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地球大气的“进化”史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由太阳星云中分离出来的星际物质演化而来,它的基本成分是氢气和氦气以及一些尘埃。固休尘埃聚集结-高二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
地球大气的“进化”史 |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由太阳星云中分离出来的星际物质演化而来,它的基本成分是氢气和氦气以及一些尘埃。固休尘埃聚集结合形成地球的内核,围绕在外部的大量气体组成原始大气,因此在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也已经同步形成。原始大气的成分比较单一,主要是氢和氦。那时整个大气层是不稳定的,刚刚诞生的地球显然还不具备“笼络”原始大气的能力而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有“叛逃分子”,因为氢是轻元素,属于容易逃离的气体,它的速度很快,常常一不留神就飞出地球;威胁大气稳定的外部因素则是太阳风,它是太阳向空间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时速达到?150万~?300万千米,在掠过地球时,将氢和氦统统掠走,给原始大气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由于“初生”的地球引力较小不能够在争夺气体之战中获胜,原始大气就这样在产生后不久又消失了。 原始大气被吹走之后,在火山爆发、地壳板块碰撞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地球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和氨等一些分子量比较重的气体。这些气体不断增多,逐渐占据了整个天空,经过亿万年的积累,成为代替原始大气的次生大气。 在这个过程中,次生大气处于不断逃逸又不断得到补充的动态变化中。温度、逃脱速率、分子量三个因素是气体逃脱地球重力吸引的最关键因素,温度越高、速度越快、质量越轻的大气分子越容易逃脱重力的吸引。此外,猛烈的火山喷发可以扮演类似于火箭助推器的角色,帮助气体以更高的速度逃离地球。 那为什么地球次生大气仍然存在而没有像原始大气那样消失呢?从组成大气的元素方面来看,次生大气的组成多为分子量比较重的元素,不容易逃离;从地球方面来看,地球的引力增强变大,而且在大爆炸之后,宇宙扩展的速度特别快,行星之间的引力在逐渐减小,影响气体散失的外部因素也减少了;加上地球这个“大气生产工厂”本身的生产能力在增强,在气体逃逸的同时,源源不断的气体又产生出来,因此大气层可以保留,生命也因此得以产生、繁衍。?氧气的出现打破了次生大气的组成结构,氧与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氮。氮与氧不同,它不喜欢与其他元素打交道,也不愿与水合作。只有极少的氮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进入生物界,但是一旦生物死去,这一点点氮又回到了空气里。因此氨气逐渐被消耗光,而氮气因为“不合作精神”和“洁身自好”的禀性而很少受到损失,因此大气中氮的含量是最高的。 二氧化碳随着植物大规模地在地球上扩张,消耗一直比较大,逐渐减少;而氧气和氮气不断被大自然的“生花妙笔”分行出来,最终,地球上的大气变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成分,地球“外衣”从此才稳定下来,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在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下才得以出现,从而真正开启了地球的文明时代。 1.下列关于“原始大气”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是由太阳星云中分离出来的星际物质演化而来的,其成分主要是氢和氦。 B.不稳定性是其特征,主要原因是刚刚诞生的地球还不具备足够强的引力。 C.太阳风是太阳向空间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时速可达到150万~300 万千米。 D.由于氢和氦是轻元素,它们成了最容易逃离的气体。随着氢和氦的逃离,原始大气就这样消失了。 2.下列关于“次生大气”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是在火山爆发、地壳板块碰撞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B.是由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和氨等一些分子量比较重的气体组成的,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 C.由于地球引力仍然不够强,气体逃逸现象依然存在。 D.温度、逃脱速率和分子量是气体逃脱地球重力吸引的三个关键因素。 3.关于地球次生大气仍存在而没有像原始大气那样消失的原因,下列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次生大气的组成多为分子量比较重的元素,不容易逃离。 B.宇宙大爆炸之后,地球的引力变大了,“笼络”大气的能力增强了。 C.由于宇宙扩展的速度特别快,行星之间的引力在逐渐减少,影响气体散失的外部因素也减少了。 D.地球这个“大气生产工厂”本身的生产能力在增强,在气体逃逸的同时,源源不断的气体又产生出来。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原始大气形成所需的时间相比,次生大气的形成经过了上亿万年,所需的时间更为漫长。 B.猛烈的火山喷发既生成了一些分子量比较重的气体,又扮演着类似于火箭助推器的角色,帮助一些气体逃离地球。 C.氮气的“不合作精神”指的是它“不喜欢与其他元素打交道,也不愿与水合作”的特点。 D.地球“外衣”的主要成分由氢和氦变成了现在的氧和氮,人类由此开启了真正的地球文明时代。 |
答案
1、D 2、C 3、B 4、A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地球大气的“进化”史大约在46亿..”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中庸”辨析张岱年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高二语文
下一篇:阅读文章,完成下面问题。疫病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形成规模的聚居而发生的,并往往随着族群迁徙、商贸往来、征战侵略而传播。疫病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思想与世界-高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