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单纯而彻底,这是因为它的论证不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因素。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理论认为,效率主要-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单纯而彻底,这是因为它的论证不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因素。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理论认为,效率主要来自市场的自由竞争,受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它假定人是利己的,在竞争中要追求直接的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古典自由主义者称这为个人经济理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就说,财富来源于人们竞争性的劳动。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国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使自己拥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扩张,所以根本不需要国家或者法律来操心人们的经济事务。只要不约束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追求,那么市场自然就会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每个人肯定会把自己寻求财富和利益的行为发挥到极致,使之尽可能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不过,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它只关心效率的生产性和积累性方面,它只考虑到个人的求利行为动机及其经济理性化程度,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其他可能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因素(如追求社会荣誉)或环境因素(如社会政策)。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个人行为的经济理性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性。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件。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这种经济无序状态来自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非理性。所谓个人的经济理性是以自我目的为核心来推理、论证的。这种个人的经济理性就个人的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可见,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没有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的因素,无法提供一种完备而有效的经济效率论证体系。还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自由主义不但假定人是自私的,而且也假定自然世界的物质资源是无限可用的。对资源有限性事实的忽略,导致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付出了过于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造成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1期) 1.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一项是( ) A.人具有利己的本性,在竞争中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B.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C.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 D.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能使市场的资源配置自然地达到最佳,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会最大限度的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2.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典自由主义鼓励个人财富的扩张,不主张国家或法律干预个人事务。 B.亚当·斯密认为“看不见的手”推动着人们通过竞争性的劳动追求自我利益,并使市场资源配置调整到最佳。 C.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说明,个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会导致市场萧条的恶果。 D.古典自由主义论证效率时所不考虑的生产以外的因素,包括个人追求私利和社会荣誉的行为动机及其理性化的程度等方面。 3.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B.古典自由主义的效率理论建立在人是自私的、物质资源是无限可用的假定基础上,所以它直接导致了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 C.个人行为的经济理性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性,所以个人对财富的追求也不能使社会财富增加。 D.尽管古典自由主义的效率论证体系有欠缺,但所主经的个人经济理性对提高效率还是有作用的。 |
答案
1. C 2. B 3. D |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观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是作者的观点,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文本中陈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见第一段;一种是本文作者的观点,见第二段。本题考查的就是考生对这两种观点的准确把握能力。A、B、D三项的表述都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均来自第一段。A项参看“它假定人是利己的,在竞争中要追求直接的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一句。B项参看“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国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一句。D项参看“只要不约束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追求,那么市场自然就会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每个人肯定会把自己寻求财富和利益的行为发挥到极致,使之尽可能符合经济理性和要求”一句。C项则参看第二段中“所谓个人的经济理性是以自我目的为核心来推理、论证的。这种个人的经济理性就个人的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一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辨析古典自由主义观点与作者观点的不同。 2.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的错误在于,原文说的是“不需要国家或法律来操心人们的经济事务”,而非“不主张国家或法律干预个人事务”。C项的错误在于将原文的“个人的经济理性”偷换成“个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在原文中,古典自由主义是“只考虑到个人的求利行为动机及其经济理性化程度”,而不是D项的“不考虑……个人追求私利”,因此,D项的表述也与原文意思不符。B项是对第一段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在整合中,既有对原文的摘抄,也有对原文的转换表述。如果说这个选项还有点难度的话,那就在如何判断这种转述是否与原文相符。是否与原文意思相符,不能机械地看“字面”的表述,而应看其“意思”的表述。比如,原文是“受‘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因为原句的主语是“效率”;而B项的“推动”,是说“看不见的手”。又比如,原文说“在竞争中要追求直接的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B项的表述是“通过竞争性的劳动追求自我利益”。可能会有考生认为选项的表述与原文不符。虽然选项的表述少了“最大化”三个字,但它并没有违反原文的意思,因为两者的表述角度不同。原文是从“人”的角度来阐述:人们为什么“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呢?因为人们要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选项是从“看不见的手”的角度来阐述其作用,因此可以不用“最大化”三个字。 3.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回答此类题目,既要尊重原文,又要合理推断,注意各选项语言的分寸、程度、范围是否恰如其分,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的不同。要求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总之,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A项中“商品的绝对过剩”说法错误,商品过剩只是一种假象,实质是“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商品相对过剩。B项“直接导致”的说法过于肯定,原文只是指出“是造成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C项“个人对财富的追求也不能使社会财富增加”的说法不对,按照原文意思,它可以使社会财富增加,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兴趣和方法。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按照将艺术分-语文
下一篇:(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诗与直觉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