不准养猪。上邬村的养猪户不少,一个个愁眉苦脸的,都来问榆树怎么办?榆树嘿嘿一笑,说大伙儿就回去睡安稳觉吧。结果很多村的猪圈都关了,唯独上邬村的猪安然无恙。原来榆树和大伙儿在村头竖了块牌子:“乡村行为艺术基地”。
  一个领导调研农村工作来到上邬村,看了一个个涂得花花绿绿的猪儿,夸上邬的农民头脑灵活,榆树敢想敢干。领导还说,创意农业,大有可为。
  榆树在一旁偷偷乐了。
1.文中划线部分“突然,他灵光一闪,心中有了主意”,从下文看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榆树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全文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小说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联系全文结合实例分析小说讽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是指榆树听到行为艺术在街上表演没人管而受到启发,想出一个到城里销售畜禽的好主意。
2.榆树是一个有责任感、善于动脑、非常聪明、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乡村干部的形象。小说开头写“上邬村近年来养殖业发展喜人,鸡鸭猪羊成群”,但是销售不好,村长榆树决定到城里去买。当进城碰壁后,榆树受到街头行为艺术的启发,他们也装扮成乡村行为艺术活动,巧妙进城,并达到销售目的。小说结尾,又机智地保护了上邬村的养猪户,减少了村民的损失。
3、(1)讽刺了某些领导不顾百姓实际的瞎指挥。如小说结尾“后来,县里为了发展工业,下了个禁养令,全县范围不准养猪。”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一种为了“政绩”的瞎指挥。(2)讽刺了某些人搞的所谓“行为艺术”其实是远离艺术的荒唐行为。如文中第四段写的“一个人趴在地上,一只公鸡站在他的头上。一个人在旁边讲解说,这个艺术家表演的主题是‘日出’”。(3)对某些部门工作机械、无视农民利益也有一定程度的讽刺。如交警机械执法,卖东西不准进城,而所谓“行为艺术”驴马车却能进城等。(意对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一篇小说,完成问题。创意村长王海椿上邬村近年来养殖..”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